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银行理财收益进入“3时代”晋江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5-29 15:55
  

  “前几年,银行理财收益率超5%十分常见,但现在不少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已跌破4%,银行理财收益进入‘3时代’。”近日,记者走访某银行时,市民刘女士对近年来银行理财收益的变化感慨万分。

  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资管新规引起的理财变革等背景下,如今的银行理财产品俨然不再是以前的“香饽饽”,不少投资者面对持续低迷的收益率,也有点难以抉择。那么,在收益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晋江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银行理财收益处于低位 部分产品收益率跌破4%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4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普益标准的解读中指出,4月,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62点至87.55点,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6BP至3.66%。从不同类型产品收益变化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60点至90.24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66点至83.51点。

  记者从本地不少银行了解到,当前,不少理财产品已下降至4%以下,仅有部分产品有着较高收益。“目前,一些利率较高的产品,大多数属于期限较长的产品,而短期产品收益率保持在4%以下。”某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道。

  为何今年来银行理财市场“跌跌不休”?“这与近几个月持续加码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业内人士介绍道,当前市场资金流动性较为宽松,这使得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滑。据悉,4月3日,央行决定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并时隔12年首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4月16日至19日,央行在4天内进行了逆回购操作;4月1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利率较前次下降20BP至2.95%。在下调MLF操作利率后,央行继续引导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20BP和10BP,创去年8月改革以来最大单次降幅。

  与此同时,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自身产品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在打破刚性兑付和加快净值型理财转型的过程中,银行理财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安全稳健 多平台选择固收产品

  “之前理财就是定存和购买银行理财,现如今,看到这么低的收益率,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上述刘女士坦言。事实上,以刘女士为代表的晋江投资者并非少数。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像之前一些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有些转移到了大额存单上,相比之下,利率高出不少。”银行人士陈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大额存单利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中小银行的利率会更高,如果选择较长期限的话,其年化收益率会远远高于银行理财。据悉,目前,多家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在人民银行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多的可浮动到1.55倍,如某银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其年化收益率即可达4.26%,对投资者而言,有着较强吸引力。

  与此同时,如今不少线上平台如微信、支付宝等,都接入了不少稳健型理财机构,如微信上的银行储蓄,支付宝理财板块内接入了如农业银行、阜新银行、盛京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存款产品,其收益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风险承受能力等指标,选择合适的产品。

  延长理财产品期限 更须注重资产配置

  “在理财市场下行的背景下,投资者更要注重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陈女士表示,“如购买大额存单,就是利用延长理财产品期限,获取更高的理财收益,这对于保守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也可以通过延长理财产品期限的方式,提前锁定收益,以规避今后理财收益继续下滑的风险。”

  但陈女士也提醒投资者,由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在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应当使用今后较长时间不会用到的闲钱进行投资,以免遇到“急需用钱而取不出来”的窘境。

  此外,在当前各银行积极搭建理财转让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妨多逛逛此类平台,寻找一些急需转让的理财产品,以更短的时间获取更高的收益。

标签:银行理财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宝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