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福建举行2024年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

www.ijjnews.com   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4-06-03 20:33
  

  6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4年福建省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邀请福建省禁毒委副主任,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文荣,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吴雪,福建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前斌,福建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春,介绍福建省禁毒工作成效和当前面临的形势,以及今年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全民禁毒宣传活动主要安排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傅毅梅主持。

  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傅毅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日,我们特别邀请了省禁毒委副主任,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文荣先生,团省委副书记吴雪女士,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前斌女士 ,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春先生,他们将向大家介绍全省禁毒工作成效和当前面临的形势,以及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活动主要安排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陈文荣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福建省禁毒委副主任,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文荣: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正值“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日,我们专门召开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表明我们厉行禁毒方针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现在,我通报一下有关情况。

  一、福建省禁毒工作主要情况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禁毒、社会共治,持续深化全民禁毒工程,毒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8.57%。今年1月份,国家禁毒委督导组来闽检查,认为福建省禁毒工作组织领导有力、综合治理有效、打击势头有劲、宣传防范有方、重点监管有策,综合考评、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禁毒工作的标杆。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预防为先,全面筑牢禁毒防线。深化禁毒“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全省建成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78个、禁毒品牌村居108个、林则徐禁毒宣教室(点)3514个,举办各类禁毒宣传活动超万场。创新青少年禁毒教育新模式。推行青少年智慧禁毒教育“云课堂”,在全省7000多所中小学校、300多万学生中全面推广应用。成功举办全省首届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圆满承办2023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福建省代表队荣获第二名佳绩。拓展禁毒宣传“六进+N”活动。省禁毒办组织实施禁毒公益宣传“亮屏”工程,拍摄“禁毒福建‘行’”系列纪录片和《禁毒之战》特别节目,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将禁毒宣传教育融入“晨曦关爱行动”“娘家人在身边”等活动,各地积极创新“文旅+禁毒”“民俗+禁毒”宣传,全面营造浓厚禁毒宣传氛围。

  (二)坚持以打开路,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打好“攻坚战”。组织开展全省“清源断流”暨“飓风肃毒”会战行动,去年以来全省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200多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30多个,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200多名,抓捕、劝投涉毒在逃人员420多名,查处吸毒人员4700多人次,缴获一批毒品、制毒物品和非列管成瘾物质。打好“查控战”。构建沿海防控堵截毒品犯罪机制,建成海岸毒品查缉站7个。构建物流寄递行业监管机制,建设邮政分流中心、大型物流配送集中区域查缉站点268个,公安机关、检察院、邮政管理局常态开展寄递渠道毒品查缉。打好“集成战”。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联合制定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治理工作指引,扎实推进“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专项治理。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检察院联合开展打击治理涉毒洗钱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工作机制。福建省积极参与国际执法合作,圆满承办了第四届中菲禁毒合作双边会议。

  (三)坚持精细管控,有效化解涉毒风险。做强技术支撑。大力推进“智慧禁毒”建设,毒品治理技术连续四年纳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省级毒品犯罪监测技术中心、禁毒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对各市、县(区)开展污水监测全覆盖,重点人员毛发检测率达100%。做细戒治帮扶。常态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全省建成自愿戒毒医疗机构40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点及延伸服药点28个,累计入组治疗人数1.1万多名。建成“四室七有”标准化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522个,现有禁毒专职社工1139名,正在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2100多名。2023年,全省戒断3年未复吸人数12.9万名、比升5.72%。做实监督检查。扎实开展易制毒化学品和麻精药品专项治理,公安、卫健、药监等部门常态化联合开展“飞行检查”,坚决防止非法流失。坚持监管和服务“同向并行”,推行24小时全程网办,办理易制毒化学品审批、备案手续8.7万多批次2400万多吨,实现行政服务审批“零投诉”。

  (四)坚持综合施策,着力提升治理成效。严要求深化重点整治。严格落实党政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量化评定、动态调整第七批次5个重点整治、预警通告地区,有效解决区域突出毒品问题,实现国家级重点整治地区持续“动态清零”。高标准推进示范创建。深入开展禁毒示范“四级联创”,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毒品治理模式,厦门、宁德市全力推进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全方位开展“无毒守护”。积极策应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无毒乡村”守护行动,培育基层毒品治理典型经验案例38个,培树省级联系点14个,坚决遏制农村毒品问题渗透蔓延。

  二、当前福建省毒情形势

  近年来,通过持续严打高压、综合治理,全省毒情形势整体平稳可控,但受国际毒潮泛滥大环境影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依托咪酯滥用明显增多,非列管成瘾物质滥用风险加剧,涉毒防控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毒品治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三、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安排

  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将以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为主题,具体安排有:

  (一)举办纪念“6·26”国际禁毒日暨“虎门销烟”185周年主题宣传活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将举办全省毒品集中销毁仪式、发布“无毒乡村”守护行动省级联系点、成立全省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团等主题宣传活动。

