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微信朋友圈投票刷票已成烧钱游戏 潜藏黑色产业链

www.ijjnews.com   重庆晚报  2017-11-19 13:05
  

     微信朋友圈投票 真的很烦!

    投票刷票目前已成烧钱游戏 潜藏黑色产业链

    萌宝大赛、未来之星、音乐小天使……你有没有为微信里各种“求投票”烦恼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投票刷票已成烧钱游戏,潜藏黑色产业链。

    微信投票让人疲惫不堪

    微信朋友圈拉票如今成了一种常态。从才艺比拼到作品评选,各种商业和非商业的“求投票”在微信中泛滥,投票活动变成拉票大战,曾经的“点赞之交”变成“投票之交”,轮番轰炸的投票邀约让人疲惫不堪。

    刘昕(化名)是一位“80后”办公室白领,平时玩微信比较多,圈里的朋友多,加的微信群也多。她说,隔三差五就有朋友发来投票链接,言辞恳切,有的还直接发红包求投票。

    前段时间,她就在自己的微信群里收到一个儿童“萌宝大赛”投票链接,活动持续7天,每个微信号每天可投一票。有时候,她想选择视而不见,但却逃脱不了。

    “她直接@你,你没法说没看到啊,那几天就像每天都要完成的一项任务。至于究竟她的孩子参加了什么比赛,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因为根本没心思看。”

    有些投票并不是单纯的打钩就好,需要先关注官方微信号,有的还需要获取头像,甚至输入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网友“小鹿快跑”吐槽说,自己因为没有及时帮朋友的孩子刷票和转发链接拉票,“再见面的时候,她就会含沙射影地说我。因为一次投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万人投票团队每小时投3万票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微信投票链接中,除了单纯的每天一票外,还有“送礼物”功能。礼物不同,对应的票数也不同。

    任何人都可花钱购买礼物送给参赛选手,花的钱越多、购买的礼物越贵,票数上升得越快。

    业内人士透露,投票中的送礼物就是公开刷票,该功能可在投票程序中添加,可以设置收款方是开发公司或投票发起方。制作投票页面费用一般不会超过1000元。

    除了送礼物这种刷票方式外,投票者还可以直接花钱买票。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朋友圈投票”,出现多家网店。一网店老板称自己拥有万人投票团队,每小时可投3万票。每票0.1元至0.3元,若量大,每票最低5分钱。

    除了网购,还有公司专门设计了手机APP下单投票。一款名为“投票神器”的APP应用显示,支持微信投票、网页投票等各种投票类型,其中微信投票还分需要关注公众号的和不需关注的。购买价格分为105元300票、165元500票等几个档次,购买越多,单价越便宜。一位网络卖家称,“只要愿花钱,保证得第一”。

    “虚假胜利”暗藏安全隐患

    变味的拉票刷票给孩子营造一种“虚假胜利”。而仅靠网络投票数进行比赛评选并不公平,在投票“生意化”的背后,是盲目的攀比之风。

    一名家长质疑说,一些投票页面把投票人的头像和购买的礼物全罗列出来,这到底是在拼人气,还是拼财力?即使得了第一不也是假的吗?孩子看到这些会怎么想?

    不仅如此,辽宁警方在打击电信诈骗时遇到过这样的案例:父母把孩子的身份证、姓名、就读学校甚至照片都提供给后台,后台将这些个人信息非法出售,不法分子拿到后编造重病、车祸的消息,对父母进行诈骗。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建议,谨慎授权公众号关注自己的个人信息,因为“一旦授权,就不属于个人隐私了。”

    警方提醒,在参加活动、拉票、投票时,注意辨别微信公众号的主办方,核实活动真伪。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所讲师孙道萃认为,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对这类行为设置准入条件,制定投票链接的使用规则,进行必要的内容审查,加强监督,实行黑名单制度,同时做好预警措施与技术保护。

    提醒

    刷票花了再多钱 你也无法争第一

    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投票时,为了孩子获第一名会选择刷票,其实这一环节也暗藏猫腻。辽宁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的李涛介绍,目前刷票1元钱一票,但即使你花再多的钱,都永远只能是第二名,因为第一名的数据是可随时更改的。

标签:微信|朋友圈|投票
稿源: 重庆晚报  编辑: 欧阳星欧阳星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