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台北万华黄氏金墩派将于近期赴晋江祭祖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10-02 09:17
  

  晋江新闻网10月2日讯  “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这对寓意着家族世代繁荣昌盛、源远流长的楹联,总能出现在很多宗祠的门外上。坐落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旧称艋舺)广州街二百六十五巷三号的黄氏大宗祠——种德堂也不例外。

  昨日上午,晋江市传统文化赴台交流团到了黄氏大宗祠,拜访黄氏宗亲,并进行交流。“黄氏大宗祠特别壮观,雕梁画栋一应俱全,是著名的‘皇宫起’格局。有100多年的历史,完好保留了传统闽南建筑风格的精髓。”虽然拜访时,不巧遇到黄氏大宗祠整修,但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对于大宗祠的赞美一点儿也不吝啬。

  晋江黄氏金墩派迁徙台湾扬名艋舺

  说到这儿,很多朋友好奇了,万华区的黄氏大宗祠和晋江有啥关系呢?其实黄氏大宗祠的根正是来自晋江黄氏金墩派。

  对于黄氏族谱颇有研究的晋江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黄秋源告诉记者,晋江黄氏金墩派,出自莆阳黄氏始祖黄岸,其十四世孙黄府,自兴化军城迁莆田黄石金墩(今莆田黄石镇沙坂村金墩自然村),为金墩始祖。黄府四世孙黄松、黄权两兄弟再徙迁晋江。黄松的后代又迁至安平(今安海金厝),黄权则迁居晋江池店潘湖。

  到了清朝,晋江黄氏金墩派有不少族人迁居台湾,一部分人来到了当时淡水河流域台北盆地商贸最早发达的地区艋舺(现台北万华)。

  “当时黄氏在这儿非常出名,万华有旧民谚说‘第一好张德宝,第二好黄阿禄嫂,第三好马俏哥’,其中的第二好说的就是我们黄氏。”种德堂大宗祠董事黄增奇告诉记者,黄阿禄嫂是黄昭禄的妻子。黄昭禄在清道光年间与其父从池店潘湖迁居台湾后,通过做木材生意发家致富,却在1866年,因病突然弃世。其妻黄阿禄嫂接下生意。多年的用心经营终使黄家成为艋舺数一数二的大富豪。1868年,热心地方公益、慷慨大方的黄阿禄嫂献出家宅,永久充作黄氏家庙,这才有了今天的种德堂。

  寻了三十年

  终知“根”在晋江

  得知文化团前往黄氏大宗祠交流后,台北县黄氏宗亲会秘书长黄胜雄先生也特意赶来。

  “你知道吗?我寻到万华的台北黄氏大祠堂也是费了很大一番工夫呢!”黄胜雄先生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兴致。

  原来,黄胜雄虽然与来自池店潘湖的种德堂黄氏同为金墩派,但是黄松的后代,来自晋江安平。

  “我们一直都知道我们祖籍在晋江,可并不清楚在晋江的哪里,30年前听阿嬷说我们是金墩派,我当时并不理解,以为晋江有个地方叫做金墩。”黄胜雄先生说,作为中国人总是希望找到自己的根在哪,于是30年前他到大陆做生意后,“只要听说是晋江的,就要问人家金墩在晋江哪里,可是没人知道,大家都说没这个地方。”

  直到20年前,黄胜雄到菲律宾参加世界黄氏宗亲会才有了方向。“当时我知道晋江的金墩有两支黄氏,一支在安海,一支在池店,可很多东西都像是大海捞针一般,毫无头绪,我听说池店的金墩派也迁徙到了台湾,希望能先找到台湾的黄氏宗亲,再找到晋江的宗亲。”黄胜雄先生说。

  理想很美好,可现实总是充满了未知数,1996年台湾发生了罕见的“八八水灾”,黄胜雄的家也遭灾了。“房子被淹了,收集了很多年的资料都被水泡坏了,当时真的是心灰意冷,想放弃!”黄先生说,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无法改变。消停了两年后,他又开始收集资料,2000年他找到了台北万华的黄氏大宗祠。

  在与万华黄氏金墩派对接后,黄胜雄在网络上发表了很多关于黄氏金墩派的文章。2007年,他的文章引起了池店潘湖黄氏金墩派的注意,并主动与其联系。在他的牵引下,池店潘湖金墩派与万华金墩派进行了对接,而在黄氏乡亲的帮助下,同年他也确定自己是晋江安海人。

  “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是晋江人了,欢迎你们回晋江走走。”听说了曲折的寻亲经历后,交流团顾问颜子鸿先生立即向黄增奇和黄胜雄先生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到晋江走走看看。“我们已经有这个打算了,正准备今年到晋江祭祖。”黄增奇先生说。

 (特派记者_曾舟萍)

标签:台北|晋江|祭祖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