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中考咋冲刺? 晋江一线名师为你支招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06-14 09:02
  

  晋江新闻网6月14日讯 2018年中考将于6月22日至24日进行,中考考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书桌上堆成小山的书本,一大摞的试题练习,都在宣告着这场“大战”的临近,紧张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初三教室。

  在距离中考不到10天的时间里,考生是否有提高的空间?怎样复习才有实效?……为助力广大初三考生冲刺中考,日前,本报采访了晋江实验中学校长助理李贻朴,解读今年中考新变化,并从学习、生活及心理等方面,支招考生踢好“临门一脚”。

  【变化】

  历史、思想品德改为闭卷考

  考生记忆量增大

  2018年中考,对于考生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去年采取开卷考试的思想品德、历史科目将在今年起实行闭卷考试。

  “应该说影响还是挺大的,最明显的,莫过于考生的背诵记忆知识量增大。”李贻朴说,这一变化让不少考生叫苦不迭。以往开卷考试以理解知识,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题答题,对考生记忆背诵知识点的要求不需太高。闭卷考试后,就要求考生要在熟记每一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考生的记忆量增大不少。

  此外,思想品德学科七至九年级共有5本书,学生还要熟悉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的时事知识,历史学科七至九年级也有6本书的知识需要记忆,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一大挑战。

  “办学20多年,晋江实验中学在复习应考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和方法。”李贻朴告诉记者,2018届考生在初一、初二学习中,思想品德与历史学科教师都是以开卷考试的要求展开课堂教学。因此,在接到改为闭卷考的通知时,学校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教师研讨,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及学生指导方式上做出改变,以最快速度让学生接受并适应这个变化。

  【复习】

  回归基础 适当练习

  时间所剩不多,所要复习的内容却那么多,有些考生在这个节骨眼上乱了阵脚,不知如何复习。“从去年省考的试卷来看,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占70%~80%,中档题和难题各占10%左右。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还是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回归与巩固。”李贻朴建议考生,在仅剩的这几天里,可以梳理学科高频考点、常考点、必考点、易混点和易错点,理清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互问互答,但切忌钻“牛角尖”,钻研一些偏难怪题,以防干扰思路。

  此外,李贻朴表示,根据中考各科的考试时间和要求,考前适当练习1~2套模拟试题,不仅能够帮助考生发现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更能有针对性地巩固复习。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大家适应中考高强度的手写答题。所以,在最后的复习中,考生可以适当练习,来巩固薄弱知识,但不提倡采取“题海战术”。“数量不宜过多,难度也不能大,重点应该是把基础知识练得更扎实,把该拿的基础分都拿下来。”李贻朴说道。

  【心理】

  积极自我暗示

  以平常心迎考

  和高考一样,中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临近考试,一些考生很容易产生紧张、烦躁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了复习效率及考试的发挥。可见,调整好心态是多么重要。

  “信心比金子还珍贵,考生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另外,中考就是对你中学三年学习的检验,它并不代表你以后的人生,轻松上阵,坦然迎考,或许你会有惊喜。”拥有10多年带毕业班经验的李贻朴提到,每年中考,总有考生会焦虑不安,情绪波动大,无法静心复习,形成了恶循环,最终影响了考试的发挥。为此,李贻朴表示,考生要在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实力的基础上,树立自信心,给自己适度加压,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是考前心理必须做的最重要准备。

  与此同时,李贻朴也提到,一个拥有好的氛围的家庭环境,也有助于学生冲刺中考。在他看来,作为考生家长,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复习,应努力做好“后勤部长”,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此外,针对有些考生在考前刻意改变生活习惯及作息的做法,李贻朴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平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刻意去改变的话,反而容易打乱你的节奏,结果适得其反。”李贻朴祝福考生能够好好把握这最后的黄金冲刺时段,在中考中发挥出最高水平。

  (记者_蔡红亮 董严军 文图)

标签:中考|一线名师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