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晋江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11-25 08:20
  

打通“任督二脉” 布局全域科创版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晋江是闻名全球的产业重镇,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晋江必须作答的题目,也是以制造业为根基的晋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战略重点,晋江正对标落实“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重要要求,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再创优势。

  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

  为企业引“智”

  到今年年底,将有5条无水印染生产线落地浔兴拉链的生产车间。

  从最初的小试到中试再到成果落地转化,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关于“超临界无水印染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超过10年,研发投入累计超2亿元。

  超临界无水印染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实现减排、减耗、零污染的绿色生产流程替代,攻克了染料配伍性、低温短周期无水染色工艺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双方的信任与配合,让这个技术成果落地转化。这个技术不仅要在企业内实现市场化,我们也计划将其深度产业化,从而服务更多纺织服装印染企业。”该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研究员林锦新表示。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浔兴拉链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在晋江,像浔兴拉链这样与高水平科研平台合作,在新技术、新工艺上取得科技进步与成效的企业越来越多。

  就在不久前,益曜科技(晋江)有限公司的“安全环保型抗菌抗病毒材料”这一重大技术需求被列入泉州市2024年“揭榜挂帅”成果转化需求项目榜单。

  益曜科技是由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园共同孵化的科创企业,是今年8月正式启动运营的港理大(晋江)创业中心里首批入驻培育孵化的5家企业之一。港理大晋江院纺织科技研究所执行所长孙涛告诉记者,目前,益曜科技已获多个投资方青睐,已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去年落地晋江后,港理大晋江院便积极以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等各种不同形式,整合境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和本土企业实现更深度链接。”港理工晋江院微电子所主任研究员黄旭光表示。

  针对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晋江早在2012年开始便有了部署,不断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水平科研平台进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补齐晋江鞋服产业链的短板。

  今日之晋江,已引进建设四大高校、12家高水平科研平台,涉及领域从传统鞋服行业到新兴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科研平台全覆盖,为晋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晋江把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从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双向发力,促成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协同构建创新联合体,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连续5年增长超20%,2023年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200项、投资额超10亿元。今年4月,晋江举办首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创新“政产学研资”合作模式,达成意向成果转化订单4358项。

  产业“根深干壮”,才有科技创新的“枝繁叶茂”。晋江牢牢守住实体产业,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前瞻布局城市高端功能区,加速竞逐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魄力,也让高水平科研平台有了在晋江落地生根的信心、大展手脚的空间,和全力一搏的勇气。

  如今,在本土扎根11年的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已经合作服务企事业单位460余家,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产业需求,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晋江与石墨烯技术研究院不断深化合作,建成了福建省首个成规模的石墨烯新材料中试研发基地,与民营企业共同落地了一批联合实验室;落户晋江10年来,中鞋革晋江院从最初3人的规模,发展到如今70多人,与晋江5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提供标准检测、科技研发、应用推广等服务……

  发挥企业主体能动性

  锚定科技创新

  在创新这条路上,企业的主体能动性是重要决定因素。

  易宝(福建)高分子材料股份公司在2008年成立之时,就选了一条充满挑战的“科技创新研发”之路。“从事橡胶发泡的企业很少,入门门槛高,需要的技术专业难度高,不过,却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易宝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侯汝红介绍,如今,易宝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SBR有机硅发泡材料制造商,成为中国中车、孚能科技、比亚迪汽车等企业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企业每年的营收增幅达20%—25%。

  当前,易宝公司低密度高透气率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超临界橡胶发泡材料等新型材料,以科技含量领先市场,在众多产品上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

  “我们给自己的目标,是每三年进入一个新领域。”侯汝红告诉记者,其产品已涉及潜水航海、电子家电、汽车电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我们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低空经济和储能领域。”

  在侯汝红看来,企业要发展,得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抓住人才,“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很高。只有知道自己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才有赶超奋进的动力。”

  笃定创新一条路,在晋江已然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落户晋江,我们想大干一场。”刚刚获评省级“瞪羚”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福建悦安科技有限公司,被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全力打造“中国核医学谷”的愿景所吸引,于今年4月正式落户晋江三创园。日前,记者在该公司看到,核医疗相关设备摆满了一楼展厅。

  悦安科技专业从事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以及辐射环境监测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安装和售后。“我们对标国际同类产品,实现国产核防护等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可控。”悦安科技负责人黄文献告诉记者,公司落户晋江后,将继续秉承自主研发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只有发挥企业主体能动性,科技创新才不会是纸上谈兵。

  对于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追求的紧迫感,促使晋江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向“新”向“质”自我超越。

  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晋江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活力持续释放——超250家企业联合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速超50%,达855家。晋江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33家,50多家上市企业绝大多数来自传统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打破制约创新障碍

  激发创新活力

  10月19日,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成功举办第二期项目入驻评审暨初创企业股权设计分享会,铅液流电池产业化、热电离磁式质谱仪等项目进行推介。

  对晋江而言,只要能够对当地产业、创新起到推动作用,资源在哪里,晋江就主动靠上去。“飞地”模式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晋江的主动性。

  为了扩大引才渠道,晋江创造性地打造“飞地研发孵化、晋江转化应用”模式。2024年1月,着眼于打造深度对接武汉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正式落地。

  紧随其后,今年5月,晋江市湾区创意创新创造中心正式在深圳落地。这是晋江、深圳两地重要合作平台,该中心肩负着连接晋江本土产业与深圳尖端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使命,是晋江在深圳引才拓业的前沿阵地。

  在打造“飞地”的同时,晋江还成立人才科创基金,构建“基金+飞地”创新要素导入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晋江已经设立2支产业母基金、11只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超300亿元,牵引带动劲邦、凯辉等超40家基金投向科创项目,并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全周期科技金融赋能体系。

  龙头企业率先创新突围,部分中型企业大胆尝试。然而,更多的小企业虽然有科技创新的意愿,但普遍面临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等困难。对此,晋江用充满魄力的行动告诉企业,党委、政府这双“手”,时时刻刻在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晋江于2021年底设立了县域科创委,将科技、产业、人才、资本等一体发展事项纳入议事调度;晋江更加注重全链条集成服务,聚焦科技创新、数智转型、绿色发展等前沿动向,出台23份专项政策,每年财政投入科技经费超10亿元,全力保障科技创新重要举措落地落实。

  早布局、早落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衍生出新兴产业;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借助资本力量促进产业化发展……过去数年间,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晋江打破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记者 柯雅雅)

标签: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