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柯文艺:藤轿这门手艺不能失传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7-04 09:43
  

  近日,晋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公布,藤轿制作技艺不负众望,入选到名单当中。

  藤轿,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藤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轿。那么这样一顶轿子有什么用处?它存在的历史有多久?它的象征意义又是什么?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到了藤轿传承人柯文艺先生。

  晋江藤轿曾经非常有名

  轿子在我国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福建、广东、浙江等地藤编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尤其是晋江藤轿特别出名。古时,藤轿是民众最熟悉的代步工具,有官轿、民轿、喜轿、神轿之分,随着社会发展,其他作用的轿早已退出人们的生活,唯有神轿因需而存。目前,藤轿制作是采用家庭式作坊,夫妻双方分工合作制作出精美的藤轿。

  正是由于藤轿的由来已久,这次藤轿入选名单,柯老先生并没有意外,“我看见大家都有申请,我就想藤轿历史这么悠久,一定也能申请上,所以我也报名了”。

   三十余道工序而成

  藤轿是结合美学、现代力学、佛学等汇聚而成的一项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十余种材料、二十余种工具、三十余道工序、四十余个时日。正所谓“耗时之长,做工之精细,成品之完美”。与现代神轿相比,传统工法打造的藤轿,构图优雅,线条优美,做工精细,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传统工艺之美。

  传统藤轿的制作是件非常烦琐的工作,十分考验匠师手上的活。至今为止受到闽南传统文化“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思想限制,使得藤轿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制约,发展更是举步维艰,濒危状况十分突出。

  据悉,藤轿手艺到柯文艺儿子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对于藤轿的传承,柯文艺很开明,“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如果有合适的人选,我一定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他。藤轿这门手艺,历史这么悠久,绝对不能失传。”正是因为柯文艺老先生对藤轿的专注,周围的人都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藤轿艺”。

   创出迷你型佛轿

  藤轿的起源可追溯到千百年前,那时的藤轿是人们熟悉的代步工具,而现今的藤轿多被用于民俗活动中,又名神轿。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藤轿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代民间原汁原味的技艺,对促进泉州多元文化史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在藤轿的制作上,柯老先生不仅做到了传承,更开始了创新。在柯老先生的代表作中不仅有安海镇龙山寺佛祖轿、灵源禅寺的灵源佛祖轿、安海镇水心亭佛祖轿等传统的藤轿,还有迷你型佛轿(根据车门大小定制的迷你型佛轿)。

  据悉,这种藤轿的诞生,起初是因为交通便利,人们去外地进香,而太大的藤轿不方便携带,于是依照大家的请求,柯老先生就自己创作了这种迷你型佛轿。

  至于如何保护传承,柯老先生介绍,将建立传承人培养激励机制,增强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展示交流等活动创造条件;并建立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展示中心,推动该项目保护工作健康发展。此外,成立藤轿兴趣小组,为有兴趣的社会人士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记者_张志耐 实习生_洪安婷)

标签:非遗|手艺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