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千万粉丝媒体人胡锡进对泉州感觉特别好:“假如我住得近一定经常来”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22-02-28 11:45
  

  “这个古城好美丽,这条小街好温馨,这款小吃好馋人……老胡做梦去了个地方。”昨日,《环球时报》前总编辑、拥有数千万粉丝的著名媒体人胡锡进在微博发布了一段泉州西街小视频,浓郁的人文气息得到众多网友点赞。第一次来泉州的他探访西街、中山路、开元寺,品香茗、吃美食、逛古城。他说,泉州是一座充满烟火气、人情味、市井范的城市。

胡锡进在泉州开元寺参观 (潘登 摄)

泉州晚报社记者陪同胡锡进夜游泉州古城 (潘登 摄)

  这是“活着”的城市 生活街区可以触摸历史

  “在西街去了几家小餐馆、沿街店铺,发现既有我这样的游客,更多的是就在古城生活的居民。我感觉不是处在一个景区,而是真正贴近当地的历史生活街区,这种舒服、亲切的体验特别好。”胡锡进说,人也是历史的载体,一代一代人在这里生活,构成了古城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历史到今天,泉州古城里还有很多居民在生活,这里既有阳春白雪的艺术茶馆,也有下里巴人的满足生活需求的杂货店,让人感受到了传神的城市气质。“我们要保护真正的市井格局,保留烟火气至关重要,这样会让人感觉历史文化名城既存在于历史中,又生动活在日常生活里。”

  去年,泉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走访过全世界很多国家的胡锡进,也谈起令他印象深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位于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古城让我记忆很深,市政厅依然在古城里,居民安逸地生活。围着古城的城墙走,一路上看到正在晾衣服的居民,孩子们快乐地踢球,生活与历史达到自然融合。”胡锡进说,泉州可以借鉴杜布罗夫尼克古城的保护方式,行走其中能真实地触摸到历史,感觉在与历史对话交流,而不是躺在展览馆里冰冷的陈列。

  “活着的城市,有城、也要有市。人文环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保留原生态的市集、市井格局,不破坏居民的原真生活状态,持续的烟火气,这让泉州城市呈现出‘鲜活’的一面。”胡锡进说。

  这是“底子”富的地方 有实力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经济发达活跃、人文环境好、气候宜人,这是胡锡进对泉州的印象。“泉州城市发展的‘底子’相当丰厚,对年轻人也很有吸引力。这是一座可以慢下来生活的城市,可惜北京离泉州有点远,假如我住得近一定会经常来。”

  “一眼看上去就是殷实的地方。”初到泉州,胡锡进直呼泉州是个有实力的城市,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泉州人生活的富足和舒心。此前,他已经知道很多知名品牌都来自泉州,例如安踏、七匹狼、恒安等。他还知道泉州人爱拼敢赢,民营经济发达,充满活力,经济实力在福建省名列前茅。国家不断发展,在发展中改善民生造福于民,也希望能藏富于民,而“泉州就是中国藏富于民的典型”。

  因为“底子”优越,泉州的城市发展应该站在更高、更远处考虑。“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审美和需求越来越高,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也不断提升。以泉州古城修缮提升来说,更应该平衡好保留古老风貌肌理与现代化功能提升之间的关系,以绣花功夫更精细去保护提升,保存和延续文化韵味,泉州有实力把这座千年古城传承和保护好。”他说。

  这里充满文化自信 走向世界需要“接续奋斗”

  胡锡进的采访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甚至曾作为战地记者亲临战场,发表过大量有影响力的文章。对于城市形象的国际化传播,他认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需要潜移默化、久久为功,在大事件、名人效应中不断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互联网时代用好多元化的传播工具,用国际语言进行表达和传播。

  要把泉州推向世界,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自己”、练好内功。抓好城市建设、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加强与世界接轨、贸易往来、华侨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实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我能看出泉州的名气、名声都藏在每一个泉州人心中”,说到泉州,每一个泉州人都如数家珍,为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并为之努力、接续奋斗。从官方到民间都有了广泛的认知和意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城市推介,城市形象的国际化传播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记者 殷斯麒)

标签:胡锡进|泉州古城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