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晋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记者 董严军 摄
不久前,位于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的晋江市华兆置业有限公司项目成功办理“工改商”,容积率从原来的0.685提高至3.5,建筑密度也从30.3%提高到41.77%。
“工改商”是重大突破。
从几个数据看晋江土地现状:晋江县域面积649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已达49%,用地紧缺与土地利用效率低的矛盾日益突出。
今年3月,《晋江市工业(仓储)用地改变为商业服务业用地实施办法》正式出台,允许宗地内部分工业(仓储)用地改变用途为商业服务业用地进行混合开发。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晋江,政企携手勇于追浪,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改革创新成为推动晋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与担当将改革进行到底,把改革作为引领全局发展的抓手,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率先实施一批重大改革试点,在改革创新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因“新”而兴
传统产业走向国际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在晋江,传统产业因“新”而兴。
晋江政企提前谋篇布局,不少企业锚定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开辟了“晋江创造”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新“蓝海”。
巴黎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创造历史、获得网球女单冠军的郑钦文亲吻着金牌。
“晋江创造”参与、见证了这载入史册的一刻:郑钦文身着由安踏集团设计制作的奥运冠军龙服,英姿飒爽地站上领奖台。
这是属于郑钦文的时刻,也是安踏的奥运高光时刻:这套冠军龙服由安踏以环保再生纤维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实现超过50%的碳减排,是中国首套经权威机构认证的碳中和领奖装备。
本届奥运会,安踏不仅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领奖服、领奖鞋等装备,还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及工作人员提供包括服装、鞋和配件在内的体育装备,为部分参赛项目运动员提供参赛服装。
不只有安踏,还有多个晋江品牌闪耀巴黎奥运赛场——
九牧王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的礼服“逐梦”,亮相开闭幕式;特步早早“锁定”中国霹雳舞队,成为国家队官方鞋服赞助商;舒华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健身器材供应商,第四次入驻奥运会“中国之家”;361°赞助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3个国家代表团,以及中国铁人三项国家队、中国女子水球国家队两个中国国家队项目;盼盼开设的“盼盼之家”巴黎快闪店引得老外争相抢购……
从晋江到巴黎,从东海之滨到塞纳河畔,奥运赛场已经成为晋江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借助奥运会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大“IP”,“晋江创造”再次惊艳全球。
敢想、敢干、敢创新,这就是晋江。
一直以来,晋江的龙头企业凭借自我变革不断开拓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科技创新上积极投入,对于企业而言是品牌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政府而言,是“扶上马、送一程”的责任担当。
多年来,晋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科创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科创委,先后获得第三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在企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晋江市委、市政府知道“往哪助推”——在先后实施“质量立市”“品牌强市”“资本上市”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后,近十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又陆续提出“创新驱动”“数智转型”“资本赋能”等战略,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巩固产业集群新优势。
向“新”而行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决定》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改革创新,是晋江这片热土永葆进取与活力的根本驱动力。在不断夯实传统产业根基的同时,晋江敢闯敢试,积极布局新领域。
炎炎盛夏,位于晋江龙湖的华清半导体产业园正在快马加鞭进行建设。这个总投资超30亿元的产业园,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超30亿元。
从传统行业跨界而来,华清电子从低效运转走向高效协同,做到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国内领先,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在晋江,以华清电子为代表的“小巨人”企业正呈矩阵式成长。
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超18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9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5年平均增速超50%。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优,晋江迈步新赛道。
在集成电路业内,中探探针(福建)有限公司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随着芯片不断迭代和愈加精密,中探探针将引进国际高精密成型设备打造极细探针,并整合相关技术构建全链生产模式,以提供优质的芯片测试材料,配套支持晋江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晋江已落地胜科纳米、中探探针、颖华、华清、三伍微等50多个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逐渐形成了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配套—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
除了芯片,晋江还加速布局另一工业领域的技术尖峰——核医疗产业。目前,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项目、睿斯科肿瘤先进粒子治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及总部项目已先后落地晋江,两个项目总投资达67亿元。
晋江潮涌,东海扬波。根植于“晋江经验”发源地这片热土,晋江民营经济不断涌现出新的增长点,“晋江创造”正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阔步转型。
发展活力,需要更多空间承载。面对产业项目用地日渐捉襟见肘,破题迫在眉睫。
开展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更大效应,这是晋江破解空间制约开出的“药方”。
自试点以来,晋江盘活低效用地近1万亩,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近日,“泉州市晋江市集成电路(科学园)产业社区改造项目”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18个典型案例,被全国推广。
土地利用集约化,园区建设标准化。与此同时,晋江坚持建设、招商和运营一体推进,探索国企主导、联合改造、“园区运营商+属地”等模式,同步建立亩均效益评价等机制,全力推动园区建设提质增效。
目前,晋江市已策划实施综合产业园区14个、园区标准化项目194个,建成产业空间超45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3亿元,招商去化率达91%。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持久竞争力。
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晋江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先后开展“一业一证”省级改革试点,创新“桩基先行”“七证同发”等举措,打造全省首个“无实体证照办事”政务大厅,着力打响“晋心晋力”营商服务品牌。晋江市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城乡融合
“产城人”融出新动力
《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在晋江,“进一扇门解百般事”正成为人民至上、发展为民的生动实践。
在梅岭街道基层治理中心,不少居民前来反映诉求、咨询政策。这里设置了便民服务、综合受理、轮岗接访、现场调解等窗口“前端大厅”,力争实现群众来访“只跑一趟”“马上就办”“咨询即知”“纠纷快处”。
英林镇英林村第十网格党群服务站,是英林镇首个“一格多能”网格站。这里集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工会驿站、红蜂驿站、志愿者服务驿站于一体,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及其他户外工作者提供便民服务……
在晋江,这样的便民服务点遍地开花,不断赋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近年来,晋江直面基层治理重大难题,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行动,构建“一个中心、若干网格;一支队伍、多方应用;一个体系、灵活机制”的基层治理模式,基层网格中“谁来做事”“做什么事”“怎么做事”脉络明晰,助力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及时穿透落实。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爱拼会赢”的实践中,“人”始终是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最终成果的受益者。
在晋江,群众拥有满满的幸福感。
住有所居。率先在全省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外来人口积分管理制度,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构建覆盖“新老晋江人”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学有所教。率先在全省实现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全覆盖,先后落地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福州大学、清华附中等一批高端教育资源,探索名校办公校、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有效提高教育均衡水平。
病有所医。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与上海六院共建全国首个县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晋江市医院、中医院、第二医院为龙头,带动提升全市22家基层卫生院所,形成分布均衡、科学的医共体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圈。
在晋江,城里村里皆宜居。
晋江注重把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探索出“百企帮百村、乡贤促振兴”、村企合作等多元改革发展模式,一体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和乡村治理体系改革试点等国家级改革任务,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培育了72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8亿元,获评全国农村“双创”典型示范县……乡村和城市有一样的生活品质、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在晋江,生产生活生态“齐步走”。
每年造林1万亩以上,打造晋江南岸生态公园、八仙山、紫帽山等一批生态景观带;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4.04%,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97%以上,279个村获评“绿盈乡村”;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福建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市等称号……文体旅深度融合,让晋江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回望当年,唱着“爱拼才会赢”的晋江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晋江经验”,成为时代弄潮儿。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在改革迈入深水区的当下,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江更是将改革进行到底,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全力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记者 蔡斯洵 施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