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艺术走进福大晋江校区
晋江新闻网11月23日讯 为更好地传承、创新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学生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中华文化,昨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启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非遗剪纸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在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启动,在学校图书馆展出的剪纸艺术作品更是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追捧。
据了解,我国的剪纸艺术遗产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启动仪式上,随着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亮相,本次活动正式开启。巧手工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洛錡现场向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捐赠了剪纸画《富春山居图》,并做题为《非遗传心》的主题分享,希望让非遗艺术活起来、用得上、走出去。
“很震撼,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民间艺术,而且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今天看到的剪纸又有别于传统,从绘图到剪刻,再染色,最后装裱,工序复杂精妙,让人不得不赞叹艺术家们的手艺。”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现场摆放的各种各样的剪纸艺术作品,福州大学海洋学院学生张燕把作品拍了个遍,她说,现场最喜欢的就是费时1年,长达16米的作品《七十周年庆》,上面细致描绘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通过此次活动,她也对这项传统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了“指尖艺术”的奇妙,有机会希望能够体验这项传统艺术创作的乐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不曾中断,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骨气。”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敬前表示,非遗剪纸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用敏锐的思维、真挚的情感、灵巧的双手,创作出的一幅幅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能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据悉,本次所展的作品共计百余套,均为传统剪纸艺术经过创新发展的产物,即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的钻研新技法(多层叠加剪纸)与植物染料韵染相结合而成,其中,《十美图》为故宫藏品,还有历经7年完成的长9.9米《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展览将持续到12月21日。
记者_蔡培仁 文图
- 考察团深入村居一线 晋江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值得推广2019/11/22
- 2019晋江文旅国际马拉松赛12月8日开跑 报名人数突破14000人2019/11/22
- 晋江市医院“心梗救治日”义诊活动走进罗山街道苏内社区2019/11/22
- 全新升级!2019晋江文旅国际马拉松来了!参赛服、完赛牌出炉!2019/11/22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