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福建落实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综述

www.ijjnews.com   福建日报-新福建APP  2020-08-20 09:12
  

  19日,在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长乐区税务局办税大厅,工作人员在辅导企业人员办理减税降费业务。今年以来,我省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持续加大,为企业减负成效显著。宋为伟 摄

  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保驾护航 

  我省落实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综述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省财政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更加有为有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财政收入下行态势进一步得到遏制。7月,全省财政收入降幅连续三个月小幅收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两个月保持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由负转正,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实现今年以来第一次同步正增长。

  ——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持续加大。今年的减税降费是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情况下实施的,特别是在前期大规模持续降低增值税税率等一系列措施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实施了包括疫情防控税费减免、降低企业社保费负担、免征困难行业税费、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进度等四方面16项政策,其中减降规模较大的是实行企业社保费阶段性“一降三免”措施,即降低医疗保险费率,免征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并对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延长至年底。上半年,全省减税降费总额达到345.92亿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在经济下行困难情况下的负担。

  ——稳投资促发展措施务实有效。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稳投资促发展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技改基金投资推广、中小企业纾困资金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池运用等,有效拉动投资,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在今年中央共下达的1594亿元债券额度中,我省分别早在1月、2月和5月就发行1173亿元,最新一批也将于近期发行到位。这些资金集中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及脱贫攻坚等领域。同时,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范,不因应对疫情就不重视风险,不因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全面落实“借用管还”全链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确保财力真正下沉到基层。坚持把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作为今年财政工作的硬任务,省财政厅着力通过加大财力支持、资金直达基层、提高留用比例、加强库款监测、强化监督问责等举措,增强基层“三保”能力。一方面,省级财政持续加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补助、均衡性转移支付等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下达市县各类补助资金1434亿元,同比增长19.7%。另一方面,既当好“过路财神”又不做“甩手掌柜”,今年中央下达我省的包括抗疫特别国债在内的309.85亿元直达资金,除按规定应予预留的少数外,均通过直达通道落实到基层。

  ——民生支出占比保持七成以上。在财政极度“紧平衡”的情况下,我省持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做好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和退休人员的重点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7月,全省财政民生支出达到2096.38亿元,占比75.6%,其中公共卫生、扶贫、社保就业支出增长分别为66%、31%、5.6%。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20年度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到7月底省级资金已下达156.8亿元,完成年初投入计划的106.7%,所有项目中已全部完成省级资金下达任务的有18项。

  ——政府过紧日子措施落地见效。在出台有关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相关通知要求后,我省各级各部门严把支出关口,细化节支措施,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一般性支出被进一步压减,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差旅费支出均比上年压减50%以上,并落实“非危不修”原则,一律暂缓批复办公业务用房大中型维修改造。1—7月,全省一般性支出同比下降14.2%。同时,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记者 王永珍)

标签:财政
稿源: 福建日报-新福建APP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