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游与学相得益彰 晋江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骨干师资培训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8-04 17:14
  

  晋江新闻网8月4日讯  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游”与“学”的辩证关系,让教育性与趣味性相得益彰?日前,由晋江市教育局主办、晋江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承办的晋江市第二期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管理骨干师资培训活动圆满落幕,学员们满载而归。

学员参观闽越王城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过去的这个7月,晋江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量身定制”了两场师资培训,来自晋江市各市直小学、教委(育)办研学实践教育管理负责人及晋江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部分教师,共130人,分成两批,前往武夷山参加培训。

  与以往的培训不同,这是晋江首次组织学员“走出去”,他们走进武夷山,品味世遗,问学武夷。培训形式多样,采取2+3(2天理论指导+3天体验式学习)、白加黑(白天学习体验+晚上小组研讨)的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经过首日的开营仪式暨“破冰起航”后,学员们正式投入到培训中。既然是培训,当然少不了理论知识的支撑。这不,培训就邀请了研学实践专家为学员们做《如何通过研学旅行活动落地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中小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课程》等专题讲座,增进学员对研学实践的认识,打好研学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员们听得很认真,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

  掌握了理论知识,学员们还带上研学任务卡,背上书包,跟着研学导师的步伐开始了研学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出行前,导师都会对学员们进行行前教育,要求学员们转变角色,由老师转为学生,认真学习,注意安全,严守纪律。其中,谈及带队出行的必备药品时,导师表示学员们可根据研学点的气候、环境、学生身体状况等进行配置。

  要说此次研学内容可真是丰富多彩,研学导师带领学员走进武夷山晋南万里茶路起点的下梅村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基地等进行实地考察,讲解武夷山气候和云海、地理地质、一滴水的生命,引导学员们感受大自然的奥秘;通过寻访朱熹、宋慈故里,了解朱子的成长历程和生平,探寻朱子文化。另外,学员们还前往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闽越王城博物馆学习考察,与闽越王城博物馆相关老师交流学习经验,共同步入历史时空,探索闽越文化的起源。学员们一边参观,一边学习,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据悉,晋江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管理骨干师资培训活动旨在通过学习借鉴兄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全市中小学校研学实践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为今后更好地推进研学实践教育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7月的两期晋江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管理骨干师资培训活动外,今年6月,晋江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还组织了来自泉州市多个协作基地的骨干教师齐聚武夷山,展开研学骨干师资培训。另外,昨日,基地全体教师再出发,前往漳州东山岛进行为期六天的研学实操专题研修。

  学员有话说

  双重角色转变,师者学者交织。从研学的组织者、引领者,一下子转身为学生,角色转变,任务却需双重灵动;多样活动体验,探寻与研修交融。从室内走到室外,从远古人文转向自然遗迹,从领略化身亲近,寻研领略散发着人文气息;研学不止步,最美在路上。行走课堂,时时绽放着历史与时代蕴意,处处播撒着真知,灵动飘逸,永不止步。

  ——学员陈金星

  坐在九曲溪竹排上,艄公突然指着前方岩壁崖洞中的几块木板说是“船棺”,大家扬起头望去,只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三千多年前闽越人是如何将船棺放上去的?陡峭的岩壁,距崖顶也有相当长的距离,是从崖顶用绳索吊下,是搭架吊上去,还是利用涨水时用船送上去的,都没有定论。但是这正是研学的应有之义,而思考也是可贵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临其境的感受,由此触发的思考,才是实实在在的。

  ——学员许宏伟

  此次武夷山研学之旅,我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立志要做像朱夫子一样的教育者和思想者;更要清楚自己的方向——成为进一步推进“晋江营地研学实践教育项目”任务落实的忠实践行者,与晋江教育同仁一道,坚持创新,以融“思、知、行”为一体为方向,在家国情怀、知识储备、美景陶冶中培育新一代,共同为晋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发展添砖加瓦。

  ——学员黄永康

  研学实践首先要摆正“研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定准“研学为主,旅行为辅”的基调,即“研学”是价值和目标所在,而“旅行”只是途径和载体。其次需要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干预督促学生完成预定的研学任务,以避免出现表浅化的只游不学现象。最后,需要教育者机智巧妙地将教育意图潜藏起来,让学生在敞开身心的游玩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益。

  ——学员黄琳琅

  研学实践是一种体验性学习,核心是研学体验,灵魂是实践育人。它是学与行的统一,是路和书的融合,在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思考,用生活教会我们理解课本上那些源自生活的文化。

  ——学员洪荣达

  (记者_蔡红亮 文图)

标签:骨干师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