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公共自行车惠民升级 投用月余租借次数破20万次

www.ijjnews.com   泉州网  2016-08-08 12:00
  

投用月余,租借次数突破20万次,会员超过2万人——

便捷“小黄人” 惠民升级版

“小区后门到单位都有站,太好了!”上周末,市民吴菁菁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动态,并自豪地宣称自己要当“推广员”。

吴菁菁要推广的,是泉州的公共自行车——“小黄人”。自6月30日中心市区首批1500辆公共自行车“小黄人”投用以来,“小黄人”成员和站点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市民游客出行的好伙伴。

来自泉州微笑自行车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截至8月4日,已有20639位市民注册成为会员,累计租借次数突破20万车次。高颜值又好用,这个夏天,泉州大街小巷流行起“小黄人”,书写又一幕出行领域的惠民升级版。

泉州公共自行车惠民升级 投用月余租借次数破20万次

市民骑乘“小黄人”从泉州晋江大桥旁驶过 (戴涵琦 摄)

精布局、重方便——

已开通74个站点投放“小黄人”2368辆

“目前,我们已开通站点74个,投放‘小黄人’2368辆。”泉州微笑自行车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盈全告诉记者。

作为泉州市委、市政府2016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从建设之初,“小黄人”就肩负着缓解市民出行难题的“重任”,特别是中心市区禁止超标电动车行驶以后,“小黄人”开始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

“因此,我们在站点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就要以市民使用方便为主要因素,同时兼顾人流量、设点空间等,做到合理布局。”陈盈全介绍说,按照规划布点,一期主要集中在鲤城区、丰泽区一些人流量密集的商场、小区、公园、景区和公交站点等位置,布点距离200—300米。接下来,也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站点建设,预计到9月底,自行车投放量将累计达到6000辆。

随着站点不断增加,使用“小黄人”的市民越来越多。根据统计,仅8月4日当日,“小黄人”的借出次数就突破1.1万车次,创下历史新高。“相信随着站点建设持续推进,这个数字还将不断增加,为更多市民游客带来出行便利。”陈盈全说。

上下班、去锻炼——

市民感言“小黄人改变生活”

“现在我每到周五就骑‘小黄人’上下班,不然实在太堵了。”

家住市区江滨豪园的傅山楼是一名公务员,平常在东海的市行政中心上班。由于滨江豪园和市行政中心都是首批投放的站点,借车方便,他成了“小黄人”投放后最早的一批受益者。

“我现在每周至少有一天是骑‘小黄人’上下班的,特别是周五下午下班高峰期,如果开车回家得花一个多小时。”傅山楼说,“现在有了‘小黄人’,从单位骑到家里,也就45分钟,不仅节约了时间,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家住市区九一街的张偲喜欢在晚上和丈夫一起出门锻炼。“以前都是一起去散步,现在都改骑‘小黄人’了。”作为市区较早尝试“小黄人”的市民,张偲笑称,“刚开始骑的时候,路上很多人盯着看,感觉特骄傲。还有人来问我,车子哪里买的,多少钱等等。”

她告诉记者,现在夜晚骑车锻炼,看到路上的“小黄人”越来越多,骑车的市民三五成群,一路有说有笑,“真心觉得很自豪”。

去景点、逛古城——

“小黄人”让泉州自助游如虎添翼

“一来就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黄人’,感觉整座古城都萌了起来!”趁着暑假来泉州旅游的大二学生小陶和她的小伙伴们,丝毫没有掩饰他们对于“小黄人”的喜爱:“本来还担心交通会成问题,没想到有‘小黄人’这样的‘神器’,好骑又方便,真是太棒了。”

小陶告诉记者,泉州古城的两天行程里,她和“驴友”们采用单次租车的方式,成功租到了“小黄人”。 “然后我们就骑着‘小黄人’,穿梭在各个景点、古城的老街巷,感觉我们也是古城的一道风景线。”

小陶的经历和心声,只是近期来泉万千游客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泉州旅游业界相关人士看来,“小黄人”的出现为来泉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特别是自助行游客。

“‘小黄人’的投用,对于泉州古城旅游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实际的作用。”鲤城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局长苗圃认为,“特别是对古城特色的街巷游、体验游提供了很多便利,让古城文化旅游如虎添翼。”他也冀望,今后租车能进一步简化手续流程,让外地游客“无障碍”享受便利,在走街串巷的骑行中更好地感受和体验泉州文化。

作为民生工程,在更广范围,“小黄人”覆盖面还将持续扩大。7月13日,石狮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举行启动仪式,与此同时,洛江、泉港、安溪、泉州台商投资区等也将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提上日程。(记者 郭雅莹)

标签:公共 自行车 惠民 租借 次数
稿源: 泉州网  编辑: 吴择吴择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