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青春是最美的 小记者《九零后》观后感比赛获奖名单出炉
晋江新闻网8月30日讯 近日,经过评审组的精心甄选,小记者暑期电影文化节之《九零后》观后感比赛获奖名单正式出炉,李想(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郭松源(晋江梅岭希信中心小学)、蔡鸿鑫(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陈芷欣(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苏俊轩(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等五名小记者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丰富晋江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同时通过开展亲子观影和撰写影评等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入非凡的“信念感”,激起他们对理想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向往,世晋青联合晋江团市委、晋江经济报社,组织发起本次小记者暑期电影文化节活动。主办方在晋江青阳、安海、东石、金井四处影院开设18个观影专场,吸引了来自晋江10个街镇超过30所小学的3242名小记者亲子到场观看纪录电影《九零后》。这也是在今年暑假举办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小记者活动。
观影之后,小记者们纷纷将观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撰写成稿件进行投稿,主办方组织专业评审对小记者来稿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奖者都有谁吧!
记者 张之杰
获奖作品选登
点亮青春
李想(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
苦难的岁月不能掩盖青春的亮丽。心头有火,眼中有光,足以将梦想的天空点亮。
——题记
烽火硝烟下,从华北到西南,3500公里的距离,是独属于抗战岁月下中国知识分子的长征。这群满怀救国图强之心的年轻人联合起来,向大后方挺进,在祖国西南开辟对抗侵略者的文化战场。
轻轻地摩挲着这段满目疮痍的岁月,震撼充溢着我的内心。我感动于在残破不堪的环境下,前辈们乐观的心态、努力的身影;感动于前辈们在战火硝烟中,以星火之志奋起反抗;感动于在民族危亡之际,前辈们血洒长空、以身许国;感动于在百废待兴之时,前辈们筚路蓝缕创造“两弹一星”的神话……时光无言,但杨苡、王希季、杨振宁、邓稼先等前辈们的声音却透过时光和银幕,汇聚千丝万缕的炽热,直抵我们的内心。
前辈们吹散历史里厚厚的尘埃,用赤诚的家国情怀照亮我们。时光荏苒,如今祖国飞速发展,生活条件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华儿女始终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在刚刚结束的奥运赛场,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完美地诠释了奥运精神;千年一遇的郑州暴雨让人心痛,但一位位逆行者挺身而上,驰援郑州;疫情当头,一位位白衣天使责无旁贷,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尽管身处各行各业,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和前辈们一样,有着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苦难的岁月丝毫不影响青春的亮丽,西南联大的所有年轮都会光辉灿烂。于我而言,应倍加珍惜眼前的读书机会,向前方大步迈进……
指导老师:王世忠
在绝境中救国
郭松源(晋江梅岭希信中心小学)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抗日战争中,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西南联大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学校。
整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坚持。从字面上来解释,并无困难,无非就是坚强、坚韧的意思,可对于“九零后”的那一代人,坚持另有一番意义。
对于许渊冲而言,坚持就是在小小的计算机上一个一个字地翻译。这不仅需要极强的语言能力,也需要一颗不可磨灭的耐心,而这颗耐心也就是他坚持的象征。若不是这样的坚持,还能有这一部部伟大的作品让人品读吗?
对于邓稼先而言,坚持便是对国家的责任。坚持研究核弹可不是件容易事,要知道美国也用了8年,可咱们却只花了2年,差别在哪儿?就在心态上。我们要自立更生,不断增强祖国国防力量的念头强于一切,自然也就快了。
对我而言,坚持也许并不难,可我们这代人日子过得太安逸了,对于坚持根本没什么概念。可当我刚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却深深对这批“九零后”感到敬佩。也许我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叠被子、自觉完成作业,再到洗碗、拖地板,以后长大了,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当然,不能只说空话,付诸行动才是关键。这不,平时从不自己叠被子的我,已经开始自己叠被子了。
对这些“九零后”的老一辈而言,西南联大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而对咱们“零零后”而言,它可不仅仅是一段回忆,而是让我们可以终身受用的那种努力学习知识、时刻准备报效祖国的精神。对,一种“九零后”的精神。
指导老师:郑建贞
永不褪色的“少年心性”
蔡鸿鑫(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
心中有“火”,眼中有“光”,这群“九零后”,将那永不褪色的“少年心性”永远地镌刻在历史深处。
——题记
这部电影,星光璀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杨苡等名字如雷贯耳、世人皆知。这段历史,奔流不息,散发着浓厚的红色气息,令吾等后辈仰望。相遇《九零后》,与这群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的“九零后”邂逅,我似乎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何为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何为?曾经仅在一书之中稍稍了解,而今《九零后》将这段历史勾勒得真实可感。我以为,与其说这部电影在记叙一段历史,不如说它清晰地还原一场真实存在过的梦。这梦,艰苦且残酷,浪漫又恣意。
