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学生放学去哪儿?代表委员建言献策课后服务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9-01-08 09:49
  

  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有下班,孩子该去哪儿?长期以来,“放学早、下班迟、接送难”的矛盾牵扯着万千个家庭。为化解这个矛盾,国家、省里先后出台了指导意见,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记者了解到,泉州市教育局等五部门制定的《泉州市推进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即将出台,拟在各县(市、区)城区公办小学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广,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今年市两会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这个问题,纷纷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

  现状

  试点课后服务受欢迎

  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广大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解决众多家长难以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制定实施意见,2018年3月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市石狮、安溪、永春已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而在泉州众多中小学中,一些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先行先试开展了颇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记者昨天在鲤城区实验小学看到,下午放学后,部分学生在操场上上南拳课,部分学生在教室里参加合唱、阅读、梨园戏、足球俱乐部等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让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该校校长蔡晓芹告诉记者,开展“四点半课堂”是坚持公益性、非盈利性原则,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鲤城区总工会为学校课后服务买单,提供经费支持。师资方面,采取自愿原则,选聘35位有责任心、有艺术特长的老师,兼任“四点半课堂”的管理和辅导工作。

  建议

  探索在有条件的学校办食堂

  尽管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了有益探索,不过课后服务受到场地、师资、经费等一些问题的制约,全面铺开仍尚需时日。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今年市两会上,民盟泉州市委会提交了《关于做好泉州市课后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的集体提案,其中提到,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提供午餐午休的学校仍然有限。建议我市要在课后服务试行中,进一步探索在有条件的学校办食堂,开设午间托管班,没有条件增设食堂的,可考虑由校外达标的餐饮机构配送午餐,以满足学生的就餐需求,逐步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午间托管服务的比例;另一方面,新学校前期规划中应考虑增设开办托管的配套设施,为办好托管创造条件,逐步为争取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部有需求的学生在校内开展午间课后服务打好基础。同时,建议我市物价、发改等部门,要尽快明确学校课后服务不属义务教育范畴,可适当收取费用,学生及家长本着自愿原则决定是否选择该项服务。此外,建议我市在当前试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覆盖至全市公办小学和幼儿园,再逐步推广到全市普惠性小学和幼儿园。还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在软硬件上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市人大代表、惠安县净峰中心小学教师邱云英表示,针对一二年级学生放学时间早,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校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锻炼等。因为农村学校老师课时多,低年级老师下午第三节有时还要兼任其他年级功课,建议能外聘校外人员或退休老师辅助课后服务。市人大代表、南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雷妍妍也建议,课后服务应遵循自愿原则,学生自愿参加,由自愿利用空余时间的老师进行服务。若学校人手不足,建议由学校筛选聘任较专业的校外人员前来辅助。

  市政协常委、民革泉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海鹏建议,政府要抓紧制定开展中小学生、幼儿园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加快解决学生“放学去哪儿”难题,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市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全市课后服务工作的规划指导,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展独具特色、规范有序的课后服务工作。

(记者 曾聪虹 通讯员 陈华森 张江峰)

标签:课后延时服务|2019泉州两会|课后服务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