  (二)举办全省高校禁毒志愿宣讲活动。联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团省委共同成立全省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团,部署全省高校开展“送教入校”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禁毒宣传活动。

  (三)举办“心手相联 无毒守护”巾帼禁毒志愿服务活动。联合省妇联部署全省开展“心手相联 无毒守护”巾帼禁毒志愿服务活动并举办10场示范活动,深入推进禁毒宣传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

  (四)组织实施禁毒宣传“亮屏”工程。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依托媒体电子屏、有线电视、户外大屏等平台载体,常态化刊播禁毒公益广告宣传。同时组织新闻媒体记者开展基层禁毒工作采风活动。

  (五)拍摄“福见·无毒守护”专题纪录短片及《禁毒之战2024》特别节目。组织拍摄“无毒乡村”守护行动系列专题纪录短片,录制《禁毒之战2024》“6·26”国际禁毒日特别节目,进行全矩阵推广。

  (六)其他活动安排。一是联合省文联、林则徐基金会等举办“丹青铸魂 禁毒强国”书画展。二是联合省科协举办“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禁毒科普展,重点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禁毒知识。三是举办“禁毒杯”省直政法系统男子篮球赛,开展禁毒宣传“进机关”活动。四是发布一批禁毒宣传系列短视频,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推广宣传。

  各位记者朋友,禁毒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全省各级禁毒部门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最后,也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福建省禁毒工作。谢谢大家!

  傅毅梅:

  感谢陈文荣先生的介绍与发布。

  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场答问现在开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根据掌握的情况,福建省有一些青少年滥用依托咪酯,能否请团省委介绍一下全省群团系统在防范青少年涉毒问题上采取哪些措施?

  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吴雪: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团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动员优势,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能力,营造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禁毒宣传工作情况纳入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考核,以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为载体,以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等实体化阵地为依托,抓住国际禁毒日、寒暑假和开学季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好青少年禁毒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依托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月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禁毒第一课”深入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升广大青少年识毒、拒毒能力。在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禁毒防艾宣传专项活动。2023年暑期全省19所高校共组建44支队伍深入基层普及相关知识,指导各地宣传禁毒防艾政策法规。

  三是加强协同合作。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涉毒青少年关爱帮扶行动,发挥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作用,实施“晨曦关爱行动”,做好就业扶持、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帮助涉毒青少年回归社会。2023年累计帮扶服刑人员家庭989个,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1798人次,开展个案帮扶295例。谢谢。

  福建日报记者:

  多年来,广大妇女和家庭是禁毒斗争的重要力量,能否介绍下福建省妇联组织在开展禁毒工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有什么特色亮点?

  福建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前斌: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联系广泛、植根基层的优势,面向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不断深化“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有力配合了全省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广泛宣传教育。各级妇联组织将禁毒宣传教育纳入妇联普法责任清单,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和农村,通过发放宣传册、文艺演出、咨询服务、知识讲座等形式,面向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普及识毒、防毒、拒毒知识。依托全省妇联新媒体矩阵平台,通过开设禁毒微课堂、“元宇宙”打卡学禁毒等方式,深化“禁毒知识进万家”。2023年全省各级妇联开展各类线下禁毒宣传活动1000多场。

  二是筑牢家庭防线。将家庭成员“无涉毒”纳入各级“平安家庭”“七无一好”建设要求,列入“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标准,以榜样的力量示范带动禁毒工作的开展。结合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妇联通过打造“无毒家庭教育基地”、建立“妈妈禁毒联盟”志愿服务、开展安全知识进家庭“安家行动”等特色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三是强化关爱帮教。通过开展“娘家人在身边”关爱帮扶行动,对包括涉毒妇女和家庭在内的重点困难妇女和家庭进行走访摸排,通过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家教指导等服务。在省女子监狱、省女子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立省妇联12338阳光驿站,帮助回归指导期的人员做好回归前的心理建设和就业技能准备,助力回归家庭和社会。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据了解,公安、卫健、药监等部门每年组织开展麻精药品“飞行检查”,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药监部门在开展福建全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控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福建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春:

  谢谢记者的提问。省药监局历来高度重视麻精药品监管工作,每年研究制定麻精药品监管工作计划,将麻精药品监管工作作为药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的重中之重,从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入手, 借助福建省“三医联动”的优势,深化与卫健、医保、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持续加大对麻精药品及含麻精药品复方制剂的生产、经营、使用的全链条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近年来,省药监局每年均与省公安厅、省卫健委联合开展了麻精药品等特殊药品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在2023年的专项检查中,全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出动检查人员近6000人次,检查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3600余家次,严防严管严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此类药品流失或滥用。谢谢。

  法治日报记者:

  2023年10月1日依托咪酯被正式列管,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福建省依托咪酯滥用以及打击治理情况?

