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哱螺阵为何能“重出江湖”?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05-05 09:14
  

  4月25日上午,在甲辰龙年安海龙山寺观音信俗文化活动民俗踩街中,失传近80年的民俗活动“哱(bō)螺阵”再现古镇安海。

  哱螺阵队列中,1人高举“前导旗”引路,4人肩抬一个银色白色相间的大号海螺“阵标”紧跟其后。表演者身着圣白缎料服饰,腰缠红腰带,分列两排,手持白色“螺狮壳”,一边行进一边吹响。久违的美妙螺声回荡在安海街头。

  哱螺阵是如何来的?为何会失传近80年?又如何“重出江湖”?近日,记者采访了哱螺阵恢复的两位发起者,了解了这项传统民俗“复出”背后的故事。

  失传近80年

  今年90岁高龄的颜昌瑞1956年进入安海文化站工作,退休后仍深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嗦啰嗹、水上抓鸭、攻炮城、午时联等一批传统民俗在他手中重新恢复、保护起来。虽然年事已高,但颜昌瑞心里仍挂念着那些还未传承下来的民间文艺、传统习俗,哱螺阵便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哱螺阵集音乐、健身、娱乐、观赏、信号于一体,常以海螺壳为道具。此外,江螺、溪螺、田螺的壳,只要是大粒的,符合要求的,能吹出声音、音色有美感的都可使用。

  颜昌瑞的父亲颜遇取曾经是哱螺阵的一员。颜昌瑞记得,父亲吹的那个“螺狮壳”总是仔细收藏在柜顶,用布盖上。

  哱螺阵最后一次出现,距今已近80年,后因战争及其他一些历史原因,该项民俗便就此失传。那也是颜昌瑞最后一次看到哱螺阵的表演,其他更多的印象是来自父亲的讲述。

  据悉,以前,每逢龙年的农历三月,龙山寺便会组织安海信众前往浙江普陀山(俗称“南海”)祖庙谒祖,这个时候哱螺阵就是踩街必出的阵头。一些重要的节庆或大型民俗活动,也常有哱螺阵的身影。颜昌瑞告诉记者,哱螺阵的来源已无从考究,通过口口相传及村里高龄老人的回忆,这项民俗至今应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出生于1990年的颜天怀也是恢复哱螺阵的发起人之一。年仅35岁的他,是如何跟这项失传近80年的民俗结缘的呢?

  “那要回到上一个龙年——12年前龙山寺的民俗踩街活动中。那时候,我被家乡的这场活动深深震撼了。那次也是像今年这样的阵雨天气,我拿着相机从头拍到尾,回家反复看,心里想着:这么好的活动,要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颜天怀说,此后,他开始研究龙山寺相关的民俗活动。但是相关文献资料非常少,他就去走访、调查,后来得知有哱螺阵这么一项民俗。

  “在调查过程中,我从多名长者口中印证了哱螺阵的存在和基本形式。三四年前,我还自己去买了一个螺狮壳研究。认识了颜昌瑞老先生后,我们更成了‘忘年交’,常常在一起讨论安海的民俗。”颜天怀说,今年,甲辰龙年安海龙山寺观音信俗文化活动时隔12年再次举行,是重现哱螺阵最好的契机。

  重现哱螺阵

  为了重现哱螺阵,颜天怀找到了安海旅港乡贤颜庭階、颜乾成,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哱螺阵的组建工作就在这一老一少手中开始了。颜昌瑞负责整体把控,原先纯白的服装加上了红色线条和盘扣装饰,颜天怀就负责购买螺狮壳、服装及准备相关道具。

  “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颜昌瑞说,以前的哱螺阵就只有螺狮壳。但是螺狮壳的吹奏是很考验表演者气息的。在踩街活动中,表演者吹奏一阵子就要停下来休息。为了让整体表演更有层次和连贯性,颜昌瑞在队伍后加入“五音”阵,螺声暂停时,就由五音接上。

  此外,颜昌瑞还设计了大号海螺“阵标”在队伍前方,让哱螺阵的标志更直观,令人印象深刻。

  很快,队伍组建起来了,还邀请安海退休教师、文史爱好者颜呈礼来当哱螺队队长。

  “知道这项民俗的都是九旬高龄的老人,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去挖掘、抢救,那真的会消失。”颜呈礼说。

  4月9日,哱螺队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后,便进入紧锣密鼓的排练当中,久违的螺声重新在安海响起。

  4月25日民俗踩街当中,哱螺队正式“重出江湖”,获得一致好评;同时,也成功收获了关注。

  对于哱螺阵在踩街当天的成功“复出”,颜昌瑞十分激动。他说,现在这项民俗“抢救”起来了,我们接下来就要去想如何更好地传承、延续。

  颜天怀说,效果超出了预期,那一刻心里很宽慰,感觉12年前的念想有了回应。他用这么一段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感受:“重造事甚难之处在于旧物轶失而无可参照。虽竭力率循先矩,亦难保新旧如一。然诸君秉诚敬心、遵合礼制、循可稽例、施臻善工,庶几不违心、不背礼、不逾矩、不靡费也。试想世间万物何以永存耶?即便苟存焉能不坏耶?无非文字可稍加长存矣!”

  颜天怀告诉记者,虽然已经无从对照哱螺阵是否跟80年前的完全一样,但这是大家尽最大可能去努力复原的,至少后代可以通过现在的文字、影像去认识这项民俗。

  传承与创新

  重现哱螺阵最初的欣喜过后,颜昌瑞和颜天怀开始新的思考:怎么让它更好地传承?

  颜昌瑞觉得,作为一个音乐类民俗活动,哱螺阵演奏的技巧、节奏等可以再优化。

  “每个螺狮壳本身固有的音色不同,可以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吹奏者的气息长短也会影响螺声的大小及演奏时长。”颜昌瑞说,后续还要根据螺狮壳的音色及表演者的气息去调整和完善演奏的细节。

  “目前,我们演奏的是长调。如果在长调、短调结合的前提下,再加上我们阵头里的五音,整体听起来的感觉会更好。”颜天怀说。

  据悉,以前哱螺阵的表演者均为男性,此次哱螺阵则男女老少齐上阵,共有队员60多人,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6岁。颜昌瑞和颜天怀也计划为该项目申请“非遗”,带领“哱螺阵”走进校园,从娃娃抓起,让项目得以代代相传。

  “我也在思考,如何兼顾音乐性、观赏性去给哱螺阵做一份可行、有前瞻性、高要求的项目规划。同时,哱螺阵除了踩街,是不是也可以创新舞台表演的形式,通过创作贴合这项民俗的剧本,让哱螺阵在更多场合被看见。”颜昌瑞说,他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保护传统民俗的队伍中,一起把已消失的民间艺术再一项项地“捡”起来。

(记者_施蓉蓉 秦越)

标签:哱螺阵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林秋梅林秋梅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