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黄金周合肥市旅游收入首破10亿

www.ijjnews.com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2013-10-08 10:00
  

黄金周合肥市旅游收入首破10亿

10月6日,在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瞻仰历史文物,重温英雄事迹。郭如琦摄

黄金周合肥市旅游收入首破10亿

庐江金汤湖畔景色新。周跃东摄

黄金周合肥市旅游收入首破10亿

假日里,三河古镇传统的民间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徐勇摄

合肥日报讯(孙跃龙王永亮)市旅游局昨天发布消息,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市主要景区、景点和农家乐接待游客98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2亿元、增长17%。旅游总收入也是首次突破10亿元。

十一黄金周,天气晴好,旅游态势喜人。尤其是高速公路对7座以下汽车实行免费通行政策,让合肥成为周边自驾旅游重要目的地。“每天接待游客七八千人次,比去年增长50%左右,安庆、阜阳等周边城市游客占一半左右。”合肥海洋世界市场部经理徐干说。

合肥很多景点都人流如织。如三国遗址公园,通过举办第八届合肥三国文化节暨航天航空科技文化节,带动了人气,国庆假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和86%,创历年同期最高水平。而滨湖湿地公园接待人数达25.5万人次、渡江战役纪念新馆接待游客12万人次、新开园的牛角大圩接待游客16万人次,也都创下接待量新高。

环巢湖旅游

游客尽兴满载归

合肥日报讯(王永亮)今年国庆假期,环巢湖沿岸的景点、公园、农家乐等齐心协力,准备了丰盛的假日旅游大餐。

“每天上姥山岛的游客有六七千人次,比平常周末增长两倍多。”昨天下午,巢湖中庙风景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环巢湖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庙、姥山岛人气与日俱增,吸引了合肥以及南京、上海等周边城市自驾游客蜂拥而来。

今年国庆长假是长临河古镇开放后迎来的首个黄金周,其推出的美食旅游文化艺术节,将一些市民不常见的肥东小吃集中亮相,如梁园小鳖、石塘驴巴、无丝藕饼等,成为环巢湖旅游链条上的新亮点。黄金周期间,长临河古镇每天的游客接待量都超过1万人次,10月1日更是突破2万人次。

环巢湖旅游景点各祭良招,冶父山栖凤谷开园、汤池镇摄影比赛、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举办的歌舞太极拳表演、肥东元疃镇2013中国(合肥)首届马术旅游文化节、三河镇“第七届美食节”活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中共一大至十八大精品图片展”等各路活动齐上阵,玩处多、亮点多。

乡村生态游

精彩快乐无极限

合肥日报讯(方娟)欣赏自然景观,品尝原汁原味农家菜,畅享田园秋色……十一黄金周,合肥周边特色乡村里游人如织,乡村游成为市民旅游消费的热捧对象。

这个假期,许多市民选择到广袤的乡村,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游客热衷去古镇、古村落、湿地公园、原生态的大森林、乡间的果园和农庄……寻找不一样的体验。乡村游的火爆,农家乐忙坏了。10月6日,在环巢湖旅游大道边的一家农家乐里,记者看到,餐饮区已经宾朋满座。休闲区还有或坐或站待就餐的游人。该农家乐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天,来就餐的客人接连不断。中午已经开满30桌了。像泥鳅煮挂面、银鱼蒸鸡蛋之类的土菜都已经卖完了。”

“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让游人乐此不疲。很多游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起“人头攒动”的知名景区,自己更愿意选择在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功能设施相对齐全的乡村度假,让自己“慢”下来,静心体会恬静的田园生活。

渡江战役纪念馆

接待量创新纪录

合肥日报讯(张秋红方偲)十一长假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备受游客青睐,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8000人。值得一提的是,10月2日接待游客25763人,创开馆以来接待量最高纪录。

前来参观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有身戴渡江战役纪念章的老战士,还有支前民工的家人等。为了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游客,该纪念馆今天闭馆休整一天,对馆内设施设备进行维护。 

标签:黄金周|渡江战役|农家乐|纪念馆|文化节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编辑: 林丽娥林丽娥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