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回应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回应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0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稳健货币政策内涵没有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没有变,要体现逆周期的调节,同时在总量上要松紧适度。”易纲表示。
“今年的松紧适度,就是要把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大体上与GDP名义增速保持一致。另外在结构上更加优化,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易纲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
对此,易纲表示,当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12%左右的总准备金率跟发达国家差不多。
“发展中国家有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一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合适的、必要的。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应该说还有一定下调空间,但这个空间比起前几年已经小多了,同时还要考虑最优资源配置、防范风险等问题。”易纲说。
不断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易纲说,过去一年,人民银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汇率必须要有弹性,我们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易纲说,人民银行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对汇率市场的日常干预,弹性汇率对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调节能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
他说,通过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中国企业和老百姓对人民币汇率弹性越来越适应,市场上风险对冲工具越来越多。我们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越来越开放,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有方便的市场工具对投资头寸进行套期保值。“一个开放的中国,会使得人民币汇率向由市场决定的改革方向不断迈进。”
易纲说,在市场决定汇率的机制下,人民币会变成一种非常有吸引力、可自由使用的货币,中国的老百姓、企业和全世界的投资者将对人民币越来越有信心。
下更大力气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按照‘几家抬’的思路,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着力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潘功胜说,从实际效果来看,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有了一些边际改善,贷款的增长、贷款覆盖面有大幅度上升,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潘功胜表示,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加大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完善普惠服务体系,继续发挥“几家抬”合力,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要注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潘功胜称,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防止盲目支持、突击放贷,增强对未来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
继续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在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潘功胜说,截至2018年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86万亿元,在全球债券市场中排名第三。2018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占整个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13%,成为仅次于信贷市场的企业第二大融资渠道。
“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很快。”潘功胜说,为方便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市场发行熊猫债和境外投资者投资交易中国的债券,我们完善了包括投资渠道、税收、会计制度等在内的多项政策安排。截至目前,熊猫债发行了大约2000多亿元,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总量大约1.8万亿元。
他说,截至2018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占比为2.3%,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要继续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和交易中国债券创造更加方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记者 谭谟晓、李延霞、申铖)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015/04/20
- 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中国最大互换金额410亿美元2014/07/16
- 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国务院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2018/03/19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回应金融热点问题2018/03/10
- 农妇将2.7万藏粮缸被老鼠咬碎 银行:尽可能兑换2016/12/2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