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伏树:完成好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利用海丝资源提升对外开放量和水平
泉州市教育局长廖伏树(右二)接受中国网采访组采访
中国网12月8日讯 教育的意义是对国家全体国民个人素质的保证,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一个地区同样如此。“十二五”期间,泉州市教育局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现教育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义务教育各项发展指标保持在全省较高水平,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7.44%、提高5.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5%、提高1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2%、提高11.4个百分点;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泉州市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的重要阶段。12月5日,中国网采访组专题采访中共泉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泉州市教育局局长廖伏树。
中国网:廖局长您好!很高兴今天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泉州市教育局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教育事业发展,如从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育、教育信息化、全民终身教育等方面,有哪些重要部署?
廖伏树: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中国网关注泉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泉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十三五”是国家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央支持福建和泉州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泉州市正努力建设创新泉州、智造泉州、海丝泉州、美丽泉州、幸福泉州,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建设的“领头羊”,这也为制定“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依据。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泉州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中国制造2025”样板城市等多种政策叠加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社会教育需求新特点来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对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教育正日益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实现有质量的公平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导向。
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规模结构新变化来看,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大环境和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学龄人口规模恢复性增长,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学前教育方面,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截止2016年春季,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性质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总幼儿数的67%。“十三五”期间,全市学前教育在园生数预计将达到45.66万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以上。目前我市学前教育存在的困难是:公办幼儿园资源短缺,城镇化建设同步配套幼儿园政策落实不到位,学前教育在编人员配备不足。
在义务教育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在校生将分别增加15.3万、10.7万和6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预计将提高到40%左右。学校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面临新挑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城区大班额现象仍然不少,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在一些学校现象仍然存在;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上还不平衡,教育质量还有差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学科、性别和分布不均等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特色化不鲜明,办学模式较为单一,优质高中覆盖面亟待扩大,全国高考卷、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也给学校管理带来全新挑战。
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现代职教体系有待完善,校企合作有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部分专业建设低水平重复,办学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我市产业需求不对称、结合不紧密,工学类办学规模偏小,尤其是服务“泉州制造2025”、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急需的智能装备、数控一代、软件信息化、现代服务业、石油化工、建筑建材等人才紧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科技进步的能力较弱。
在素质教育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有待加强。“应试教育”在某些学校、家长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较重。
“十三五”时期,泉州转型压力前所未有,但率先发展大有可为。泉州是改革开放先行之地,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面对改革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要以“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海纳百川精神,勇于担当、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求新求变求突破,加快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力争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 教育部长:教师工资不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2016/12/08
- 陈东聆:借力“第三方”服务支持 提升英林教育质量2016/12/08
- 教育部: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2016/12/07
- 教育部拟在晋江市设立“中国高校海西科技产业创新中心”2016/12/0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