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古老乡音,年轻回响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03-29 16: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说好闽南话开始,走进浩瀚多彩的闽南文化,你会发现,古老的文明从未消失,她正踏着新时代的浪花,焕发出年轻的光彩。

  ——题记

  这个春节,今年11岁的晋江小朋友王诚业格外开心,他成功入选了闽南话发音人,并在寒假期间完成了录音,“能为方言保护尽一份力,这就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王诚业所说的,是一个名为“闽南方言智能语音”的项目。去年,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以下简称“世晋青”)、“说咱闽南话”App和厦门大学智能语音实验室科研团队(以下简称“厦大团队”)共同开发该项目,并推出闽南话发音人招募活动,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积极参与。

  当“中国古代语言活化石”遇到“AI”,当传统文化有了新式表达,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脱去古老、过时的标签,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

  古老与年轻

  此番闽南话发音人招募有些特别——首批招募晋江地区发音人,报名者需要有在晋江成长、生活或工作的经历。超出主办方预期的是,这个看起来有些小众的活动,发布当天就有200多人报名,一周内共有500人报名。经过初筛、录音及面试后,最终选出22名闽南话发音人。

闽南话发音人招募面试现场。

  如果你熟悉闽南话,就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转换工具在语音合成(即输入文字,转换闽南话读音)时大多是厦门腔。“这是我们第一次招募晋江地区发音人,目前在市场上还是空白。”厦大团队负责人许彬彬介绍,她们团队经过近10年的研究,已经在现有有声语料库中积累了数百小时的厦门腔闽南话素材,而此次晋江腔的招募,是他们与世晋青联手,更系统、集中地扩充有声语料库的第一步。

  “说咱闽南话”App是由世晋青倾力打造的一款面向全球闽南人与闽南文化爱好者的公益App,致力于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闽南语、传播闽南文化。该App运营团队负责本次发音人招募工作。从报名者来看,最大的82岁,最小的7岁,18岁至35岁占比超85%;此外,报名者中半数以上是学生。年轻人对闽南话有这么大兴趣,这超出了该团队的预期。

  王诚业是罗山人,小小年纪便有着娴熟的闽南话表达能力。在家里,诚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说闽南话,还会讲很多闽南童谣给他听。耳濡目染之下,诚业对闽南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王清秀还记得,小诚业从7岁开始就会用闽南话讲故事,闲暇时喜欢抱着录音机听闽南话节目,有时经过五店市,听到导游在用闽南话讲解,他总会在旁边认真听上一会儿。

  如今,就读小学四年级的王诚业参加了晋江青少年宫举办的“闽南讲古传承实验班”,进一步探索闽南话的奥秘。“我很喜欢课余时间和同学们用闽南话讲趣事。从闽南童谣里,我也能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他举例说,比如,闽南讲古有句话叫,“绝对不做博缴虫,害爸害母害别人,害某害仔阁害翁,最后吃老没半项”,这和学校老师讲的“存正心、走正道”的道理是一样的。

近日,由世晋青承办的第二届“爱晋江 说咱闽南话”晋江市青少年闽南语挑战赛举行。

  和王诚业一样,很多人从青少年时期便开始身体力行传承闽南话。

  晋江龙湖的苏玲钰从小就是祖父的小跟班,每天跟着祖父去村里看高甲戏、听南音,许多闽南谚语、俗语就这样走进她的记忆深处。“祖父常常伴着收音机里的南音声午睡,我在一旁听着,渐渐也会跟着唱起来,祖父就是我唯一的听众。”在苏玲钰心中,因为与祖父朝夕相处的孩童时光,闽南话里还蕴含着令人惦念的脉脉温情。

  幼年的苏玲钰,每晚睡觉前总会在床上一边双手合十,一边念“孝月娘,孝月姐,保庇简仔孙——好头毛,好喙齿,食精肉,袂塞齿”(意思是:拜月亮——保佑小孩子,好头发好牙齿,吃瘦肉不塞牙齿)。这首祖父教的童谣里,满是对小玲钰的淳朴祝福。

  “小时候跟祖父出门,他和其他大人聊天时,经常会对我说:‘简仔侬有耳无喙。’这是告诉我,小孩子不要乱问大人的事情,就算听到了也不可以乱传。”苏玲钰说,随着年纪日长,感觉这是个“金句”,同样适用于社会和职场,“闽南话里蕴藏着很多道理、哲理,一点也不老、不过时;相反,我觉得它是个宝藏,我们不仅不能丢,更要传承开去。”

