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国: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抓好省妇产医院、省儿童医院、省疾控中心迁建等9个省级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市属和县属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加紧落实全年新增儿科床位1160张、产科床位1300张、精神卫生床位3000张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从2015年的4.51张增加到6张,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2.5人、3.14人
●到2020年,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0%左右,城乡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得到明显减轻
5日,省长于伟国赴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研推进全省医疗卫生补短板、创“双高”工作。于伟国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大力推动健康福建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于伟国先后走访了省卫计委的体改处、医政处、妇幼处、疾控处等,看望慰问机关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我省全民健康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情况。他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汇报,与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省属公立医院负责同志就建立医疗卫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设名优中医院、引进紧缺医疗人才、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对补齐短板、努力创“双高”、深化医改、提升服务等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于伟国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牵引,医疗卫生事业有新发展、深化医改有新突破、计生管理服务有新亮点。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新增5600张,新增执业医师7407人和执业护士7556人,全省公立医院药品费下降8.28%,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与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了2.51%。他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一要突出补短板,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扩充儿科、产科、精神卫生等资源,今年全省新增儿科床位1160张、产科床位1300张、精神卫生床位3000张。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达6张,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2.5人、3.14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超过2人。今年全省各级实施医疗卫生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230亿元以上,其中省级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54.3亿元,上半年确保协和医院新项目动工建设,医大附三医院新项目竣工验收;年底前,省儿童医院、省疾控中心迁建项目、省老年医院门诊楼动工建设;争取省人民二院、医大附三医院、省妇产医院、省立金山医院、医大附一医院等一批新项目尽快开工。要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启动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今年一体化管理村卫生所覆盖率达到100%。要强化多样化健康服务供给,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医疗与养老、医疗与旅游、互联网与健康等融合发展。
二要突出创“双高”,有效增加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省立、协和、附一医院等省属三甲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等国家级医院建立“一对一”合作共建关系的优势,从管理、技术、发展上找差距、学“真经”。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医院,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及临床重点专科,发挥龙头引领和示范效应,带动市县级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和优质资源下沉。
三要突出抓医改,创新体制机制增活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化“三医”联动,抓好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需求。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推进医保改革,探索“两保合一”,年底前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要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四要突出“治未病”,守住健康“红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优化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管理,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要达到95%以上。要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工程,推进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
(记者 周琳)
- 这六类人群在晋江可享受免费体检服务2017/04/05
- 中国“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出台 以顶层设计保障“老有所养”2017/04/04
- 晋江举办“亲清润晋商、促进 两健康”专题讲座2017/04/01
- 于伟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管好用好"钱袋子"2017/03/3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