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龙头带动 集聚发展 打造标杆 ——且看晋江经济开发区如何在省级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中脱颖而出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3-10-20 09:43
  

  近日,福建省工业(产业)园区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2022年度试点园区标准化建设评价结果的通报,在全省26家试点园区中,晋江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排名第五,获得500万元省级奖励。

  这已经是晋江经济开发区第二次在试点园区评价中脱颖而出。

  2022年10月,在公布的2021年度全省试点园区标准化建设评价(评估)结果中,作为10个2022年新增的省级试点园区之一,晋江经济开发区参与了现状评估,并获得全省新增试点园区综合评估第四名。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园区从空间重构向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强产业 兴城市”的有力举措。

  作为全省试点园区标准化建设的“优等生”,晋江经济开发区如何不断刷新好成绩?

  今天,“活力开发区”将从龙头品牌、规划提升、集约发展、产教融合、科技创新、融资支持、配套设施、新型基建、机制创新、标准研制等10个专项指标中,为您深度解析。

  龙头品牌强力引领

  走进晋江经济开发区,一座座标准厂房鳞次栉比,安踏、恒安、利郎、盼盼、信泰、华宇、三六一度等知名企业林立其间,带动鞋服、纺织、食品等园区主导产业集链集群发展。

  以运动鞋服产业为例,开发区入驻有安踏、三六一度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

  在园区里,从聚酯切片、纱线、网布、染整到鞋机、面料、鞋材、鞋底、配饰、吊牌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产品,都能找到,构筑起从“一根丝”到“一双鞋”的全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2年,晋江经济开发区“全市一区”规上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比增超11%。其中,时尚鞋服行业超560亿元、高端纺织行业超370亿元、健康食品行业超230亿元、智能制造行业超200亿元、医疗健康行业超160亿元。

  晋江经济开发区用晋江市约7.8%的土地,创造了超四分之一(28%)的工业产值。

  规上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唱主角”、挑大梁的作用更加凸显。2022年,晋江经济开发区纳税超亿元企业3家,纳税超5000万元企业5家,纳税超2000万元企业8家,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19家。

  当前,晋江经济开发区“全市一区”范围内,入驻企业1406家。其中,规上企业609家,占比达43.3%。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激发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不断完善、创新、突围,推动价值链迈向中高端,加快构筑新发展格局。”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国鑫表示。

  规划建设水平提升

  9月28日,在泉州综合保税区,保税仓库项目(一期)喜迎两栋仓库主体结构封顶。

  该保税仓库项目是泉州综合保税区做大做强“保税+”、完善现代化仓储物流配套、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晋江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的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

  2022年,经过“全市一区”体制机制改革后,泉州综合保税区纳入晋江经济开发区统一管理,在规划建设、资金投入、经营运作、招商引资、服务配套等方面迎来新提升。

  不只综合保税区纳入开发区管理,改革后,在五里园、安东园、食品园、新塘园、时尚园等园区基础上,三创园、英林园、深沪园、金井园、安海园、现代物流园(位于西园)、包装印刷基地(位于磁灶)、集成电路工业园(位于东石)等园区,也纳入“全市一区”范围。晋江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拓展至90.34平方公里,形成“全市一区+若干专业园”发展模式,构筑起“优势产业承载+高新产业培育+科技创新支撑+开放经济试验”的现代园区矩阵。

  2022年度,在福建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晋江经济开发区连续7年蝉联省级开发区首位,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排名中始终保持第一梯队的优势,超越不少国家级开发区。

  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正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集约发展效应凸显

  土地获批、项目开工、首栋封顶、园区开园……2022年以来,一幕幕平地起高楼的“土地裂变剧”在晋江经济开发区悄然上演。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聚焦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园区向上生长,晋江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1+6+N”园区标准化建设(“1”即一个五里高新综合产业园区,“6”即六个专业化产业园区,“N”即N个园区标准化试点项目),打造高标准、强承载的产业综合园区,加快园区集聚、集约发展的步伐。

  长期以来,园区土地开发强度与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匹配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工业用地容积率提高到3.0。这样在无新增工业用地的基础上,工业园区预计还可释放近3万亩的产业空间。”许国鑫说。

  如跨过23个年头的“老牌”工业园——五里园,就曾面临低效用地增多、区域经济效益不高、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逐渐老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晋江市把五里园列入首批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推动五里园向高新综合产业园方向发展。

