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资兴教 点亮“心灯”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的侨捐总额已超40亿元。2010年以来,晋江的年侨捐金额连续多年超1亿元,其中近半流向教育领域。侨捐教育就像“一盏灯” ,照亮了晋江学子的求学路——
侨资兴教 点亮“心灯
免费入学,至今仍是晋江永和镇玉溪村老一辈村民口中的美谈。那是1967年,一碗牛肉羹只有几分钱的年代,一块钱的学费难倒了许多家庭。为了让更多孩子可以接受教育,旅菲侨亲王华钗宣布为玉溪村孩子们的学费“买单”,而这项善举,一推行就是3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作为著名侨乡,晋江的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不仅成为投资兴业的先驱,同时还热衷捐资支持家乡公益教育事业,重视文化传承。类似王华钗这样的侨捐教育故事,在晋江持续不断地上演:远到独资兴建晋江二小的侨领陈永栽、捐建季延中学的郭文梯,近到为养正中学捐赠1亿元的已故乡贤陈永建,几乎每所学校背后,都有着一群无私奉献的侨亲乡贤。
拳拳之心
办学助学全村受益
50多年前,王华钗兴办了一所镇级小学——玉溪学校;50多年后,这所学校升级为永和第一所市直实验小学。今年5月,晋江市玉溪实验小学项目启动建设,王华钗家族、王国阔家族、王国益家族等共捐赠3365万元,学校面积扩大10倍,永和8个村的学子将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1924年,少年王华钗随祖父到菲律宾谋生创业,成年后事业有成,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就持续资助贫困乡亲、修路建桥、创办医疗保健站,对教育事业更是倾情奉献。1962年,他捐资5万元兴建玉溪农业中学;1979年,又捐资兴建玉溪学校(石结构房屋);1991年,独资建设玉溪学校华钗纪念楼,大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常年身居海外的王华钗,为家乡奉献许多,但直至1987年去世,他仅在1930年回村过一次。2013年,王华钗的妻子和儿子带领家族第一次踏上故土。“父亲已离开30年了,但他所做的一切让我感到自豪,我们愿意追随父亲的脚步,继续为玉溪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王华钗的儿子王国庆动情地说。自2012年起,王华钗家族继续发扬重教助学的精神,每年捐资20万元,作为玉溪小学奖教奖学金;甚至连毕业的玉溪校友都涵盖在内,至今已有6名硕士、3名博士获得奖学金。
在王华钗的影响下,他的族亲王国阔家族、王国益家族也对家乡教育贡献不小。王国阔是王华钗的侄子。20年来,王国阔先生多次慷慨解囊捐助学校发展,每逢回乡,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看看孩子们;而王国益父亲和王华钗是堂兄弟,在外玉溪侨亲与故乡的联系,大多靠的是王国益家族的牵线搭桥。
“侨亲的奉献,让玉溪村人享受到了太多的福利。”玉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礼海说,除了免费上学外,他们还是全市最早享受电力照明的村落,拥有全市最早的农村保健站。“一个人影响一家人,一家人影响一村人,正能量的传递,最终才能改变乡村的面貌。”玉溪学校校长陈昌资如是道。
赤子之心
侨捐学校相继开办
位于龙湖镇的晋江南侨中学现在的西门叫修国门,南门叫雨水门,捐建者是旅菲侨亲施修国家族。教学楼、宿舍……校园内随处可见以这个家族名字为开头的牌匾。南侨中学校园里有36栋建筑,由华侨捐建而成,并以华侨名字或家族命名。“校门的变迁史,就是学校的发展史、华侨的贡献史,是侨亲校友回馈母校的缩影。”南侨中学老校长刘清裕说。
施修国的儿子施雨霜已经80多岁了,老人家对学校的用心让刘清裕十分感动。“他凡事亲力亲为,做事非常细致。之前,他每年都回来两三趟,亲自到后勤处检查水龙头,在食堂试试菜好不好。”刘清裕回忆道,除了对学校硬件热心外,施雨霜更是注重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为了开拓学校师生的眼界,2000年,施雨霜促成南侨与菲律宾侨中学院结成姊妹校,使南侨中学成为晋江第一个引进英语外教的学校,并定期派老师赴菲开展华文教育。两校的交流持续至今,上个月,还共同开展篮球比赛。
龙湖被誉为侨乡中的侨镇,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侨捐数额一直位列全市第一。而另一个侨镇东石,也有着相似的故事。
