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晋江夫妻档佛雕手艺名扬海外 有人不远千里而来为求一尊佛像

www.ijjnews.com   人民网  2017-02-07 15:07
  
洪碧虹正在为即将完工的佛像栽胡须

  15岁开始,福建省晋江市的洪碧虹就跟着学习祖传的佛像雕刻手艺。她的丈夫张飞行也是在少年时就与佛雕结缘。两人因佛雕手艺相遇、相知、相爱,在经历近十年艰苦的学艺后,才一起在晋江市东石镇潘山村扎根创立了一间佛雕工艺坊。

  转眼26年了。夫妇俩佛雕的技艺日益精进,带出了十多位徒弟,有的徒弟甚至已经独挡一面。谈到佛雕技艺的现状,他们却有些嗫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吃苦学这门传统手艺了,不能让它失传啊!”

  “从一块香樟木到一尊威严殊胜的佛像,最快要一个星期,这还是30公分以内的佛像,如果尺寸更大,耗时就会更长。”洪碧虹介绍说,制作一尊佛像必须要经过选材、设计、修坯、反复磨光、粉土、上漆线、安金箔、漆粉彩、上光油、栽胡须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带着虔诚的心认真完成,只要有一道疏忽,就会影响到佛像的神情与品气。

  正是凭着这份诚心,夫妇俩的手艺早已声名远扬,每天来迎请佛像的信徒络绎不绝。除了本地信徒,夫妇俩还经常接待来自台湾的信徒。甚至,还有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的信徒不远千里而来,为求一尊佛像。

  每天,天微微亮,张飞行定时独自在一楼的作坊里雕刻佛像。空气里回响着他手持各式刀具与木像摩擦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响声。“雕刻佛像需要硬力,更需要专心、耐心和恒心。”张飞行说,雕刻佛像是全身心投入,要精雕细琢,仿佛一场灵魂的对话与心灵修炼的旅程。

  洪碧虹则带领十几个工人在二楼的佛雕漆粉彩作坊工作,各个角落堆叠着密密麻麻的工具承担着不同的工序。她说,漆粉彩的色彩搭配很有讲究。外行人看每尊佛像都很好看,事实上漆粉彩不仅要让色彩搭配好看,也要符合佛像身份。文、武服饰有各自的特征,文武将有全甲,半甲的不同装扮,当地较为受欢迎的关帝爷和文武尊王都是半甲装扮。

  佛雕作坊内的柜子上陈列着许多已经基本完工的大小、体态不一的福德正神(土地公) 、观世音菩萨和关帝爷等佛像。洪碧虹介绍,佛像站或坐的体态、大小、具体形象等会根据信徒的需求做调整。

  佛雕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佛雕技艺的纯熟与圆通是在大量的实践经验中得来的。而随着社会发展,机械化的不断提高,使手工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也使得这项手工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根据以前的传统,一个学徒要学习五年左右才能具备出师的基本要求。“现在,很多年轻人无法沉下心来做这种传统的手工活,他们都希望做高科技的、便捷的手艺。”说到佛雕手艺,洪碧虹些许惋惜的眼神闪烁着,“要是政府能引导开办传统工艺学习班,请一些老师傅将他们的手艺传承下去,那该多好啊。”

(杨柳 实习生 张霜霜)

标签:佛雕|手艺|民间手工艺人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