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2021年第四季度小记者同题作文选登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1-11-10 11:38
  

  前进,奋斗者!

  陆梓烨(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六年5班)

  在我们这个小城里,有无数的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坚持,是这些奋斗者毕生的信条,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发挥余热,为我们引航。我父亲也是其中的一员,他那平凡无奇的业务包诉说着属于他的故事。

  2004年,大学毕业,刚踏入社会的父亲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业务员,踩着“咯吱咯吱”响的二手自行车开始了工作。为了不错过任何小店,他走街串巷,穿梭在每一个犄角旮旯,遇到难对付的老板更是要磨破嘴皮子,使出浑身解数。

  到了炎炎的夏日,处于销售旺季,他更是辛勤。正午时分,他总是在小店里蹭个地随便糊弄下午餐,包不离身,豆大的汗珠时常不经意间滚落在包上,包湿透了,脸上却是微笑。

  等到夜幕降临,他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办公室,从业务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配送单,才心满意足地下班。

  岁月一晃17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成了业务熟练的大叔,还是那个公司,只是岗位略有不同。那个装满了他青春与故事的业务包也正式退休了。父亲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收入柜子里,但那段美好的回忆却珍藏在心底。

  十七年如一日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唯一不变的是每每下班时他酸臭的衣服。“这是奋斗的过程必备的香气。”妈妈经常这样调侃他。他总是以最大的热情和最美的坚持,在理想的路上,从未停留……

  父亲的故事是那么平凡,却又是那么不平凡。

  在理想的道路上,无数我父亲这样的勇士在坚守;在理想的道路上,无数我父亲这样的奋斗者在前进。他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虽不再青春,却仍有余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也即将接过他们的精神旗帜,在奋斗的路上,永不停留!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

  指导老师_高培芬

  我的父亲 

  洪迪生(晋江英林中心小学六年2班)

  那天,我和爸爸观看了影片《我和我的父辈》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鸭先知》中主人公那“不折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鸭先知》是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其中的单元之一,影片中主人公的经历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父亲的奋斗史是怎么样的呢?我的心底不禁升腾起无数个问号。

  走在电影院那黑魆魆的通道里,我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爸爸,你能给我讲讲你的奋斗史吗?”我的话像一块小石子投向爸爸那悠长的岁月之河,激起他记忆中的涟漪,爸爸先是沉思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我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家里不愁吃、穿,一家人和睦而温馨……”他讲得很慢很慢,眼睛里满是幸福,好像在回味着当年和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突然,他的眼神变得忧伤起来:“但在我16岁时,你爷爷生病了,家里为了给你爷爷治病,负债累累,我只能去打工。”爸爸顿了顿,好像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好一会儿才接着往下讲:“我那时一心想赚大钱,不甘只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于是我选择了推销。可是我被人们一次一次地拒绝,我一次一次地失败,有时连饭都吃不起,尽管这样,我心中的希望之火从来没有熄灭过!”他眼底深处闪过坚定的光芒。

  我看着眼前这样坚韧的爸爸,再想想自己,不禁自惭形秽:在学习上,我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我和爸爸真是天差地别啊!“经过这段时间我有了一点销售经验了。”爸爸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于是,我和朋友开了家牛仔布原材料店,但开了几年后就倒了,接着我又去菲律宾发展,刚开始的几次创业都失败了,雪上加霜的是,你爷爷的病又加重了!”听着爸爸的故事,我顿时明白了爸爸的手为何如此粗糙,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啊!它书写着爸爸艰苦奋斗历程啊!

  “我回国后,在无意之中打开了物流的大门,在我的努力下,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我终于在物流这块领域中走上了平坦大道!”爸爸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听着爸爸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出了黑魆魆的通道,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我们身上。爸爸舒心的笑容感染了我,在这一瞬间我读懂了那笑容的含义: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方向,一切的逆境都只是过渡,只要我们足够坚韧,光明终将会到来!爸爸脸上洋溢的笑容是乐观的心态,是成功的喜悦,是苦后的甘甜,是……这笑容包含了许多许多!

  指导老师_王婉贞

  听见  

  黄以安(晋江安海桥头中心小学五年2班)

  我的爷爷是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靠自己勤勤恳恳地工作把子女抚养成人,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养鸡种菜,颐养天年。平日里,爷爷精神矍铄、勤劳干练、与人为善,村里人都很敬重他,即使他听力不好,别人和他打招呼,他也经常听不见。

  从我记事起,我们就举家搬到了城里,爷爷奶奶住在农村老家。再等到我上幼儿园、小学,平日里往来农村老家就更少了。奶奶总是在茶余饭后给我们打电话,拉拉家常、聊聊生活,我们总能听到奶奶说他们年纪大了,一趟趟地走不动了,不能时常来看望我们;说他们身体健康生活舒适,让我们不用担心。电话里,我们也总能听见爷爷的咳嗽声。

