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四十几年 龙湖鲁东有户人家精通老手艺“金苍绣”
晋江新闻网4月24日讯(记者_施蓉蓉 秦越 文图)院子里,两条细长板凳,固定绣品的架子放在上面,蔡姨坐在椅子上,一手拿着绣针,一手拉动着卷在木轴上的苍线,两手轻舞,飞针走线。金色的绸缎底布,已经绣好了不少精致的图样,蔡姨正在绣的部分是缎布的中部,可以看到缎布上已经勾勒出了要绣的图案。
蔡姨的这门手艺叫做“金苍绣”,也叫“金葱绣”,是泉州本土的传统刺绣手艺,如今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龙湖鲁东村的蔡姨一家坚持这门手艺已有四十多年。
金苍绣为泉州本土刺绣 手工艺制作精华在于绣浮雕
提起刺绣,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都是湘绣、蜀绣、粤绣和苏绣这“中国四大名绣”。那么何为金苍绣呢?据了解,泉州绣品古称刺桐绣,民间叫金苍绣。金苍绣是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宗教绣品,在我国台湾、东南亚有广泛的影响,是闽南文化源流和两岸神源的历史见证。2010年底,金苍绣技艺作为传统技艺,纳入了泉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苍绣名字的由来跟它所使用的线有关。金苍绣的主要材料为苍线,苍线比起寻常的绣线来说要更粗,是用不同颜色的箔包起来的,其形状如“葱”,因为“葱”的发音在闽南话里为“苍”,所以也叫“金苍绣”。大家所熟知的刺绣,多是将线穿在绣针上直接进行,而传统的金苍绣比起普通的刺绣要复杂许多,一般要经过描图、固定、绕线、合成四大步骤。
金苍绣的精华在于它的浮雕,蔡姨的“绝活”就是她所设计的浮雕龙头。蔡姨制作的浮雕龙头是用缎布做填充物,在描好图的缎布上,用苍线将其固定出设计好的龙头图案。浮雕讲究的是立体感,最关键的就是在固定好的填充物上面绕上苍线,不仅下针要准,拿捏的力度也要恰到好处。这些步骤听起来简单,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很难做到的。
浮雕是否生动,所设计的图样也十分重要。蔡姨所设计的浮雕龙头,就颇受客户的肯定,其他人很难模仿得来。“有人曾经要来买我这个设计的图样,但是我还不想卖,这是我琢磨了许久设计出来的。”蔡姨笑笑说。
四十年前为生计学金苍绣 绣针一拿拿至今
在晋江,传统金苍绣的手工艺人已不多见。而蔡姨一家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用传统手艺制作金苍绣。
蔡姨年轻时,就是靠刺绣“吃饭”,她绣过白绣,绣过鞋面。四十多年前,蔡姨和老伴施伯结婚之初,恰逢石狮工艺社重新复苏,夫妻俩便前往学习金苍绣。
拿惯了绣针的蔡姨对金苍绣很快就上手了,习得这门手艺后,蔡姨和施伯回到鲁东开始做金苍绣的绣品。再后来,就有不少农村妇女来找他们学习金苍绣。施伯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苍绣绣品最兴盛的时期。
金苍绣主要是做宗教绣品,一幅绣品的质量是否上乘,功夫全在浮雕上。“像这种桌裙,主要就是看这个龙头。”施伯拿着一幅绣好了的桌裙对记者说道,而这个龙头就是蔡姨凭借着自己对刺绣的灵敏度和多年的刺绣经验琢磨出来的。
“其他人主要是绣一些基础的绣法,有点像现在的流水线,绣好后再把绣品拿过来。”施伯说,工钱并不是按幅算的,而是按刺绣的花样个数来算,到现在仍然延续这样的方式。
现在,施伯家中仍有着不少客户定制的成品,他说,“像这样一幅长5米、宽90厘米的长幡,要绣一个月;像桌裙的龙头,一幅蔡姨要花一周的时间。现在就是赚个手工钱,挺辛苦的。”
金苍绣对于施伯一家来说是一门用了四十几年的老手艺,更是一门养家的手艺。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以前全手工的制作方式已经逐渐被替代。“很多以前有制作金苍绣的都机械化了,我们现在是半机械制作,底布用的缎布是机器制作好的成品,其余的还是用手工来绣,而且手工的部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技艺。”
“金苍绣”系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却少有年轻人传承
因为金苍绣的绣品多用于宗教,不是大众化日常化的商品,再加上一件绣品往往可以用上很多年,所以销售对象也比较局限,制作的规模也越来越小。施伯告诉记者,身边现在就只有七八个人在从事这门手艺,而且基本上都是中年家庭妇女。
“现在的工作选择这么多,手工的东西费时费力,难以延续。”在采访的过程中,蔡姨对金苍绣的未来颇没有信心:“手工的东西现在年轻人愿意学习的很少,以后怕是没有什么人会了。”
在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有着一家制作金苍绣的绣坊,林秀清就是一位金苍绣的传人。她告诉记者,目前在锦绣庄的金苍绣车间里,大部分也都是中年妇女。“年轻人很少愿意来当学徒的,我们也有去招收聋哑人、残疾人当学徒,毕竟这也是一门谋生的手艺,只要眼睛看得到、手能动就能学,但是效果也不理想。”
今年“绣龄”已有30多年的林秀清是家里第三代传承金苍绣的人,她的女儿也会这门手艺,她希望这门本土的刺绣手艺可以有更多人来关注,期待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队伍,让这门手艺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 暖冬志愿行 老人乐开怀2016/03/24
- 澳门龙湖同乡会回乡访问2016/04/04
- 龙湖镇召开 2016年上半年计生迎检会2016/04/07
- 龙湖埔头村古庙前水池浮起一具女尸2016/04/13
- 龙湖镇开展 流动人口清查工作2016/04/2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