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市委党校第十三期事业科级班开展《刺桐城里的非遗瑰宝》沉浸式研学活动

www.ijjnews.com   东南早报  2025-03-29 22:09
  

  3月28日,泉州市委党校第十三期事业科级班全体学员循着海丝文脉,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了一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探秘之旅。

  步入6500平方米的非遗殿堂,学员们沿着“物华之美”“民俗之风”“天工之巧”“泉腔之韵”四大主题展区徐徐前行。600余件非遗珍品如历史长卷渐次展开:巧夺天工的德化瓷雕在光影中流转千年匠意,指尖翻飞的李尧宝刻纸诉说着闽南古韵,南音袅袅间梨园戏的凤冠霞帔恍若隔世,丝线起落际悬丝傀儡舞动着人间悲欢。这方寸天地间流淌的匠心脉搏,正织就一张穿越时空的文化丝网,将学员们编织进了“古今时空交织”的非遗传承经纬,悄然叩响了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海丝潮涌处,文脉启新章。当刺桐城的春风掠过非遗馆的琉璃瓦,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当代治理者的心间泛起涟漪。在“‘非遗国潮’如何助力地方经济与文化旅游的发展”主题研讨中,学员们通过多维度视角的深入探讨与思维碰撞,系统梳理出非遗活态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创新路径。在市委党校刘燕凌副教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员共识提出“四维驱动”发展模型:以创意策划为引擎,深度挖掘非遗文化IP潜力;以消费升级为导向,打造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以配套建设为支撑,完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以规划引领为保障,构建标准化运营体系。该策略框架强调在坚守非遗文化本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数字化赋能,推动非遗资源向文旅产品转化,最终形成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良性互动,为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数字化浪潮遇见传统技艺的沉香,当市场化思维碰撞非遗守护的初心,我们清晰听见文化自信的春雷在新时代的云端轰鸣。这场沉浸式研学终将化作万千星火,点燃古城文旅融合的燎原之势,让世界看见泉州非遗在历史长河与时代大潮激荡中绽放的永恒光芒。

(作者_黄永洪)

标签:泉州市委党校第十三期事业科级班
稿源: 东南早报  编辑: 林秋梅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20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