在山河破碎之时,西南联大应运而生,虽仅存不足九年的时光,但其成就与光辉,已经逾越时代和疆域的界限,它保存了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静静地走进这段历史,有感于在躲避日军空袭时,邓稼先和杨振宁还能在防空洞里背《吊古战场文》;反思于前辈们在烽火岁月中求学问道,“泡在”陈寅洛、金岳霖、吴大猷的课堂上;骄傲于前辈们历经岁月沉淀,让时光开出一朵朵花儿来……
“中兴业,须人杰。我就是想做一个人杰。”99岁的王希季说道。“九零后”的他们或许行动迟缓、发须花白,但仍将那份朝气蓬勃的青春保留至今。我,想到了自己。不想做作业,讨厌读书……愈往高年级,我内心的这种念头愈加强烈,以至于成绩直线下降。尽管老师和父母及早发现苗头,但他们的苦苦教诲并未真正换来我的转变。但现在这群“九零后”却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守候初心和梦想,勤奋学习、勇担使命,在最苦的时代奋力书写亮丽的青春……
那段时光,终将记入史册。而我,即将六年级,但对未来的时光充满信心,因为这群“九零后”,因为那“少年心性”,因为自己……
指导老师:王世忠
刚毅坚卓的时代
陈芷欣(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
纪录电影《九零后》由16位90岁以上的“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向观众亲口讲述有关西南联大的故事。他们通过电影屏幕与当今的“90后”“00后”在新时代隔空“对话”,把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年轻人,实现青春热血与理想价值的时代传承。
杨振宁说,当年的高中读得辛苦,没想到大学更苦,每个人的桌椅连在一起,桌子和椅子差不多高,睡的床上全是虱子,每晚都睡不着。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坚强面对,那练就的毅力与斗志也为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那么反观我们,习惯了娇生惯养的人哪有什么成功可言?应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苦难中习得真知,习得品质,习得精神。
近几年来,不少年轻人从“佛”到“丧”,从“卷”到“躺”,一直慢慢下沉。诚然,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社会越来越安定,没有经历多事之秋、家国沦丧的境况,确实无法真正体会在山河破碎风飘絮时的万般苦楚。但幸运的是,依然有许多年轻人,在爱国之心的激励下,在无数个夜里挑灯奋斗,他们因肩负的使命感、责任感,与“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而坚定奋斗,奉献了自己,成就了国家。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话:西南联大不是尘封历史,而是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在艰难的时代,它筑起了文化的堡垒。如今的我们,也要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青年要接好前辈的火炬,将红色基因发扬光大。
指导老师:颜冬云
青年
苏俊轩(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这是电影《九零后》中,年轻的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西南联大旁的树下反复吟诵的诗句,走出影院后仍在我耳边回荡。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正当时,无数华夏男儿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也是在此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合并——成立了大名鼎鼎的西南联合大学。一批优秀的青年一路往南,跋山涉水、历经艰难,硬是走到了这承载着无数希望的学府。
兴中业,须人杰!邓稼先,两弹元勋。他是西南联大学生,也是大名鼎鼎的核武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世纪60年代,他隐姓埋名,默默地为祖国付出,让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他一生效忠祖国,他研制核弹的酬劳仅仅只有20块钱,他一生无悔,甘愿将自己一生奉献给祖国。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他一生所获的荣誉数都数不过来。他和李政道一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许渊冲、巫宁坤、杨苡……这些著名的翻译家将中华文化带向世界。还有好多好多当年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成就了今天的盛世繁华。看完电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正是有这些志士仁人的付出,如今的中国才有此般欣欣向荣的姿态。曾经的中国,一穷二白,交通不便。如今,中国高铁事业、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不久前,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磁悬浮交通系统青岛下线,填补高铁飞机之间的速度空白;上个月,中国人第一次走进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自主研发的火星车在火星着陆……此外,我们拥有自己的大飞机、自己的卫星系统、自己的导航系统……如今的我们,生活美满、丰衣足食,我们要感谢“九零后”的奉献,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时代的“90后”“00后”也日益成长起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河南暴雨,“90后”消防员在一线抗洪抢险、挽救生命;奥运赛场上,“00后”中国选手杨倩,夺得女子10米气步枪冠军,斩获东京奥运首金……此时此刻,正有无数“90后”“00后”的青年们,或坐在实验室里,或在操作台旁,或在各自的战场努力拼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而我们这些“10后”也要行动起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努力学习、强健体魄,未来才可报效祖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们也要做新时代的人中豪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指导老师:黄双鹏
- 小记者参与“一瓶水街镇行”慰问活动为高温劳动者点赞2021/08/23
- 小记者优秀习作选登2021/08/23
- 小记者优秀习作选登2021/08/24
- 开学第一课 我们这样学 牵手本土作家 本报小记者研学红色内坑2021/08/29
- 同摘龙眼 共享甘甜 小记者收获别样开学礼2021/08/3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