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文创为媒 品质晋江迎蜕变新机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11-22 09:40
  

  在晋江,文创企业可申请政策资金扶持

  千亿产业转型升级 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发展

  在海峡青年创客坊二楼苗圃空间,记者看到原本一文不值的废弃纸,经由纸匠公司的改造,变成了小朋友手中的DIY纸玩具、时尚女装的橱窗、咖啡馆的艺术品,产品价值暴涨数百倍。

  这背后,是品牌文化与设计的力量。

  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正是看中了工业设计带来的乘数效应,近年来,晋江在工业设计型企业、大赛及园区的打造上煞费苦心。

  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先后累计签约引进包括福建纸匠公司、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迪特工业设计公司等高校和设计机构60家,其中包括台湾包装协会、蓝鹊、楹榆等6家台湾设计机构,吸引各类人才609人,其中设计师458人。

  此外,园区还签约引进勾勾手、中桥传媒等30家电子商务、文化传媒公司,其中,中桥传媒已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纸匠公司已完成3轮融资启动股改。

  “80后”归乡创业青年曾华青创建了“福广家”品牌,将家乡味的紫菜销售到全国,他热衷把晋江的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中打造伴手礼,“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我们要与时尚的元素融合,让产业和产品文化更具魅力。”

  “伴手礼的包装和设计来自台湾的文创团队。”曾华青认为,政府牵头成功对接台湾文创团队,其文创不脱离文化本质的新和奇,也将让晋江伴手礼插上文创翅膀,打造新的晋江旅游名片。

  现阶段,园区还组建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企业对接联合服务团队,并挑选晋江制鞋、制伞、食品等传统行业中的10家制造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合作模式。

  截至6月份,园区入驻企业为2900多家企业提供外包服务,园区实现设计收入6067.7万元,同比增长26%。本年9月,园区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这背后,得益于近年来一系列品牌工业设计活动的打造。

  历经三年的“海峡杯”工业设计大赛成为晋江文创与产业融合的最佳方式。

  据悉,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累计收到参赛作品5416件,吸引了8所台湾院校、76所境内院校及台湾设计学会、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韩国设计振兴院等一批机构组织、境内外设计人员集聚晋江,与福建省内120多家制造企业交流对接,有54家企业就参赛作品转让、设计合作、人才招聘等事宜与境内外设计人员达成协议。

  此外,“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活动,2016年共吸引来自海峡两岸171名大学生参加设计工作坊活动,其中来自逾20家台湾高校79名学生报名参与。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历经三年的沉淀,这些活动已经成为晋江地区传统产业设计突围的驱动器,它在更深层次、更广泛地引导本土工业制造行业对接海峡两岸、国际工业设计优秀成果和人才,推动工业设计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企业产品差异开发;探寻新的契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传统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积蓄转型升级内在动力,同时也开创了全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模式。

  以上只是晋江文创发展的一个侧面,来自于晋江洪山文创园、三创园等特色园区的打造,才是助力千亿产值晋江转型的根本。

  晋江洪山文创园至项目启动以来,为2900多家制造企业提供了设计服务,业务总收入超2亿元。在园区挂牌成立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华侨大学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等14家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教学基地。园区现建成省内唯一省级工业示范园区——国际工业设计园、海峡青年创客坊、晋江跨境电商洪山园、粉丝文化产业基地等特色鲜明的园区。

  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众创空间、文化研发、“互联网+”等四大产业,晋江洪山文创园区有望建成晋江乃至泉州企业设计外包服务的基地、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海峡两岸青年创业的热土。

  老园区不断锐意进取,加速文创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新园区不断迎合趋势,打造文创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晋江婴童产业文创园通过搭建“RTH CENTER设计联盟”,服务本土婴童企业的设计升级;海明文化城以“办公也是生活”为出发点,打造文化创业新主张;尚之坊文创园引进咖啡文化、创意集市,打造休闲娱乐新场所;粉丝经济文化产业基地借助时下热门的“粉丝”经济,打造粉丝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标签:文化产业周|文创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