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台海资讯 >>正文

一个台湾村庄的端午传奇

www.ijjnews.com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06-13 09:53
  

楚臣的龙舟万桨扬波/却年年回到江南/回到岭南,回到海南/更回到,今日,海峡此岸。——余光中

彰化市宝廍里,一个传统的台湾乡村,至今以种稻为生。靠近公路的一大块空地,现在被开辟成“景观公园”,为乡民和过路的人提供休闲歇脚之地。公园面对村落立着一尊屈原铜像,铜像高180厘米,屈原在宝廍里的朝霞夕阳、稻香炊烟里迎风徐步、低头沉思。屈原为何、如何落脚此地?这是所有看到铜像的外人发出的疑问。

走进村落,曲曲折折到了屈国老人的家,老人坐在新居院子里,儿孙绕膝,院外稻田成片,波斯菊在田头怒放。老人告诉远方来的记者,这里世代居住着二三十户屈姓人家,这二三十户连成片的人家被人称为“屈家村”,成为宝廍里的“村中村”。“我们是全台湾唯一屈姓人家集中的聚落,台湾姓屈的大多数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目前屈家村最年长的就是83岁的屈国老人,他被村里人尊称为“长老”。屈国不会讲普通话,他出嫁的孙女宜榛赶回来给记者当“翻译”,“阿公说不知道哪一辈从什么地方来的台湾,祖坟上的碑写的是来自福建晋江,长辈们的记忆只上推到日据时代,再往前兵荒马乱,家谱也丢了。”

没有家谱,屈家村仍尊屈原为自己的祖先。台湾民间信仰众多,宝廍里有一座泰和宫,供奉“三府王爷”,成为附近的信仰中心。屈家村人把一尊30厘米高的屈原像“挤”进宫中供奉,时至今日,不少当地人已称泰和宫为“屈原庙”。

两岸深入交流后,屈家村的消息被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得知,秭归复制了一尊屈原祠的铜像送给屈家村。这段佳话佐证了诗人余光中的句子:“……更回到,今日,海峡此岸。”

屈夫子,因您一生的洁白,中国两千年长卷开满了您诗的门生,台湾络绎于途的皆是您诗的弟子,为何还在乎姓不姓屈?——白灵

有学者提出,屈原生平只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刘向《新序·节士》中,信息很少,家世成谜,无法考证其后辈子孙。

但台湾彰化的屈家村坚信他们是屈原的子孙,与邻近的其他人家不同,屈姓祖辈传下来的老屋门楣,都悬挂着“临淮衍派”4个大字,屈国老人告诉记者,他听长辈说,屈原曾居住在淮河一带,“临淮衍派”就是屈家子孙的标志。

即使没有学术的论证,屈原也早已成为屈家村乡民情感和精神的凝聚纽带。他们以屈原为荣,成立“屈氏宗亲会”,联络四散在外的屈氏子孙。屈家村有每年选“炉主”的习俗,每逢端午,屈原的神像被迎奉到“炉主”家中供奉,“炉主”做东开出流水席,从各地赶回来的屈家子孙到“炉主”家聚餐、祭拜。有了这样的每年一祭,即使已经离开屈家村多年,即使祖屋已失修不能落脚,子孙们也会在端午节从台湾各地回到故里,在“炉主”家攀亲认故,屈家村人永远不会“散掉”。

标签:余光中 彰化市 龙舟赛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
稿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陈舒颐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