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连城:新泉整训定军魂 冠豸丹霞绝天下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福建红色文化,福建日报新闻客户端《新福建》推出了“新福建新长征•重走红色路”特别策划,其中以“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为主题的健步走活动将于14日走进连城,让我们一起踏上连城的红色之路,回忆峥嵘岁月。
该活动由省委文明办与福建日报社共同主办,福建日报社(集团)新媒体中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协办,连城县文明委承办。
连城县简称“莲”,地处龙岩市北部,总面积2579平方公里,辖8镇9乡245个村(社区),总人口33万,是客家人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也是原中央苏区县、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坚持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县。毛泽东三次进出连城,在新泉进行了新型整军运动——“新泉整训”,起草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诞生了红军第四纵队;在朋口进行过红军长征前东线最后一役——松毛岭阻击战及朋口战役、温坊战斗等影响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连城新泉 一块不平凡的革命热土
连城县新泉镇
连城县新泉镇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率领红四军在此进行著名的“新泉整训”的所在地;是“古田会议”决议的起草地,是红四军第四纵队的诞生地;是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所在地。
据了解,新泉镇至今仍留下革命旧址有20余处:其中被列为“古田会议旧址保护群”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初稿所在地——望云草室,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旧址、毛泽东召开士兵调查会址、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毛泽东召开农民调查会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旧址等。
历史纲领灯下著
悠悠草堂铸军魂
望云草室大门
望云草室坐落在205国道边上的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内。这座古建筑在清代咸丰年间曾是书院。1929年6月10日和12月3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两次进驻新泉,成立了连城第一个红色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特别是第二次到新泉,进行了我军历史上著名的“新泉整训”。其间,毛泽东、朱德、陈毅就住在望云草室。彪炳史册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草案,就是在望云草室古朴的泥瓷灯下诞生的。
就在毛泽东彻夜起草《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红四军准备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时,参加蒋介石“会剿”的赣敌一个军占领长汀,先头部队抵达长汀河田,距新泉不到60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四军撤离新泉,移师古田,于12月28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古田会议”。古田会议决议,也成为建党建军的纲领,铸就了革命军队铁的军魂。
红军四次进出姑田
“姑田战斗”发生于此
在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一座百年老屋的墙上,当年红军写的一条标语至今清晰地保留着。
历史上,红军曾四次来过姑田。
第一次是1929年7月10日,红四军二纵队的部分官兵到姑田,收缴地主武装,没收地主钱粮。朱德总司令还于此发表了讲话。
第二次是1932年2月,红十二军进驻姑田,遭到地主华仰桥为首的反动武装民团和当地“大刀会”的袭击,在红军的反击下,华率民团逃往永安小陶。几日后红十二军撤离姑田。
第三次是1932年9月,红军红九团约1500人,在团长吴胜,政委罗桂华的带领下,奉命东进,进驻姑田,引起了永安、宁洋等地地主武装和土豪劣绅的恐慌。9月中旬,以华仰桥为首,纠集了连城、宁洋、永安3县的地主武装和大刀会门徒共2000多人,突然袭击红九团。红九团沉着应战,这场战斗,打死打伤民团、大刀会门徒160多人,俘虏200多人,是为有名的“姑田战斗”。
第四次是1933年8月1日,彭德怀率红军东方军进驻姑田,欢庆建军六周年。3日,东方军追击十九路军离开姑田到小陶。
松毛岭抗敌屏障、浴血关山
系一度之安危,矗永世之丰碑
位于连城、长汀两县交界的松毛岭是一座英雄之山、胜利神山。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展开了苏区保卫战来保卫仅存的狭小苏区,松毛岭地势险要,是确保省苏长汀和红都瑞金的天然屏障。
1934年7月到9月,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松毛岭群山一带进行了朋口战役(朋口进攻战)、温坊战斗(温坊袭击战)和松毛岭战役(松毛岭阻击战),其中,温坊战斗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唯一的一次大胜仗。
1934年9月下旬,中央红军的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连城、长汀地方武装人员在松毛岭上进行了7天7夜的阻击战,终因弹尽粮绝,撤出战斗,但松毛岭战役和朋口战役、温坊战斗前后历时近三个月,滞延了国民党军“围剿”中央苏区和占领瑞金的进程,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松毛岭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前最后一役,有近万名红军先烈在松毛岭上为革命献身。至今,松毛岭群山一带仍保存着大量的红军战壕、掩体、前线指挥所、临时战地医院、红军营房和极为珍贵的红军烈士遗物。