  园区里,综合产业园、教育配套、道路改造提升、现代小区、青年公寓等系列项目相继落地建设,五里园迎来“华丽蜕变”。

  除了五里园,在各园区,一批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项目建设成果也初步显现。

晋江新智造产业园

  在英林园,英林服饰标准厂房一体化工业园(一期)已经开园;在金井园,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全线封顶;在安东园,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投用在即;在新塘园,新智造产业园项目一期、二期全线封顶,项目招商率跑出100%的亮眼成绩。

  工业园区的提容增效、集约发展正加速推进。

  产教融合走向深入

  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近日,晋江经济开发区产教融合工作再迎新成果——晋江经济开发区产教融合基地作为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跻身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晋江市产业发展主阵地、主战场,近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不断推动产教融合工作走向深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产教融合基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5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亿元,联合安海职校搭建起中专教育的新平台,更好匹配园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项目投用后,可容纳学生3600人,将发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评价等综合功能,构建面向技能型学生、产业工人、企业管理人员等人群的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基地,培养培育技能型学生与新就业人群。

  目前,产教融合基地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共开设5个专业、8个班,招收学生330人。项目(二期)正在建设,将新建三栋教学楼、行政综合楼、培训综合楼等,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

  今年11月,项目(三期)也将开工,计划新建培训宿舍及食堂、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地下室。

  依托该基地,晋江经济开发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也加强了对外合作力度,“牵手”高校、产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搭建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学历提升等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

  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聚焦做深产、教、科、才“四位一体”融合文章,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营造政、校、企合作新生态,形成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产才融合发展格局,推动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让人才优势不断转变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实现科教兴区、人才强区。

  科技创新赋能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更是赋能发展的源头活水。

  走进晋江市创新创业创造园(简称“三创园”),园区入口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几个大字,十分亮眼。

  在这里,一个个孵化项目从“梦想”走向“现实”,初创企业从“新秀”变为“名角”,新兴产业由“独木”成为“森林”。

  今年5月,三创园科技孵化基地(科创慧谷·晋江)荣获“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实现了晋江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

  作为晋江科技创新孵化高地,截至目前,三创园已累计引入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石墨烯技术研究院、中关村硬创空间(晋江)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晋江研究院等13家公共科研平台。

  这些科创平台与晋江制造企业合作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已超百个,受益企业超千家。

  科创平台不断赋能,企业的自主创新也快马加鞭。

  走进信泰集团,除了经编织造,纺织新材料和可穿戴设备的研发生产,正成为该集团不断创新突破的方向。

信泰集团

  2022年,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今年,该集团“一种八梳双贾卡纱架提花网布”获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优秀专利银奖。

  作为纺织材料染整及纺织机械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信泰集团在科学研究、技术储备、人才队伍等方面优势凸显。特别是该集团旗下的万物智联公司已成为省级数字经济“瞪羚”企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了该集团创新发展的“第二曲线”。

  目前,万物智联公司已为晋江的食品加工、鞋服纺织、建材陶瓷、机械制造等多个产业的上百家客户,提供数据化转型的产品和服务。

  在创新领域,信泰集团加速前行,华宇织造也不断“出圈”。

  打造出目前全球最大的经编间隔织物生产基地,年产经编间隔织物4.5万吨……2022年底,在行业内持续创新突围的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摘得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桂冠。

  经过技术创新赋能,打造智能化工厂,华宇已形成科技型织造智慧园区。

  龙头企业强化创新引领,中小企业也不能掉队。

  今年上半年,由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牵头,中海创科技(福建)集团与福建晋园发展集团携手权属公司合资组建的国有混改企业——晋江市数产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目前,该公司已深入晋江食品、纺织、鞋服、机械、注塑等传统优势行业,加快推进各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晋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晋江经济开发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7家、“专精特新”企业3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2家、国家级绿色智造绿色工厂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机构72家、“瞪羚”企业4家、“独角兽”企业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

  截至2022年底,园区企业发明专利共计860项、实用新型专利1524项。

  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持续放大三创园双创策源地效应,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数字园区建设工程等,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0家,数智转型企业达400家,让“科创森林”枝繁叶茂、加速成长,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能级,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助力添彩。

  融资支持撑足底气

  资金是项目建设的“血液”。

  今年6月19日,晋江经济开发区所属国企晋园发展集团成功发行“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该期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中,晋园发展集团承担着开发建设商、综合服务商、产业金融商的“三商”市场主体作用。

