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根脉相连 共融发展 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开幕

www.ijjnews.com   安溪报  2017-12-06 17:24
  

  发布《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宣言》

  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宣言

  (2017年12月6日中国安溪)

  自古圣贤豪杰,皆磅礴山川之气孕毓而生,惟地灵,斯人杰。我邑安溪,峰峦叠翠,溪流澄澈,居山而近海,物富而人丰,其龙飞凤舞,气象万千;其人文蔚起,代出名贤,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里、万山朝宗的清水岩祖庭和羁旅游子魂牵梦绕的桑梓原乡。

  数百年来,安溪人四海播迁,仰赖其忠实勤劳,以赤手空拳,忍辱负重,垦荒辟野,立身创业,缔造传奇;并以仁爱精诚之中华传统美德,与居留地人民和谐共处,团结互助,携手战胜艰难险阻,奠立经济社会基础,乃有移居地今日光辉灿烂之成就。安溪人亦在世界众多领域建立其伟大事功,涌现出一批贤达俊彦,挺立起安溪人吃苦耐劳的品格,砥砺奋进的意志,爱拼敢赢的精神。

  树高百尺不舍根,江逐千里不离源。安溪是海内外500多万乡亲的共同家园。根脉相连,共融发展,世界安溪一家亲。公元二O一七年十二月六日,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在安溪故土隆重举办,海内外安溪乡亲济济一堂,联络乡情,敦睦乡谊,同谋福利,共谋发展。群彦毕至,古邑荣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迈入新时代,共筑新梦想,我们倡议如下:

  ——根脉相连,增进安溪乡谊。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要进一步发挥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的平台和纽带作用,促进世界安溪乡亲的大联合、大团结、大发展,回馈社会,反哺家乡,携手推动安溪各项事业繁荣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安溪乡亲的联谊交流,深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薪火相传,永固乡谊。

  ——同频共振,唱响安溪精神。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安溪文化源远流长,安溪精神生生不息,这是海内外安溪人的宝贵财富。要弘扬爱拼敢赢、勇为人先、“靠自己骨头长肉”的精神,与时俱进赋予新内涵,在世界更广泛唱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奋发图强、铿锵前行的不竭动力。

  ——逐梦扬帆,汇聚安溪力量。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中国梦也是世界梦,要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和“海丝”核心区、先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安溪人遍布世界各地的人才、资源、资本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大舞台上抱团发展、行稳致远,共享大国崛起发展红利,共同推动各地合作互赢。

  ——义利兼顾,彰显安溪担当。处世以立德为业,行事以尽心为功。要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爱国爱乡情怀,自信自强、创业创新,笃诚守信、以义为先,开放包容、博采众长,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明进步贡献力量,展示新时代安溪作为,树立新时代安溪形象。

  波涛蓄势,风必先起;峰岩竞秀,春自东来。我们相信,有伟大梦想的引领激励,有海内外500多万安溪人的同力协契,安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将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骄人业绩!

  

  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有何特色?

  自1992年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在新加坡创会以来,迄今已举办九届,其中在家乡安溪举办过四届,分别是第二届(1994年)、第三届(1997年)、第六届(2004年)、第七届(2008年)。2015年,安溪县从第九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上接过会旗,于2017年承办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本次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主要特点之一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本次大会主要体现了“三个融合”,即文化融合、产业融合、项目融合。

  第一是文化融合。安溪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本次大会是安溪乡亲的一次大团结、大团圆的盛会,也是安溪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盛会,将通过安溪乡亲把安溪的文化、元素、精神传播出去,传承下去,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第二是产业融合。近代以来,旅外安溪乡亲从背井离乡到开枝散叶,身上不仅带着安溪人的勤劳和智慧,更是把代表安溪元素的茶叶、藤铁工艺两大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本次大会安溪乡亲回乡联络联谊,将再次促进安溪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产业交往。

  第三是项目融合。在安溪改革开放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乡亲乐善好施,助力家乡发展的感人事迹,如今,安溪已迈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本次大会共签约9个项目,预计总投资86亿元。集中开竣工20个,预计总投资208亿元,海内外安溪乡亲共同助力安溪实现新一轮的跃升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标签:联谊会|安溪
稿源: 安溪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