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联通、电信今天开启新一轮提速降费
运营商新一轮的提速降费将在5月正式启动实施,国际长途电话资费“打头炮”率先在5月1日起大幅下降,而大众关注度较高的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还需等等,到今年10月1日才能成行。
下面分别来看看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哪些优惠措施。
降低国际长途费最低至0.49元/分钟
中国移动
自2017年5月1日起,中国移动将21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长途直拨资费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49元/分钟,49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长途直拨资费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99元/分钟。
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全部6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语音资费下调至0.99元/分钟;5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流量资费调整为30元/60元/90元的包天不限流量资费。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宣布5月1日起下调73个国家和地区的长途通话资费,平均降幅达到90%,全部进入“1元区”。
美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德国等24个方向的资费全部降至0.49元/分钟,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塞班、法国等49个方向的资费全部降至0.99元/分钟。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28日也宣布,将下调“一带一路”国家和热门、重点方向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其中25个国家和地区资费下调至0.49元/分钟,香港、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率先5月1日起执行。
6月1日起,进一步降低国际漫游数据流量资费,推出两款数据流量包天套餐,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无需订购即可享用5元起步,自动升级,每日消费到25元或55元数据流量费用封顶,流量不限量。
正改造系统国内漫游费取消还需等待
对于大众颇为关注的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取消的问题,三大运营商分别给出了回应。
中国移动
在推进业务系统改造升级、力争加快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中国电信
加强内外部协调和联动,加大人力和资源投入,全力以赴加快套餐资费梳理、系统开发改造和渠道客服加载等各环节的准备,力争早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中国联通
正在对全网用户的资费套餐进行梳理,并进行系统改造,将在今年内全面取消所有新老用户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惠及用户超过1亿人。
三大运营商在两会期间均给出了时间表,即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看来大家还需耐心等一等。
流量有优惠移动联通争抢视频用户市场
中国移动
5月1日起,针对新客户推出188元和288元两档“任我用”资费,分别包含12GB和20GB流量;针对老客户提供238元15GB流量的“任我用”资费;还推出流量升档计划和“任我享”流量降费红包抢购活动,流量低至5元/GB。
此外,中国移动5月17日起,和热门视频APP网站合作,推出9元和24元两档视频流量优惠包,客户可分别获得3GB和30GB视频流量。
中国联通
与主流互联网优质视频内容资源结合,将于5月17日推出“畅视计划”,并在9月30日前开展全网用户免费体验活动。目前已参与畅视计划的有爱奇艺、优酷、芒果、乐视、搜狐、百视通、华数等多个主流互联网视频网站。
中国联通还表示,2017年进一步加大4G网络规模,改善覆盖质量,4G基站规模力争突破90万,在高流量区域峰值速率达到600M以上,局部热点区域有望达到1Gbps,建设好双千兆网络。
“提速惠企”运营商大幅下调专线资费
中国电信
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提速降费”的其他各项准备工作。预计在5月份,将可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提速惠企”专项行动,在为广大中小企业大幅提高互联网接入带宽、大幅降低互联网接入资费的同时,提供中国电信丰富的“智慧企业”解决方案,预计可惠及中小企业超过千万家。
2017年3月31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北京举办了“落实提速降费,推广六模全网通终端行动发布会”,联合发布了推广六模全网通终端的五大行动举措。
中国移动
5月17日起,互联网专线起步带宽从2M上调到10M,对协议期内带宽200M以内的客户,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经申请速率可免费升至上一档。同时,自5月17日起,针对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双创”企业等,推出特色宽带产品,与互联网专线相应可比带宽产品的资费相比,优惠超过50%。
中国联通
互联网专线资费在2016年已下调35%的基础上,2017年将再次大幅下调;推出双创云快线产品,与现有互联网专线相关带宽产品的资费相比,优惠超过50%。另针对中小企业聚集的商务楼宇、园区、专业市场全面加强光纤覆盖,打造千兆示范区;积极探索与阿里、腾讯、金蝶等产业链伙伴深度合作,不断推出满足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
- 运营商5月新一轮降费 24元可买30G视频流量2017/04/29
- 调查显示:取消长途和漫游费将提升国人出行热情2017/03/08
- 三大运营商10月1日起全面取消国内长途和漫游费2017/03/06
- 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年内全部取消2017/03/0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