连城籍“红色特工”项与年
亮相央视《长征故事》专栏
近日,连城籍“红色特工”项与年(福建省委原第一书记项南同志父亲)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险,穿越重重封锁线,甚至为了迷惑敌人敲掉自己4颗门牙,将国民党围困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绝密情报,及时送到瑞金并亲自交到周恩来手中,促使我党和中央红军果断抉择,提前突围脱险,实现战略大转移,开始人类史上最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恢宏革命史实,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长征故事》第一章节目强势播出。
连城不仅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更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连城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 “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这里故有北夷南豸的美称,它还是著名客家文化名城。连城冠豸山、培田古民居......这里的风景和美食都不会让你失望。
连城冠豸山
连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有武夷山之气势,太姥山之豁达,兔耳岭之地行。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山”。
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1公里。山体于县戚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丽质于1986年荣膺“福建十佳风景区”,1994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培田古民居
培田古民居是迄今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3.412平方公里。这个客家小山村拥有30余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个书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
培田的建筑风格迥异于永定土楼,相较于永定土楼的封闭和坚固,培田民居则显得开放和优雅,是中国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连城四堡
如果你喜欢雕版印刷,想了解雕版印刷,那你来连城就来对了。连城四堡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现存的大量印坊、雕版、印刷工具和古书籍,是中国目前年代久远、保存完善、举世罕见的珍贵文物。
连城溶洞群
在福建省连城县赖源乡海拔760—900米、近二平方公里的高耸险峻的石灰岩山岭之间,错落着“幽琴洞”“仙云洞”“石燕洞”等十三个大小不一的溶洞,被誉为“华东第一溶洞群”。
穿过历经400年沧桑、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古廊桥“万隆桥”,就来到了2016年元旦对外正式开放的“幽琴洞”。“幽琴洞”洞口海拔893米,全长约965.9米,洞内平面面积约3376.5平方米,为地下河侵蚀形成的廊道式溶洞,洞内支洞发育,百转千回,洞邃幽长,由垂直向上分布的三层溶洞组成,洞中套洞、洞洞相通,形成层次复杂的溶洞系统。步入“幽琴洞”,在七彩灯光的照射下,宛如进入时光隧道,汩汩清泉在暗河中、石缝间流淌,音韵幽幽。
竹安寨
竹安寨是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一个的景区。它远离市井喧嚣,隐匿于寂寥、偏僻的山野。曾经是易守难攻的之避难之所,如今已成一道记载历冠豸山史的人文奇景,吸引着游人前去解读。穿行于竹安寨景区,“险、奇、壮观”三绝奇景世间罕见,叹为观止。
九龙湖
九龙湖与竹安寨毗邻。原为九重溪,其蜿蜒交错的溪流回环九曲盘旋在山崖峻岭之间,犹如一条腾跃欲飞的巨龙。新世纪在此筑坝,形成山峰成岛屿,纵横连贯,库容量达1028万立方米的人工湖泊,湖区游览长度可达19.2公里。九龙湖山水相依,岛屿星布,水巷错落,峰峦耸峙,有诸多观赏的景点。
连城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果你想了解客家民俗文化,你真的很适合来连城看看,连城宣和的”入公太“、培田的“春耕节”、莒溪镇的”出初六“、农历二月二十五的”游金瓜棚“、庙前镇的”红龙缠柱“等等。了解这些拥有上百年的民俗文化活动,也许你会更加了解这座城。
舌尖上的连城让人流连忘返
“漾豆腐”是四堡乡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年历史。
连城白鸭又称白鹜鸭,白羽、乌嘴、黑脚,号称“鸭类中的国粹”,是“中国唯一的药用鸭”。
素有闽西著名“八大干”美称之一的连城红心地瓜干色泽鲜红,味道甜美,质地软韧,营养丰富。早在二三百年前,就驰名中外,成为清代贡品,清宫御厨还把连城红心地瓜干制成宫廷宴席上的上乘名点——金如片,博得“老佛爷”的喜爱。
兜汤连城客家的叫法,是多少在外闯荡的连城人魂牵梦绕的美食啊。
“捆粄”亦称米粉粄、卷粄,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芋子饺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
- 长征中的6次会师2016/10/12
- 为什么陕甘苏区成为四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2016/10/10
- 福建长汀:长征起点有一位无名烈士“守魂人”2016/10/10
- 近6万人次国庆假期参观长征主题展2016/10/09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