“侨亲的侨、心声的声,这本身就蕴含着侨与校的因果关系。”侨声中学党支部书记蔡安源这样解读校名。1954年,源于马来西亚太平仁和公所的侨亲筹资,一所中学在古榕村拔地而起,圆了东石人的中学梦。60余载时光过去,如今这所中学已发展为省一级达标高中。“可以说没有侨亲的热心付出,就没有今天的侨声。”
在侨声中学的校园里,处处都是侨亲、校友、社会乡贤回馈母校的印迹:书藏楼、怀情楼、书镇体育馆、菲华楼……大到一栋楼房、一间课室,小到一棵榕树、一台仪器,都镌刻着侨亲的名牌,仅教育发展基金会,就多达20个。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旅马老华侨蔡长满,是当年筹资建校的华侨之一,去世前,他交代子女要继承遗志,哪怕子女们并非校友。2016年,蔡长满的儿子、年过古稀的蔡崇来与家人回校,承诺捐给学校20万元人民币。之后,镇里、学校的主要领导相继调整,知情人已不在任,但蔡崇来一直将承诺放在心上。“你们忘记了不要紧,我记得。”蔡崇来只用一句简单的话道出对父辈桑梓情深的传承。
从开始的一批人到后来的一群人,几十载春华秋实,是华侨们的持续奉献,助力学校逐步发展,桃李遍天下。
心心相亲 代代人传承
今年年初,央视来晋江拍摄《记住乡愁》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五店市的涴然别墅。70多岁的旅港乡贤苏千墅在房前与儿子苏亿禄回忆往昔。“涴然别墅得名于你爷爷苏孙江的别号,当时他们在院子里种了很多植物,还有一株七里香,可珍贵了。”
树人如树木,长辈也像养育花木一样栽培孩子。父母一生爱国,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1959年,华侨中学建校时,因校舍不足,家里主动腾出别墅,作为校方的课室……年少的苏千墅,并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决定,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却深深影响着他。事业有成后,在香港和晋江两地,他捐资兴校,继续完成父母的心愿。“我第一次捐1000万出来就是给晋江华侨职业中专。”
“父辈的教育我们要传承,现在是时候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代了,只有在他们心中播下种子,将来有什么事才能想到家乡。”苏千墅语重心长,道出了心中的期盼。这种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有着无声的牵引,对于年轻的苏亿禄来说,乡愁虽抽象,但仍是某种特殊的存在,“站在这宅子里,就想到这是我们的根。父亲的教诲,我会一直记住。”
传承,从老一代到新一代。正如央视栏目编导赵奕琳说的,乡愁凝聚在古厝的砖石之间,对于回到这里的华侨乡贤后代而言,是一种精神感召,指引他们回到家乡、投身家乡建设。多年来,晋江通过与海外社团合作举办“寻根之旅”夏冬令营,近三年来,就有近3000名华裔青少年回到祖辈生活过的“摇篮血迹”,感悟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缘。
不止是二代、三代,晋江在外乡贤的精神感召也在本地的学子中共鸣。在80后、90后 的南侨学子脑海中,陈祖昌、施能狮这两位乡贤的名字都特别熟悉。且不说他们为学校捐赠的建筑,光是奖助学金就让许多学生印象深刻。
陈祖昌奖助学金设立于2007年,至今已有近 200人受惠,给贫困学子带去了很多鼓励。在朗诵课上,南侨中学的同学们朗声吟出诗词《客中重阳》,这是陈祖昌父亲陈明玉先生诗集中的代表作,已成为学子们诗词吟唱课的重头戏,伴着南音曲调,演绎出游子的拳拳真情。
施能狮奖教奖学金则覆盖南侨中学、衙口中心小学、衙口中心幼儿园,至今已持续发放近20年,“大家多少贡献点力量,积少成多,才会让更多人受益。”施能狮这句朴实的话,印在了学子们心中。
“我们将校园建筑群所蕴含的侨乡特色,每栋楼背后的华侨乡贤故事都编写入册。”南侨中学副校长施文书递给记者一份刚印刷不久的校本读物《以楼说侨》。这本书将成为南侨新生的入门课,纸页的厚重将感召着翻阅者,让奉献精神在一届届学子中传递。
教育,是用一盏心灯,点亮另一盏心灯。华侨的奉献精神就是这盏盏灯,微光汇聚,星火燎原。
(记者_陈维曦 常励煊)
- 三个紫帽人的“幸福日志”2019/07/08
- 小平台大空间 小体量大潜能2019/07/05
- “行走的超声机器人”蔡名利: 从医18载 多项技术填补晋江超声医学领域空白2019/07/04
- 全链条监管 买得舒心吃得放心2019/07/0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