  2023年该集团策划的经营性投资项目达32个,总投资127亿元,包括盘活闲置安置地,建设英林服饰标准厂房一体化工业园、安东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等14个标准厂房、集成电路污水处理厂、五里中央公园及商业街区、三创园高端酒店等。

  该期债券的成功发行,有效优化了晋园集团融资成本,为园区发展注入了新的金融“活水”。

  事实上,近年来,为促进企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晋江经济开发区已构建起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银行、企业债、公司债为主,以及商业银行为辅的园区发展投融资保障体系,并创新“园区+基金+产业项目”、“房东+股东+服务员”招投联动模式,统筹推进新希望大健康产业基金、安芯基金等4支基金设立工作,更好赋能园区运营,加快系列产业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服务配套项目、企业技改项目落地、建设、投用。

  如在园区标准化项目方面,瞄准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企业创新等三个维度,晋江经济开发区、晋园发展集团联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入标准化园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项目,通过低效用地盘活贷、厂房购买贷、成长贷、科技贷、商业贷、亩均英雄贷等,全力支持企业创新研发、经营发展。

  此外,晋江经济开发区还积极开展“促进金融优服务 构建发展新格局”政银企对接系列活动、金融服务产品推介会,搭建企业纾困贷款平台等,进一步推动政银企业合作,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营造良好的生态金融环境。

  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既是做产业,也是做城市。

  在高效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晋江经济开发区坚持“产城人”融合的理念,实施系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加快园区业态集聚、功能完善、效益提升,全力打造“强产业、兴城市”强力引擎。

  近日,欣鑫路、中华路两侧,挺立起一根根威武靓丽的新路灯,搭配着崭新的沥青路面,让人眼前一亮。

中华路立起了一根根新路灯。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经过“白改黑”改造后的欣鑫路、中华路迎来试通车。

  老旧水泥路被清爽的沥青路面代替,新的交通标志标线清晰醒目,路旁的绿化也开始点缀,刷新着五里园的“颜值”。

  这是晋江经济开发区完善道路功能、提升园区形象迎来的成果之一。

  去年以来,晋江经济开发区实施园区品质提升工程,实施了五里园“四横三纵”、安东园“四横一纵”区域路网的工程改造,并推动英林园、深沪园、金井园、安海园等园区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和绿化景观提升,不仅整治了交通隐患,“靓化”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商务洽谈的外部环境,也优化了标准化园区的建设水平。

  道路交通条件改善,教育、居住基础设施等也要同步提升。

  2022年以来,晋江经济开发区全速推进养正中学开发区校区、产教融合基地(一期)项目建设,构建起“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校”的教育体系。

养正中学开发区校区

  与此同时,英塘商贸中心区商住项目(晋府诚园)、青年公寓项目等也加快建设、改造,为企业职工和家属、青年创业人群等打造优质的居住空间,进一步补齐产业社区“宜居”板块。

  新型基建浪潮涌动

  新基建赋能新发展。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不断构筑数字经济新优势。

  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智能仓储机器人、RGV机器人(有轨穿梭小车)……走进凤竹纺织公司智能车间,各类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让凤竹从传统的“汗水工厂”迈向了新时代“智慧工厂”,实现了大幅度降本、提质、增效。

凤竹纺织公司智能车间

  今年1月,该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的能耗数据监测”作为典型场景,还入选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

  不只凤竹纺织尝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甜头,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各园区,龙头企业纷纷搭上“数字快车”,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作为卫生用品机械制造龙头企业,海纳机械公司打造了全球卫品服务网-5G卫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平台,获评福建省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

  华宇、三六一度、恒安纸业、蜡笔小新等企业,通过“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应用,解决自动排产、生产协同、数据采集、品控管理、设备互联、远程运维、能耗实时监测等实际问题,入选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应用案例名单。

361°5G智慧工厂

  人工智能、5G通信、工业互联网……在数字经济不断赋能的背后,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满足越来越多工业企业对数字化的需求,近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携手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运营商,持续打造园区4G网络提速、5G网络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亿元,推动一批新的机房、4G基站、5G基站建设,实现了重点区域5G网络信号覆盖。

  2022年9月,晋江经济开发区以工业互联网为主导产业,跻身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专项扶持名单。

