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验”引领下的农村创业创新之路
推进“5515”工程 激发“双创”活力
“晋江经验”起源于农村、发端于农村,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自发演变和发展,成就了较强的晋江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而大批“洗脚上岸”的农民,更是成为推动晋江改革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晋江最为宝贵的财富资源——企业家。
17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持续加强“三农”工作,深化“三农”体制改革,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全市农业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配套更加完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乡村广阔天地,是创业创新的一片热土。近年来,晋江通过开展“5515”工程全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优化农村“双创”环境,提升农村“双创”水平,为晋江改革发展大局、为丰富“晋江经验”做出积极贡献。去年以来,晋江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经验两度亮相全国。去年4月,晋江市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双创典型示范县;今年5月23日—25日,全国推进农村创业创新现场交流会暨经验推介活动在晋江举行。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五色”产业提质扩面
“农村的首要功能就是生产。”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启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要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就得有产业的支撑。近年来,晋江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双创”根本目的,积极扶持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引导有志于创业者投身其中。
晋江从事胡萝卜种植的经营主体达350家
红色产业
胡萝卜种植
近年来,晋江农业产业被植入新的发展要素,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福建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也是全国冬种胡萝卜面积最大的县区之一。
晋江原胡萝卜种植以本地品种为主,品相差、产量低,不成规模。2002年起引进日本“坂田七寸”品种,开始时试验示范面积仅300亩,到2008年,推广种植面积达7500亩,经过多年扩张,到2018年全市胡萝卜种植面积达6万亩,产量24万吨,年产值达6.6亿元,从事胡萝卜种植的各类经营主体达350家,其中具备胡萝卜初加工能力的企业12家。
目前,“晋江胡萝卜”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正着手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衙口花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传承
黄色产业
衙口花生
说到晋江的特产,“衙口花生”不得不提。“衙口花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传承,是光绪年间衙口一名以卖花生度日的村民通过悉心研究煮晒花生技艺而加工出来的,其味道独特,主要原料为中琉球花生,适宜在晋江市种植。
经过多年发展,晋江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年产“衙口花生”8000吨左右,年产值约4亿元,现有“衙口花生”加工企业近百家,其中龙头企业2家,产品畅销省内外及东南亚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衙口花生”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牌价值。
紫色产业
晋江紫菜
晋江是我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坛紫菜加工生产基地。作为福建省十大渔业品牌之一的“晋江紫菜”,其产业基础好、研发能力强、实力雄厚,汇聚了50多家紫菜精深加工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创造出诸多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紫菜加工品牌,年加工、销售紫菜4万多吨,产值20多亿元,占据了全国坛紫菜加工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规模企业纷纷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开发出众多符合市场需求、口味新颖、加工程度高的新产品,如紫菜酥、紫菜卷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紫菜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辣椒种植发展迅猛
绿色产业
辣椒种植
辣椒种植是新落户晋江的种植产业,种植面积2万多亩,年产值约3亿元。近年来,辣椒种植发展势头迅猛,其中,2017年12月注册成立的以安徽籍来晋农业创业者为主体的闽皖辣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其中的佼佼者。联社共有成员73户,各类设施农业大棚6200多亩,主要以种植泡椒、线椒、黄皮椒、螺丝椒等作物为主,其社内辣椒种植做到“六统一”(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苗供肥供药、统一测土配方、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签订购销合同),实现辣椒从育苗、种植、采后包装到销售一条龙联合合作,极大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鲍鱼文化节展示鲍鱼产业
蓝色产业
鲍鱼养殖
鲍鱼养殖业是晋江传统水产养殖业,现拥有专业鲍鱼养殖户158家,年产鲍鱼2000多吨,年产值15亿元左右。近年来涌现出了晋江福大鲍鱼水产有限公司这样集新品种研发、繁育为一体的水产种业公司,年可繁育优质良种鲍苗1500万粒、年产种鲍50万粒。
2017年,晋江福大鲍鱼水产公司入选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水产品专供基地”,选送的皇金鲍更成为元首级晚宴指定用鲍。晋江鲍鱼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产品经营向品牌发展的转变,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
- 晋江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生态链2019/05/24
- 加大扶持力度 打造影视全产业链2019/05/24
- 晋江人才认定标准与泉州并轨 享受待遇进一步提升2019/05/24
-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助力制造转型升级2019/05/2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