  爷爷七十大寿那天,我们一家早早回到老家为爷爷庆祝生日。大人们正张罗饭菜时,门口来了一位老爷爷,只见我爷爷赶忙迎上去,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可算让我找到你了,这些年换电话搬房子把联系方式都搞丢了,得亏我还记得你老家。这么多年没见,你孙女都长这么大了啊,过来让爷爷瞧瞧!”“来,叫王爷爷。”席间,王爷爷关切地问我爷爷道:“你耳朵现在怎么样了啊?”“还是老样子啊,这不是家里给买了副助听器,比以前好多了,好多了!”爷爷微笑着答道。“我爷爷耳朵一直不好,王爷爷是怎么知道的啊?”我疑惑地问道。“我和你爷爷是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过的战友,他当年可是我们团里的风云人物。可惜啊,战场上连天的炮火声把耳膜震破了,记得是鼓膜穿孔吧,听力严重受损,再难恢复正常人的状态了……”爷爷赶忙抢过话匣:“和孩子们说这些旧事干啥嘛,比起那些长眠异国他乡的战友,我们都算是万分幸运的了,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听着听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眶,我仿佛听见了絮絮叨叨的电话里那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听见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那震耳欲聋的炮声,听见了爷爷那平静的外表下不曾言说的炽热与深情……

  指导老师_许丹丹

  传承

  蔡逸菲(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六年6班)

  腊月的风肆无忌惮地席卷着闽南大地,残阳如血,将一位老人的身影拉得愈来愈长。临近新年,村里本应锣鼓喧天,可却仍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年味。

  我裹着大衣来到了幕后,劝奶奶道:“奶奶,别再弄这些东西了,又没多少人看!”话音未落,奶奶先是一怔,随即叹了一口气:“是啊,没人接班了呀——”她抚摸着伴随几十年的老旧琵琶,失落地望着远方,眼眶中噙着泪水。

  奶奶年轻时便爱上了南音。盛唐时的中原大曲与本地土音的交织碰撞,形成了绚烂的南音文化,让奶奶痴迷不已。她一抱上那琵琶就再也无法放下了。因为奶奶对闽南传统文化的这一份热爱,从此以后,那一声声婉转动听的旋律便在这小村落中回响了四十余年。琵琶渐渐老旧,奶奶也慢慢变老了,可是她一直希望她心爱的南音能够传承下去,苦心地寻找着继承者。但是事与愿违,在网络文化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懂得欣赏、愿意学习这一古老的韵律了。

  幸而还是村上小学的一个音乐老师找到了奶奶,要拜她为师,跟她学习。她姓刘,叫什么我也忘了,只是记得奶奶那时激动的心情。可好景不长,小刘老师出了车祸,无法再学南音。这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家里人都说,让奶奶休息休息,享享清福。可每天傍晚,她都会去村口对着残阳弹奏,拨尽相思调,可惜无知音。

  那一场南音也许是这个小村落的最后一场了。奶奶的手指依然灵巧地拨弄着每根音弦,随即广场上响起了熟悉的旋律。她将自己对南音的眷念、人生的坎坷都融进了音乐之中,“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在场的村里人无不眼含泪水,因为他们知道,自此之后再也听不到如此优美的乐曲了。

  直到有一天傍晚,我拿着一份报纸,激动地向奶奶喊道:“奶奶,有学校开设南音课程了!”奶奶一愣,接过报纸,细细地读起来。她边读边轻轻地念叨着:“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夕阳似乎在金红色的彩霞中滚动,奶奶抬起了头,迎着夕阳,浑浊的眼睛噙着晶莹的泪花。

  不久之后,这一小村落再一次响起了动人的南音,在歌声中,奶奶满足地笑了……

  指导老师_李晓兰

  我的交警爸爸

  许馨媛(晋江安海桥头中心小学五年1班)

  初冬的早晨,气温明显降低了不少,瑟瑟的凉风呼呼地刮过,打着旋儿吹起了地上的落叶。风是个调皮的孩子,我已经把衣服攥得紧紧的,可它还是使劲地往我体内钻,我不禁打了一阵寒噤。

  快到校门口,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只见他正有条不紊地疏导交通,帮助同学们过马路。自复学后,他每天都在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他眼睛小小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的太阳镜,个子不算太高,皮肤很黑,是整天站在太阳底下晒的缘故。总之,他,其貌不扬,非常普通。

  “嘀——嘀——”喇叭声此起彼伏,一听就知道是堵车了。我正走在路旁,看到几辆车挤在车道上,而十字路口的一辆汽车也想从马路上通过。眼看着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他立刻赶来了,不慌不忙地开始指挥现场,疏导交通。他一会儿示意这辆车停下,一会儿指挥那辆车行驶……终于,马路恢复了畅通,可真厉害,那一刻,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天灰蒙蒙的,傍晚放学时,下起倾盆大雨。原本井然有序的校门口,变得有些躁动。我打着雨伞,好不容易才来到马路边。可是,车辆来来往往,车灯亮得晃眼,过马路的人堵在路旁不能动弹。就在这时,我发现不远处走来熟悉的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只见他手一挥,示意对面的汽车停下来,等对面的汽车停下来后,他转头朝我们微微一笑。大家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一起快速地穿过马路。大家经过后,他的手才放下去,马路上重新恢复了车来车往的景象。而我却迟迟迈不出步。正在我愁眉不展时,突然,一只手落在我肩膀上,回头一看,是他。他对我笑了笑,说:“媛媛,怎么还不回家?”我转过头望着他,眼泪夺眶而出,哽咽地说道:“爸爸,我等您一起回家!”

  他,从没有抱怨过,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我们服务,在特殊时期,只想着让校门口的交通变得更加畅通。以前,我总羡慕别的同学每天都有爸爸接送上下学;现在,我更骄傲我有个交警爸爸。

  指导老师_吴依露

标签:小记者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