  十几岁时,苏玲钰便开始收集报纸上的闽南谚语、小故事,整理成厚厚两册,至今仍常常翻阅。在她家的书柜里,整齐摆放着闽南方言大词典、泉州民俗文化丛书等五六十本闽南话相关书籍,其中很多还被悉心包上了书皮。“只要看到闽南话相关的书籍,我都想要买回来。”如今,苏玲钰在石狮一所高中担任计算机老师,课余时间,常常和学生用闽南话交流,希望他们也能时时记得家乡话。

  遗憾与希望

  打开“说咱闽南话”App,“母语永远年轻”六个字最为醒目。“这里的年轻,有两层含义,一是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说闽南话、学习闽南文化,二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赋予闽南话和闽南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App发起人、世晋青永远荣誉会长许华芳如是说。

  谈及打造App的初衷,他笑道:“源自内心的一种遗憾。”常年居住上海的许华芳,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对家乡晋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自己的儿女从小没有在家乡长大,对于“咱厝话”虽然听得懂但很少讲,而当下许多闽南的年轻人都是如此,这让他感到很遗憾,“如果连家乡话都不会讲,那你怎么爱咱家乡呢。”

  在他看来,在海外打拼的300多万晋江乡亲,缺乏说、学闽南话的环境,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说好闽南话,找到和家乡的连接。许华芳认为,世晋青有责任和义务填补这份遗憾、帮助海内外闽南人找到与家乡的语言连接。

  2018年6月,许华芳受邀回晋江参加“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全国30家媒体面前,他首次提出“开发一套推广闽南语的应用软件”的想法。和团队进行充分沟通探讨之后,打造一款公益App的想法很快成型。

  时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晋江安海人曾南逸是世晋青常务理事,也是初创团队的一员。作为多年研究闽南语和闽南文化的“铁粉”,曾南逸与许华芳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说,保护闽南方言,需要一方面制定方言读音的标准,另一方面努力恢复方言原有的知识传播功能和日常娱乐功能。利用现代媒体来传播方言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曾南逸解释道,当下,不只是未成年人不会说闽南话,成年人的闽南话也越来越说不好了,常常出现“闽南话+普通话”“杂糅”的情况。比如,“我在淘宝买了个吸尘器”这句话,“淘宝”和“吸尘器”这两个词年轻人大概率会用普通话表达,因为“淘”“尘”闽南话怎么说,他们心里没谱,倒不如说普通话来得舒服。所以,有必要有一个在线的、能够发音的字典,让年轻人想用闽南话说某个流行词汇时,查一下就知道怎么念。

  2019年6月1日,“说咱闽南话”App正式上线。闽南语字词典、闽南语歌曲、闽南追剧社……一个个有声栏目极具闽南味。如今,这个App已经拥有遍布全球的22万名注册用户,其闽南语AI智能语音转换功能自2020年10月上线起,至今已累计被使用超270万次。

  出生于晋江安海的陈宝龙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从“说咱闽南话”App内测版上线之初,他便开始做UP主,拍摄一些与闽南文化相关的视频,后来还在该平台兼职做一些节目的策划和审核工作。在他看来,“说咱闽南话”App就像闽南话版的“B站+知乎”,无论你是不是闽南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前两年,陈宝龙参与了“说咱闽南话”App团队组织的不少活动,比如带着文创产品去季延中学做地推、在SM广场做配音秀等。“当时我们剪辑了一些经典影视桥段,现场进行即兴的闽南话配音,邀请现场观众一起表演、互动,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小‘火’了一把。”陈宝龙说,他希望让更多人意识到,本地话和本土文化并不老旧,通过创新的演绎,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更多生机和可能。

  乡音与乡情

  据最新统计,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使用闽南话。闽南话是闽南及台湾地区民众、海外福建籍华侨华人共同的乡音记忆。

  “施氏家族的后代必须会说闽南话!”世界晋江同乡总会会长施志伴旅居澳门多年,其子女生长于澳门,但因为这条家规,家中人人会说闽南话。

  在施志伴的童年时代,父亲常召集爱好南音的乡亲在家里唱曲。渐渐地,施志伴也爱上了家乡的传统文化。只要有机会回家乡,他总会请晋江高甲戏剧团来村里演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听到高甲戏的锣鼓声、南音的琵琶声,我的心头便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家乡的声音,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南曲生南国,乡音唱乡情。在游子心中,用闽南语演唱的南音,是乡音的代名词。