  除了赋能经济发展,晋江经济开发区还引进了智慧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打造园区数字底座,提升园区信息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依托新型基建,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整合建设“5G+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上下游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数字化转型“数字助手”行动,力争每年培育20家以上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规上企业数字化应用普及率提升到40%。

  机制创新彰显活力

  标准园区项目建设成果不断呈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速完善,产业金融、资产运营被迅速激活……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等工作迈入“快车道”的背后,“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的建立和优化,提供着硬核支撑。

  2022年6月,为适应“全市一区”改革发展需要,在晋江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晋江经济开发区整合原有建设、投资、物业等公司,并引入产业金融、产业投资等职能,成立了福建晋园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迅速“上马”37个经营性项目,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评定,发行首期公司债券,推动下属建设公司申报并获得建筑工程及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双二级资质认定……晋园集团成立后,激发出强劲市场活力,高效推进开发建设、园区综合服务、产业金融、资产运营、创新孵化、“保税+”等六大板块业务,全力做强做活开发建设商、综合运营商、产业金融商“三商”功能。

  除了下设四个子公司,在“全市一区”的14个园区,晋园发展集团还各分设了1个功能完善的专业运营公司,针对园区不同的功能定位,“一对一”推动各园区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晋园集团的成立,是经济开发区塑造出的发展新优势。那么,“双零”(服务企业零距离、服务项目零收费)、“双员”(企业服务员、联络员)、“益企”等服务工作机制的创新实施,则是经济开发区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的新动能。

  近日,在开发区服务工作机制的助力下,福建恒安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冠达星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顺利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将加快企业改扩建的步伐。

  其中,冠达星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7.65万平方米,拟投入2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综合办公楼、运营中心、宿舍和公寓楼、中央食堂、商业服务等。

  良好的政企互动是“晋江经验”的宝贵实践。

  “为了做好园区各项目的服务工作,我们组建了工作专班,指派专人为各项目提供报批、报建全事项免费代办,以及招引落地、建设、投产经营‘一条龙’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国土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已推动138家公司改扩建,企业建筑面积可增量约451万平方米(相当于零地增加4510亩产业空间),预计可新增投资达270.6亿元以上;已服务指导59家企业成功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预计可新增厂房建设约208.6万平方米。

  标准研制成效明显

  以标准创新助力发展创新。

  为加快园区建设标准化工作,2022年,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制定并印发了园区建设标准化工作机制,成立开发区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发展导向、实施路径、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全面、深入推进园区建设标准化工作。

  走进满誉产业机械微工业园,企业自主建设的标准厂房已进入装修阶段。而在2021年,这里还只是一片尚未开发的企业闲置用地。

满誉产业机械微工业园

  园区工业用地紧缺,企业的闲置土地却未开发。位于五里园的满誉并不是个例。

  立足园区集约高效发展,晋江经济开发区推动专业园区编制“一园两图”(即一个园区一张工业用地亩均效益图、一张亩均工业产出热力图),在五里园、食品园、安东园等园区逐步试点实施工业厂房亩均效益评价及激励约束制度。

  亲亲食品公司3栋厂房拔地而起,满誉机械3.7万平方米闲置土地启动改扩建、百鑫高科·五里产业园项目开工、新智造产业园项目大干快上……在“优质精扶、低质倒逼”方式推动下,一批企业低效厂房、闲置用地改造提升项目纷纷启动。

  园区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加快推进,不断夯实着晋江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试点园区的基础。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也强化着行业的话语权,掌握着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记者了解到,当前,晋江经济开发区园区企业恒安、利郎、安踏、凤竹、向兴、三六一度、威盛机械等12家企业,主导或参与了23项国际、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包含纸业、服装、纺织、鞋业、机械、新材料、印刷、印染等行业。

  蜡笔小新、奇峰食品、梅花伞业、利郎等5家企业建立了国家及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涵盖休闲食品、糖果和巧克力、伞具、电子业务、纺织品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利郎、向兴2家企业主导或参与了5项团体标准的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在三创园,晋江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正式揭牌成立,推动知识产权更好赋能区域、产业和企业发展。

  据悉,该集聚区将吸引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等机构进驻,共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展示平台、培训宣传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更好服务晋江企业,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构筑产业创新生态圈,为晋江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支撑。

  “这对园区来说,也是重大利好,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技创新意识。”许国鑫表示,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发挥好试点园区政策优势,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资金、资源向园区集聚,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工业(产业)园区综合实力,为晋江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 许春 陈巧玲)

标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