  陈文荣:

  谢谢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去年10月以来,福建省查处滥用依托咪酯人数占查处吸毒人数和新发现吸毒人数的比重均占五成以上,依托咪酯滥用趋势明显。

  针对这一问题,全省各地禁毒职能部门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联合出台打击治理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指引,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攻坚,发起集群战役,对涉依托咪酯制贩团伙开展深挖彻查,精准开展宣传防控,确保全链条打击、全方位宣防。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全省共破获依托咪酯毒品案件220多起,打掉涉依托咪酯犯罪团伙3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80多名,有效遏制依托咪酯现实危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

  新华网记者:

  在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省级主题宣传活动中将举行福建省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团成立授旗仪式,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宣讲团创建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打算?

  吴雪:

  谢谢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成立全省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团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禁毒知识,参与禁毒公益实践活动,传播禁毒正能量,推动实现“校园无毒品、学生不涉毒”目标。经各高校团委推荐,省禁毒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已确定首批禁毒宣讲志愿者50人,拟在今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举办全省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团成立仪式。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团作用,抓住“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普及禁毒知识、开展防毒教育。一是举办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培训班,邀请禁毒领域专家为宣讲团成员讲授禁毒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宣讲技巧等方面知识,并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提升宣讲团成员的宣讲能力和水平。二是组织高校禁毒志愿宣讲团深入各地、各高校开展巡回禁毒宣传活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防毒、拒毒意识。三是拓展宣讲阵地,结合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员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扩展禁毒志愿宣讲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谢谢。

  福建98.7都市生活广播记者:

  今年福建省将组织开展“心手相联 无毒守护”巾帼禁毒志愿服务活动,能否介绍一下这项活动将如何进行?

  赖前斌:

  感谢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这项活动是我们与省禁毒办联合开展,主要围绕“五个一”进行。即组织一场禁毒公益活动。利用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之家等场所,开展一场禁毒知识公益宣传集市活动,通过发放禁毒知识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和心理咨询、文体表演等形式,将禁毒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基地。组织妇女儿童和家庭成员到各地的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宣教室等参观学习,举办小小禁毒讲解员、家长禁毒讲解员等家庭宣讲人员培训,开展家庭联动禁毒交流、禁毒主题游学等活动,提升家庭成员参与禁毒宣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举办一场禁毒知识讲座。开设家庭禁毒教育公益讲堂,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发出“致妇女姐妹一封信”“无毒家庭承诺书”,引导留守妇女儿童、外出务工妇女、老年人等群体,加强自我防范,共同抵御涉毒风险。观看一场禁毒文艺演出。组织妇女儿童和家庭成员观看一部禁毒题材的优秀影视剧、微视频、动漫作品以及富有本地特色的原创禁毒话剧、情景剧、戏剧及非遗文艺节目等,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禁毒教育。开展一次帮扶救助行动。走访失学辍学青少年、社会闲散人员、社区矫正和社区康复人员等易涉毒高危人群家庭,开展禁毒宣传和帮教,主动开展针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早期禁毒预防,以“多助一”“一助一”等形式,帮助村居戒毒人员做好回归社会的心理建设和就业技能准备。

  “心手相联 无毒守护”巾帼禁毒志愿服务活动也是今年全省妇联开展的“巾帼普法八闽行”“巾帼暖人心”行动的重要内容。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营造“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的禁毒宣传氛围。谢谢。

  福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不断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控目录,特别是今年5月7日,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公布将右美沙芬、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等纳入管控,福建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强化这方面工作?

  张文春:

  谢谢记者的提问。近期新列管的品种,如右美沙芬、含曲马多复方制剂、复方地芬诺酯片等,上述品种未列管前,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药监部门重点监测、监管的品种。药监部门以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量较大的地区为重点区域,以销售情况异常的企业为重点对象,将滥用、流失问题突出的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作为重点品种,全面检查生产经营企业生产、购销环节的管理情况,防止非法流失和滥用。

  福建法治报记者: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开展了“无毒乡村”守护行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该项行动的主要做法以及工作成效?

  陈文荣: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福建省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2021年6月组织实施“无毒乡村”守护行动,分三年、按批次统筹推进“无毒乡村”守护行动,组织全省各县(市、区)及138个乡镇街道、276个村居作为重点单位积极参与,健全完善乡镇街道禁毒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毒品治理纳入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以及村规民约等范畴,加强乡村两级禁毒专干队伍建设,培育一批组织领导有力、基础全面夯实、特色亮点突出、治理成效明显的基层毒品治理样板,坚决遏制农村毒品问题渗透蔓延。

  今年6月份全民宣传月期间,省禁毒办将会同省电视台专题展播“无毒乡村”守护行动首批联系点的创新实践、经验做法、特色亮点,欢迎大家届时收看。下一步,福建省将持续巩固深化“无毒乡村”守护行动成果,全面推进农村毒品问题治理,精心培育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毒品治理模式,以点带面推动禁毒工作综合治理,确保福建省毒情形势持续向好,全面服务推进乡村振兴。谢谢。

  傅毅梅:

  谢谢陈文荣先生。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解答。记者朋友们如果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现场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再进行深入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标签:禁毒
稿源: 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