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小记者习作选登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8-25 18:11
  

  少年风采

  谢羽菲(晋江市东石廷都中心小学五年级)

  坐在窗前,翻阅着《向上吧,少年》,一股清新的书香味带着我遐思万千……闭上眼睛,用一颗清澈的心去聆听书中少年的声音,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似小鸟明亮歌唱的快乐之音,也有如雄鹰展翅的拼搏之声。

  我眼前仿佛走来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雷志勇,他笑容灿烂,不管是在老师面前,还是在同学面前,抑或是在困难面前,他总是笑得像阳光。家境贫困的他,每日带着妹妹走15里的山路去上学,崎岖的小路留下了他求学的脚印,也记录了他的成长与收获。看,他从窑洞里走出来了,双手黑乎乎的,额头上的汗水不住淌着,但他的笑容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种光芒。我被感动了,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他的笑容里传达着一种好学、上进、坚强和乐观,这是多么值得歌颂的少年风采!而这样的风采不就在我身边随处可见吗?

  听,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宛如一支交响乐,或铿锵有力,沉稳整齐;或高亢激昂,抑扬顿挫;看,同学们正在记背枯燥无味的英语单词,演算着一道道数学难题……瞧,考场上,同学们正埋着头,奋笔疾书着,笔尖儿划过卷面沙沙作响着。我们都在努力拼搏着!这,不正是我们——少年的风采!

  看,运动员的飒爽英姿:篮球场上队员们有条不紊地传着球,我们班的种子选手跃起投篮,漂亮,进球了,掌声如潮水一般;瞧,跑道前的选手们个个脸上从容冷静,开跑后,如脚下生风,一路无惧,加油打气声此起彼伏,充满活力。这,不正是我们——少年的风采!

  少年风采,是拼搏,是自信,是活力,亦是在学习生活中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你,我,千万个你我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少年的风采!

  指导老师_张燕治

  爱心微传递 

  谢锴伦(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三年7班)

  在我家附近,有这样一间小小的店铺——爱心格子铺。我曾无数次路过,看着上面红色滚动的每月帮助对象,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用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没想到,梦想成真了!

  那天,当我来到小如家时,斑驳的墙壁、老旧的家具映入眼帘,地上的红色地砖已经失去了光泽,有的甚至四下裂开,老木门老木窗静静地立在那,而我,也静静地伫立在一旁……这时,妈妈示意我将从家里带来的书送给小如,我才缓过神来双手递上。小如姐姐接过去说了声:“谢谢!”我听过很多次的“谢谢”,但这次听了心里暖暖的却又有点淡淡的忧伤。

  我们又来到小焕家,小焕的爸爸一手一个红色塑料凳支撑着身体向我们走来,小焕也在一旁。听说这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孩,学习成绩优秀,爱好运动,喜欢篮球,而且已经掌握了各种“技能”:买菜、做饭、收拾家务,一瞬间我对他刮目相看。聊天的过程中,小焕的爸爸时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好似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将装有自己“爱心”的薄薄信封递给小焕,说:“祝你学业有成!”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够快快学业有成,拥有更多的能量,帮助更多更多的人!

  今天,我又经过了爱心格子铺,不一样的是多了一份亲切,像是一位老朋友。我仿佛看到了一点点的微光在闪烁着,我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努力,让这爱的微光越来越亮,照亮更多的地方,照亮更多的人……

  爷爷变形记

  蔡欣彤(晋江市安海养正中心小学五年6班)

  我的爷爷70岁了,身子骨硬朗,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揽着干。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老古董”,不喜欢接受新事物。

  有一次,爷爷上街买菜把钱弄丢,懊恼极了。爸爸顺势要教爷爷使用微信支付,说这样就不用担心丢钱了。没想到,爷爷竟不假思索一口回绝:“我一大把年纪,不学这新玩意儿。下回我把钱放好,丢不了!”爷爷还真是“长虫钻到鸟铳里——拐不过弯来”,任凭我们怎么动员,就是不学,真拿他没辙。

  这天,我却意外地看到那温馨的一幕。夜幕降临,爷爷拿着手机,来到客厅,让爸爸妈妈教他使用微信付款、转账、转红包。奶奶在一旁打趣:“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爷爷笑呵呵地说:“活到老学到老嘛!”

  “爷爷变了,爷爷变了,能接受新事物啦!”我和弟弟在一旁欢呼着。爸爸手把手教爷爷使用微信支付,妈妈在一旁把步骤记在本子上。爷爷熟悉后,爸爸在爷爷手机绑定他的一张银行卡,让爷爷设置一个支付密码。

  实践活动开始,他们三人互相转账、转红包。只看见爷爷眼睛紧盯着手机,右手刚伸出触摸一下屏幕又缩回,眉头一皱,拿起妈妈刚才写下的笔记读了两遍后,壮起胆子慢慢地操作着,终于成功啦!爸爸笑着说:“您现在大胆好好练习扫码付款,今晚就算付错款都在自家人身上。”于是爷爷放心了,一会儿扫爸爸的收款码,一会儿扫妈妈的收款码,玩得不亦乐乎!

  “老古董”爷爷主动要求学习微信支付,这可真新鲜!原来是去市场买菜时,有时需要找比较零散的钱,店主刚好无零钱,就让爷爷扫码支付。爷爷不会,店家只好停下手中的活,想办法找零,这让善良的爷爷有些过意不去,这才下定决心要学。

  爷爷学会微信支付后,又开始学上网、学视频聊天,脸上的笑容多了,人也显得更有精气神了。

  指导老师_周梅芳

  希望之树——读《雪柿子》有感

  苏俊轩(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三年6班)

  当我翻开曹文轩《树鱼》这本书,一个个笑中带泪的故事跃然纸上,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的《雪柿子》。

  这是一个以大饥荒为背景的故事。整个夏季和秋季,天空没有掉下一滴雨,所有的庄稼都枯死了。冬季来临,这百十号人的小山村,家家户户,米桶、米缸都空了——一丝不剩、干干净净的空。

  主人公树鱼是个孩子,在他看来,从松果里抠出的两颗笔头儿大的松子,是这个世界上最金贵的东西,可以让他慢慢享用半天,更何况是他在山坳里发现的那挂了一树柿子的柿子树,让他觉得跌入了梦境,他拥有了一树晶莹、玉石一般的柿子!但当“死对头”丘石儿饿晕后,他还是选择将秘密分享给村里的孩子。最令我感动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承诺,一起守护这棵“希望之树”。不管多么饥饿,哪怕饿到去乞讨,都没有违背“不能私自偷摘”的承诺,饿了就看看树上的柿子,靠着这唯一的希望度过了那个漫长的冬天。

  这篇故事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童真、善良与无私,他们都拥有晶莹、玉石一般的心灵。这篇故事还让我知道了一个我所不知道的苦难连连的年代。再看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贫穷、落后、人民吃不饱饭的年代。今天,人们的物质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不愁吃穿,生活美好。

  到底是谁让中国在70年间农业水平飞速进步?说到这,全国人民必须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研发的杂交水稻养活了14亿中华儿女。如今,90岁耄耋之年的袁老仍在做着造福人类的研究,他不断改良技术,将杂交水稻推向世界。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70年前,柿子树是希望之树,靠着它,孩子们熬过了漫长的饥饿的冬天。70年后的今天,袁老种下了希望之树,如今,这棵树正日益枝繁叶茂……

  指导老师_黄双鹏

标签:小记者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