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在晋江举行闭幕演出,小朋友们带来南音表演。

  去年年底,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活动首次走进晋江。年近八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苏诗咏在接受采访时感慨:以前参加南音大会唱的基本是老年人,现在中青年也多了起来。

  苏诗咏曾在菲律宾和印尼担任南音教师。她清楚地记得,在印尼时,有一家人把三个儿子都送来学南音,对方的话让她印象深刻:“我们把闽南话都忘了,学南音可以学闽南话。”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从唐代开始,就陆续有闽南人漂洋过海移民南洋群岛。他们不仅带去了闽南的地方特产,也带去了闽南的方言和文化。

  米粉、面线、酱油、豆芽、白菜、甜粿、虾米……行走在菲律宾马尼拉大街小巷、商场或菜市场,随处可听到夹杂着闽南话的菲律宾语。尤其是涉及烹饪、食品类的语汇,许多都来源于闽南语。

  无论身处何方、不论走得多远,乡音在,未远离。

  马来西亚晋江社团联合会会务顾问黄东海在马来西亚生活数十年,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说闽南话,“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侨华人很多,闽南话是侨胞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语言。”让黄东海印象深刻的是,这么多年来,马来西亚晋江社团联合会无论举办什么活动,压轴节目一定是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的全场大合唱,“每当熟悉的前奏响起,你能从每个人的脸上看到那种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在印尼,如果有人请你喝地瓜粥,那是‘最闽南’的乡情表达了。”印尼晋江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许宗鸽告诉记者,同乡会常常组织聚会,让乡亲们能够互通有无、畅叙乡情。红焖猪脚、鲜笋鸡汤、萝卜干煎蛋、咸菜豆腐……一道道闽南“古早味”家常菜,就着一碗地瓜粥,配上没有变味的“地瓜腔”,汇聚成浓浓的祖地乡情。

  传承与创新

  得知“闽南方言智能语音”项目,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省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黄良颇为赞赏,“当前幼儿和小学生学说闽南话的确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个App可以帮助闽南话教学,为闽南语与普通话互换使用搭建一个实用、便利的桥梁,很有意义。”

  作为晋江本土民俗专家,黄良建议,对于闽南文化,要立足保护、有效利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研发制造具有晋江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形成文化产业,进而增强闽南人对闽南文化的认同,让其更有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身为闽南人的陈宝龙也不是一开始就热衷于闽南文化,相反,年少时的他对身处的这片土地的语言及文化兴趣寥寥。改变发生在2016年,就读养正中学高一的陈宝龙参加世晋青组织的“情源晋江·新加坡之行”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在拜访新加坡中正中学时,一位华文老师分享道:闽南话的措辞很古典,比如,学校叫“学堂”,锅叫“鼎”。这让陈宝龙对闽南话产生了兴趣。“这些华文老师虽然离乡在外,但对母语有很深厚的感情,而我们却忽视了母语的底蕴和魅力。”回晋江后,陈宝龙一发不可收,开始关注起了闽南话和闽南传统文化。

  在外读大学的每年寒暑假,陈宝龙都会回家乡走走看看,总能有些惊喜的发现。有一次,他在金井溜江闲逛,发现村里很多人都姓陈,很多宅子和他位于安海后库的祖宅一样,门楣上写着“飞钱传芳”字样。好奇之下,他找到村委会询问,这才得知,溜江的陈氏和后库的陈氏同根同源。“咱厝有太多历史文化,我希望能了解更多。”陈宝龙说。

  陈宝龙所学的专业是传播学的跨文化传播。在他看来,语言是传播的重要媒介,“母语意识不仅是‘我会讲母语’,而是‘我为母语感到自豪,并且我对母语的未来发展抱有个人的期许’。闽南话和闽南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宝藏,我们年轻一辈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挖掘,让‘古董’拥有生命力,让更多人能发现并欣赏她的美。”

  持续创新,才能持续年轻。根据“说咱闽南话”App的运营计划,今年要在推广上“玩”出新花样:线上开发“闽南语分级场景化学习工具”,提供从易到难的场景化学习材料和互动课程;线下在学校打造“语言鸟巢项目”,在社区打造“闽南话语言文化中心”,推广闽南文化,搭建学校交流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App还将走出国门,通过与世晋青品牌活动“情源晋江”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的联动,在海外推广闽南语和闽南文化。

 

  (记者 王云霏 秦娴)

标签:闽南话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