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昨日,省长于伟国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福建过去一年发展的成绩单,也勾画了新一年“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行军图。这份报告中,从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到成为国家生态市,再到厦漳泉大都市圈建设……泉州成为福建发展的一抹亮色。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建设征程中,泉州将继续以矫健的步伐和“领头羊”的姿态,勇扛红旗。
回眸2016泉州创新转型领跑“中国制造”
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
摘要:创新驱动促转型……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并加快建设,泉州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等“国字号”研发机构相继落地。
解读:过去一年,“泉州制造2025”深入实施,“21211”工程圆满收官,泉州“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此外,泉州积极引进设立石墨烯产业研究院、哈工大工研院、南洋研究院等高端平台,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将进一步让各种创新要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泉州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创业创新乐园。
新增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63家
摘要:产业加快优化升级……研发经费投入增速高于全国。福耀和九牧公司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解读:作为制造业大市,泉州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遗余力,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全力推动产业延伸补缺、做大做强。在政府部门的带动下,广大企业致力研发创新和质量品牌提升,全年新增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63家、发明专利135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8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家,制(修)订标准51项。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17个,全市完成技改投资850亿元。
入选省级特色小镇数量居设区市第一
摘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福州大都市区、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效应显现。创建28个省级特色小镇,15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推进。
解读:厦漳泉三城实施同城化发展去年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泉州编制环湾新城空间控制和城乡一体化规划,开展重要节点城市设计,抓好一批城市关键点、精品点建设,以靓丽的容颜融入大都市圈。此外,去年泉州共组织推荐16个小镇申报省首批特色小镇,其中永春达埔香都小镇、德化三班瓷都茶具小镇、安溪藤云小镇、晋江(金井)人才梦想小镇、深沪体育小镇等5个小镇入选创建名单,入选数量居全省设区市第一。全国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等先后落户泉州。
荣膺国家生态市
摘要:巩固拓展生态优势……厦门市、泉州市和27个县成为国家生态市县。
解读:泉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生态市的荣誉彰显在一个个细节里。去年,泉州完成永春空间规划、晋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9项改革成果。141个重点流域、跨境流域污染整治项目完成投资14.9亿元,小流域“赛水质”活动整治河道69公里,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主要干流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空气优良率98.3%。永春还获评了中国生态文明奖。
展望2017人才港湾助力产业升级
制定“1+X”政策体系
摘要: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重大平台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首购和推广应用、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等方面推出一批创新举措。
解读:去年,国务院批准福州、厦门和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今年,泉州将全面启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用”为导向,制定“1+X”政策体系,在“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本身的创新上下大力气,大规模引进人才技术、科研成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泉州将通过40项任务的具体落实,推进示范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完成关于自主创新的21个指标。其中,泉州高新区综合指标(排名)到2020年进入全省前列;全市每个千亿产业集群到2020年要建设100条以上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此外,着眼2020年时间节点,全市还将建设30个示范性数字化制造、10个示范性智能化制造车间/企业;培育10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重点培育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培养现代工匠3.5万名;新增专利10万件以上。
打造人才的梦想事业生活港湾
摘要:坚持引资引智并举,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设立引才“伯乐奖”,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
解读:新年伊始,泉州提出要打造“梦想港湾、事业港湾、生活港湾”,锻造一支引领现代化泉州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大军,推动泉州创新节奏走得更快、转型突围更早迈出实质性步伐。
通过建立人才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简政放权、高效服务,泉州将营造优质的社会、工作、生活、制度环境。“松绑+激励”,让市场“说话”,制定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能力提升实施意见;“普惠+优待”,让人才“名利双收”,统筹专项资金,整合现有50多份政策措施,调整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构建有泉州特色的人才分类制度体系,加快制定《积分优待管理规定》,建立精准、动态、区别化的“一卡通”服务包,规划建设职教园区,探索“项目+团队”、人才券、人才专用编制、超市民待遇等措施。与此同时,加紧培育本土未来的企业家,支持“创二代”接班传承、创业创新。
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创造便利
摘要:大力支持台胞来闽创业就业,推进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建设,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
解读:为支持全市各地建设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鼓励社会团体、企业、机构等积极推荐台湾青年来泉创业就业,去年,泉州出台了《泉州市台湾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和推荐示范团队认定及奖励规定(试行)》,符合条件者,由市财政给予推荐团队10万元奖励。
同样在去年,经过审核遴选,泉州公布10个园区(企业)为首批泉州市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接下来,泉州将继续创造条件,支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加快规划建设,尽快形成聚集效应,在吸引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创新扶持等方面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切实为台湾青年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芯谷”
摘要:电子信息突出“强芯补屏”和终端产品创新,加快泉州晋华等项目投产达产步伐……机械装备重点实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解读:为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泉州将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支撑政策体系,主动承接国家重大工程和试点项目,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加快推进智能化数控化改造和规划建设泉州“芯谷”目标明确。
今年,泉州将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轻工装备基地,建设洛江、晋江、南安智能装备产业园。加快规划建设中的泉州“芯谷”,则以晋华集成电路、三安系列项目为龙头,培育设计、制造、封测、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并将建好晋江、安溪、南安三大园区。
海丝申遗文本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摘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海丝等申遗。
解读:在各兄弟城市的支持下,泉州积极做好各项协调和服务工作,举全市之力推进“海丝”申遗,高标准高质量按联合国文化遗产申报标准和要求完成所有规定工作和程序——这是泉州的承诺。
今年,泉州将继续发挥牵头城市的引领作用,抓好《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宣传和实施,完成“海丝”遗产点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各项申报任务。申遗文本将于2月1日前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14个申遗遗产点修缮项目中已有2个完工通过验收;先行实施的153项能立即整治的环境整治项目已全部启动。此外,泉州还将启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举办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
未来五年,将实施千年古港复兴计划,进一步活化“海丝”基因,保护“海丝”文化遗产,泉州的“海丝”故事还将继续演绎。
(记者 朱娟娟 蔡紫旻)
- 尤权于伟国分别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团审议2017/01/19
- 聚焦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01/19
- 数读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支出3147.6亿元2017/01/1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