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正文

十年来,晋江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双向奔赴”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2-09-06 08:22
  

  十年变革,晋江城乡日新月异。

  在城镇化率达69.3%的晋江土地上,有超百万的新晋江人安心进城、稳定就业;一栋栋住宅高楼鳞次栉比,世纪大道、迎宾路、双龙路等城市主干道四通八达;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厚植中小企业创造生长土壤……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精准破题,坚持城乡发展一体统筹,确立“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的发展布局,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先后推进九大组团、五大片区、四大新区和千万平方米综合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15平方公里,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

  十年来,晋江强化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让百姓拥有创业致富、乐业安居的美好生活,实现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双向奔赴”。

  城乡一体 本地外地“无边界”

  生活在晋江,从资源配套上的“体验感”,很难察觉出城乡之间的边界。

  近日,英林村的老洪乐开了花。家门口的英林中心小学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想到几年后,刚满周岁的小孙子就可以在这里上学,他就特别开心。

  原来,早在今年2月14日,英林中心小学与晋江市实验小学就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将英林中心小学纳入晋江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统一管理。软硬件双提升,这所有着92年办学历史的小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将孵化成比肩市直优质学校的名校,让英林的孩子在家门口享有与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

  基础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不仅体现在城乡一体,更体现在“本地外地一个样”。

  来自湖南的新晋江人周习军对安家晋江的信心更足了。去年,他通过积分优待政策,不仅买到了心仪的房子,儿子也顺利就读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作为拥有超百万新晋江人的城市,如何让新晋江人安心进城、稳定就业?2011年,晋江在全省率先推出居住证制度,持证可享有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医疗互助等22项市民化待遇;到2014年,市民化待遇扩大到30项。在教育方面,新晋江人子女与晋江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就近入读公办学校。

  “我们的归属感,都写进日常生活中。”周习军朴实的一句话道出心情。

  在家门口可以读名校,在家门口也能看名医。

  近几年,为快速提升全市诊疗水平,晋江成功引进一批顶级优质医疗资源。其中,不仅引进国内高端医疗机构树兰医疗集团,率先走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疗机构合作的新路子,还推动上海六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国内顶级医疗资源落地晋江。

  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村。

  如今,依托村级卫生所建设的“党建+”邻里中心健康服务站,不少村民家门口就能买到所需的药品。这仅是晋江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晋江市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大医共体”格局日益完善,优质卫生健康资源和服务人员双双下沉,已经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全覆盖。

  打造形成三大医共体格局,晋江还建立“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感谢政府推出的长护险,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家庭负担,也让我老母亲的状态越来越好。”家住晋江新塘街道南塘社区的柯先生由衷地感慨。

  原来,101岁的林阿婆是柯先生的母亲,由于年事已高,只能长期卧床。2021年11月,林阿婆被确认为长护险待遇享受对象。一年多来,护理人员每三天一次,上门为林阿婆开展至少1.5小时的护理服务,包括擦浴、洗发、手足部清洁等基本生活照料,还会根据阿婆的身体及精神状况,适当加入关节护理、按摩等服务。专业、耐心、细致的护理,让林阿婆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有时候,我母亲还会拉着我问护理人员什么时候再来?”柯先生欣喜地说。

  2020年7月起,晋江在全省范围率先启动“长护险”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失能(半失能)人群长期护理保险工作。两年来成效显著,对象服务满意率达100%。这其中,待遇享受对象不仅有像林阿婆这样的百岁老人,还有低至3岁的幼儿。

  这些年来,晋江市每年把70%以上本级财力投到民生领域,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下大力气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打造形成三大本硕高校版图、三大医共体格局、“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务,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产城融合 发展生活“齐步走”

  实体经济是晋江的命脉,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繁荣。

  如今,晋江已经培育形成1个产值超两千亿元、1个超千亿元、2个超五百亿元、2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000家左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晋江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带动城镇人口的聚集,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繁荣。

  晋江成就企业,企业反哺城市。

  不久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晋东院区(福建和敏医院)的效果图曝光,让这个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又火了一把。

  去年12月18日的“晋江慈善日”当日,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宣布,其所在家族将捐赠10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及股票,成立“和敏基金会”,其中首期20亿元全资捐建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福建和敏医院)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晋江医疗水平和城市品质。

  城市载体的建设关乎民生。

  夏日炎炎挡不住项目建设的火热推进。在英林镇旧村改造项目现场,到处是一派“大干快上”的火热场景。

  英林中心小学、英林中心幼儿园、英林中心卫生院、养老中心及英林旧村改造一期的推进,可谓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缩影。

  “四中心”的建设,补齐群众反映强烈的医教养等民生配套的短板,“一片区”的推进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差距缩减、城市能级提升,为集聚人气、商气和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以城市更新促进产业发展,晋江企业将其视为己任。“四中心”中的英林中心小学新校区项目与英林中心幼儿园由劲霸男装有限公司全资捐建;与此同时,一批热心乡贤正在对接认领捐建英林中心卫生院、英林养老中心。

