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换新颜 红砖谱新篇 成功小记者走进安海曾埭村采风
晋江新闻网1月5日讯 闽韵悠悠,乡情绵绵。近日,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四年级小记者走进晋江市“美丽乡村”——安海曾埭村参观采风。
走在曾埭村的小道上,沿途可见村道两侧的围墙及村民家房前屋后的廊柱上,一幅幅3D彩绘展现了曾埭村的原始农耕状态。这个窗口画的是“蒸碗糕”,那面墙上再现了“榨花生油”的画面;转角,曾埭村100多年历史的特产米粉制作也搬上了墙面。时而童趣,时而清新,缤纷的色彩,让你仿佛进入了一个七彩的童话世界。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走进石狮博物馆黄诗瑶老师的“农耕别院”。在这里,小记者们参观“菊香山房文创”的一部分藏品及产业样品,有“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序》汉白玉石刻,也有古代文房四宝器物、禅茶文化用具、现代书画家作品、砖雕等。小记者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恍如润浸在一场文化的盛宴之中。
参观了曾埭村的微景观和出砖入石的墙体,小记者们还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出砖入石”的闽派建筑手作。“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它承载的是浓厚的闽南乡土之情,在一砖一石中筑起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小记者们的爱乡之情油然而生。感受着这抹最美的闽南红,小记者们结束了一场闽南文化研学之旅。
小记者感言
“红砖白石双波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手作——出砖入石。真没想到我也有机会成为一个小小设计师,用现代的元素做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子。当一砖一瓦、一沙一石在我们手中化作一座座弥漫着乡土气息的房子时,我好似踏上一场神奇的穿越之旅,漫步乡间,嗅着最淳朴、最自然的气息。 苏梓琪(四年4班)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外砖里石”的那栋旧房子。从前,据说这个地方经常有土匪光顾,他们所到之处,还会把房子都毁了。当地的居民,便把断壁残垣下的材料按照“里石外砖”的形式重建。那房子好似一座无坚不摧的壁垒。而我做的模型,不过是晃了几下,就碎了。想到这,我不得不佩服先辈们的智慧。 胡桓(四年5班)
此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即用到了手工,又用到了“眼工”。来到思瑶博物馆时,里面的展品让人惊叹。在欣赏特有闽南特色的古厝后,我们还体验了“出砖入石”的手工制作:挑选砖、石、沙,制成我们心中的模样。同伴们个个开心无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身边会有更多的文创作品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杨凯钦(四年6班)
参观完曾埭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思瑶博物馆之行。一进门,柜子上的汉白玉打动了我,听馆长说这汉白玉可是个宝贝,而且上面还刻着《兰亭序》,它可是天下第一行书!看到这些作品,也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一手漂亮的字,长大后也能像王羲之那样,写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 曾爱雯(四年7班)
小记者_蔡锦怡 柯歆彤
陈嫣然 赖妍希 林晨艺 文图
指导老师_柯惠娟 指导记者_张之杰
- 新年首场采风 小记者走进“豆腐世界”2022/01/05
- 新的一年,从舌尖上的美味开始 小记者走进“豆腐世界”2022/01/05
- 钻木取火 野外净水 丛林穿越…… 小记者特训营“野”味十足2022/01/05
- 以活力面貌拉开新年序幕 小记者争当小小军人2022/01/05
- 小记者亲子足球嘉年华 “足”够靓丽“足”够精彩2022/01/0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