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用闽南语讲故事 为光盘行动代言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12-01 18:11
  

  过去的这个周末,晋江不少幼儿园萌娃、中小学生纷纷出动,前往五店市、灵源古村落等地“取景”,拍摄视频。视频中的他们,落落大方,或摇头晃脑念起闽南童谣,或用流利的闽南语讲述动听的闽南文化故事,仔细一听,内容与当下热门话题——“节约粮食”息息相关。

  确定故事内容、取景、拍摄……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参加晋江市第三届幼儿园闽南童谣、中小学生闽南语讲故事比赛。主办方提醒,初赛将于12月18日截止报名,有兴趣参加的同学快快投入创作,提交视频报名,“秀秀”你的闽南语。

  “一粒米,一滴汗,米粒得按汗来换;一嘴麦,千滴汗,农民伯伯辛苦换……”谢子烨是金井毓英中心幼儿园小6班学生,爸爸妈妈曾教他一首古诗《悯农》,告诉他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朗朗上口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幼儿园闽南童谣大赛,谢子烨第一时间报名。视频中的他一边用童声念起了有关光盘行动的闽南童谣,一边借用米粒、汤匙等道具展示补充说明,甚是可爱。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收到了一些选手的投稿,尤其是幼儿组,相当积极。晋江市安海实验幼儿园、梅岭街道桂华幼儿园、永和中心幼儿园、毓英中心幼儿园、晋江市第八实验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的萌娃们纷纷提交了自己的作品。在这里,主办方提醒,通过已提交的视频发现,有的萌娃在视频最开始的自我介绍采用的是普通话,这是不符合规范的,选手录制视频需全程使用闽南语。

  幼儿组如此有行动力,小学组、中学组自然也不甘示弱,校园里掀起了一股闽南讲古的热潮。这不,灵源街道华林小学的闽南语爱好者就全力备战起了本次比赛。你瞧,大课间,时常可见同学们在讲闽南语,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与此同时,他们的老师也加入了备战队伍中,忙里抽空给同学们指导。

  “我们学校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讲闽南语对他们来说挑战不小。不过,大家还是勇于去尝试。我觉得这样的比赛对于传播闽南文化是很有推动作用的。可以感觉到,学生在备战的时候,对闽南语的喜爱及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华林小学老师杨月苹介绍,前两届闽南语讲故事比赛学校也有学生参加,其中,首届比赛中,学校有两位同学表现出彩,摘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对于本次比赛,杨月苹表示,比起比赛结果,她更希望学生享受过程,领略闽南文化的魅力。

  “两届闽南语讲故事比赛‘圈粉’无数,让闽南文化真正地走进校园,走入学生心中。今年,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一起来保护和传承闽南方言,让‘闽南文化’真正进校园、进社区。同时,我们也欢迎‘新晋江人’一起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感受闽南传统文化的魅力。”晋江市教育局德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晋江市第三届幼儿园、中小学生闽南语讲故事比赛是由晋江市教育局、晋江市妇女联合会、晋江经济报社主办,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承办,晋江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说咱闽南话App联合协办。

  比赛分幼儿组、小学低年组(一至三年级)、小学高年组(四至六年级)、中学组(初中、高中、职校),面向晋江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广泛征集优秀作品。比赛主题为“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海选截止时间为12月18日。海选需先报送参赛的视频,幼儿园闽南童谣、中小学学生讲故事作品应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古今名人家风、家训及家庭的小故事,倡导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引导青少年儿童养成爱惜粮食、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风尚。闽南童谣以闽南语口才类艺术展示为主要形式,包含闽南童谣、朗诵、快板、绕口令、单口相声、讲故事等形式。面对这样的大舞台,是不是很心动?那就赶紧报名参加吧,邀请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来“秀”!

  (记者_蔡红亮)

标签:光盘行动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