  乡村的蜕变也发生在安海。

  在安海镇坝头溪边自然村,顺着能琴公园的廊道漫步,目之所及,占地19亩的溪边生态公园、书藏楼美术馆与闽南风格的红砖小别墅相映成趣,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村庄改造前,这片都是石头厝,也没有像样的道路。现在规划改造后,整个村庄变化非常大,不仅路宽了、环境好了,大家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溪边村民许友达的新房正在装修,三层楼总实用面积有300多平方米。

  幸福感不仅来自于“安居”,更在于“乐业”。去年,溪边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启动宝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的推进,让村民成了最直接的受益人。宝旺公司不仅为溪边村的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而且,项目所得收益也将为入股村民进行分红,剩余资金用于支持溪边美丽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2016年,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通过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定向捐赠1亿元,并于2019年再次追加捐赠2500万元,用于支持溪边美丽乡村建设及实施可持续发展项目。溪边村走上一条“蝶变”之路。

  城乡融合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晋江,许多大企业的总部在乡镇——安踏总部在池店,恒安总部在安海,柒牌总部在英林,七匹狼总部在金井。

  这些年来,晋江注重把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探索出乡贤反哺、村企合作等多元改革发展模式。城镇化的不断更新,带动产业提升、结构优化、人才聚集,让总部扎根、税源回流、人气攀升,城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乡村和城市有一样的生活品质,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品质宜居 城里村里“皆欢喜”

  如今,晋江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

  来自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晋江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县市排名中,比去年同期上升6名。

  从2020年起,晋江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这份满分“期中卷”,晋江空气质量优良的连续天数已超900天。

  蓝天之下,在晋江市九十九溪田园风光的“绿意”之中,摄影爱好者们纷纷扛起“长枪”捕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彩鹮悠闲觅食的身影。

  珍稀鸟类翻石鹬、栗苇鳽、黑腹滨鹬、遗鸥等也纷纷做客晋江,成为晋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

  “生态优先”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指标”,鸟儿们投了关键一票,市民也用行动说话。

  漫步九十九溪浦沟支流,湖面宽阔、碧波荡漾、水光潋滟,长河宛若城市“金腰带”;梧垵溪英塘支流,葱葱绿意、繁花掩映、鸟语迤逦,一幅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梧桐溪畔,农田广袤、绿草萋萋、白鹭觅食,午后阵雨过后,暑气暂退,丝丝凉风拂面而来……河道边上,休闲、散步、锻炼的人络绎不绝,处处都是惬意与悠然。

  以前的“臭水沟”销声匿迹,无论是城里还是村里,生态流域成为居民、村民的日常打卡地。

  除了流域,公园也是品质生活的一大载体。

  在八仙山公园的八仙湖,4岁的小朋友张恩铭又来看望他的“老朋友”——湖里的一群绿头鸭。

  “他每天都记挂着这些小动物,所以每周只要有空,都得带他来公园里走走逛逛。”张恩铭的妈妈笑着说,公园里流水潺潺,虫鸣鸟叫,山林的大树密密麻麻,是孩子游玩的好去处。

  正如张恩铭妈妈说的,这座占地1019亩的城市综合性山地公园,俨然成为市民回归自然的诗意栖息地。浓密的山林之中,保留了八仙山三座山体86%以上的原生树木,促使八仙山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氧吧。

  晋江的“氧吧”不止八仙山一个。这些年来,“国家园林城市”是晋江的一张“绿色名片”。八仙山公园、晋江南岸生态公园、崎山公园等公园绿地,打造了一批“天然氧吧”,让市民群众出门见绿,让城市提质又添彩。

  梧林传统村落里,市民在落日余晖里漫步,清新、宁静、和谐之美,映入眼帘;青石板、古大厝、番仔楼,徜徉在这保存完整的百年古建筑群里,时光仿佛慢了下来。

  在闽南风情馆,随着阵阵锣鼓声起,布袋戏手艺人陈国成演绎起《大名府》等剧目的精彩选段。看演出不过瘾,市民游客纷纷套上布袋木偶,学习体验木偶戏技艺,沉浸式地感受闽南非遗文化的魅力。

  这座记载历史的村落,如今不仅保有乡愁,还获得全新生机,活了起来。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这些年来,晋江注重把城市更新改造与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守护城市的根、文化的魂。梧林传统村落如此,五店市更是如此,让市民得到生活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双提升。

  现在的晋江,文明、文化、生产、生活、生态一体融合。碧水蓝天绿地逐渐成为晋江城市一张靓丽名片,文明文化也成为城市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这些年来,晋江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成第二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文化中心等一大批文体设施,打造五店市、梧林传统村落等一批闽南文化“活样本”,安平桥、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成功列入世遗名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记者 蔡斯洵)

标签:新型城镇化|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