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养老金“入市”在即 专家建议初期炒股比例不应太高

www.ijjnews.com   人民网  2016-10-27 09:35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李海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正式已进入倒计时。25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对外宣布,目前部分省份已经形成了委托投资计划,下一步将组织第一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并公告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

  2015年8月23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已出台。经过一年筹备,养老金“入市”已基本就绪。

  两省已有试点首批预计签约3000亿元左右

  事实上,早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广东和山东部分养老保险基金就已经取道社保基金“曲线入市”。

  此前广东和山东已经先行开展养老基金入市试点,两省各拿出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运营。其中,山东首批托管只有100亿元,后来追加至500亿元。

  “从前期投资运营情况来看,广东1000亿养老基金从2012年开始投资运营,两年收益率超过6%。”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人民金融专访时说。

  在董登新看来,《管理办法》出台后,第一批委托投资省份不会太多,估计委托总规模在2000亿至30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地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帐面结余3.1万亿元。董登新说,“主要分散在2000多个统筹单位,要想统一归集到省政府手中,有较大难度和阻力。”

  董登新介绍,截止2015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过千亿的省份只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北京、四川7省。“除广东省外,其他6省委托投资规模均不会超过500亿元,如此算来,首批签约规模大概3000亿左右。”

  股票类投资不超30%专家称首批不应过高

  《管理办法》规定,养老保险基金限于境内投资。特别受人关注的是,养老金可以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等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

  参考此前社会保障基金的入市配置风格,市场人士认为,养老金入市配置将更加保守。

  在董登新看来,养老基金入市将以流动性和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同时,由于养老金帐面结余中有相当规模是当年和次年的备付金,不能被长期投资所占用。”他表示,在投资标的上,养老金入市的初期应该是以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为主。

  尽管《管理办法》中提到股票类投资比例不超30%,董登新认为,比例最初可以控制在10%,将来慢慢放开。

  李忠也曾就养老金入市多次作出说明。他表示,进入股市的规模不是政府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来运作,也不可能很快达到投资比例的上限。

  同时,《办法》也规定,根据金融市场变化和投资运营情况,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适时报请国务院对养老基金投资范围和比例进行调整。

  哪些人群将受到影响?

  华泰证券认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可能会成为国家层面对经济或市场调控的工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风格可能代表了国家层面的发展方向,必然对所属领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养老金“入市”,将会带来哪些影响?李忠在发布会上表示,“总之,我们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老百姓的养命钱真正得到保值增值。”

  

  在董登新看来,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会作为一个重要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一定的增量基金的供给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不管初期规模多大,但是对股市都会构成一个信心的支撑,意味着我们有一个全新的机构投资者的入市。”

  然而,董登新也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跟个人的账户没有太直接的影响。“因为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用来现收现付,和私人产权没有直接关联。但是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来看会提供更多保值增值的机会,对于整个养老金的支付来讲,能提高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多基金储蓄。”

  从托管者角度,托管有佣金和管理费,增加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方面的收益来源,地方基本养老金的入市将会进一步壮大基金托管、养老金托管的队伍,为金融中介带来获利机会。

(责编:李海霞、李栋)
标签:养老金|入市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吴美斌吴美斌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