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为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言(三)
注重生态修复 融入城镇化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镇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
周伯恭说:“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中,有效保护自然生态。”
在生态修复方面,周伯恭提出要保护好山体,坚持护山、绿山、显山,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晋江的山体。保护山体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将自然景观和园林绿化融为一体,通过打造更多类似八仙山公园的山体休闲公园,将保护山体和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要做活水文章,晋江可利用的水资源十分缺乏,是缺水的城市之一;要强化水系整治,加快完善治污设施,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恢复水系原生态,提升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要保护现有水库资源,新建或扩建城市人工湖库,增强城市的蓄水能力。
要有效保护耕地,要将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的耕地进行规划,推进连片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打造独具农园风情、文化民俗特色的生态田园区域,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注重文化传承 延续乡愁记忆
城镇化是全面发展的,包括产业、包括城市、包括文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和“以文为基”结合起来,保护原有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保留住城市的文化个性。
周伯恭说,在新型城镇化中,应该要全面普查文化古迹,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要摸清晋江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家底,建立资源名录库,做好整体保护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重点古民居、宗祠祠堂工作。挖掘文化根源,串联文化脉络;挖掘文化古迹历史内涵,将文化古迹的“有形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隐形文化”相结合,把文化脉络串联起来,通过开展民俗活动、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对接等,把乡愁的记忆延续下去。
委员们也建议,应该坚持以文兴城,坚持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以“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海丝”文化品牌,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加快三创园、洪山文创园和五店市传统街区等文创平台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
注重资源整合 集约节约资源
注重资源整合,走资源节约之路、走环境友好之路,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如何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科技教育文化资源、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民生社会福利资源、整合交通运输资源、整合工业制造业资源、整合高端的服务业资源,包括信息、大数据资源等,不少委员认为,这些都应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理出思路和脉络。
周伯恭说,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延伸,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同时,要整合土地资源;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镇化转型发展,着力提升城镇土地对人口、产业的集聚吸纳能力。(通讯员_蔡阿炳 记者_董瑞婷)
- 政协委员为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言(二)2014/12/04
- 政协委员为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言2014/12/03
- 晋江新型城镇化经验启示:从“制造名城”转型升级为“智造名城”2014/11/14
- 泉州新型城镇化规划 至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5%2014/11/10
- 省农发行将为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授信2014/11/0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