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政府搭台 企业牵手“智库” 晋江产学研融合助推科研成果落地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2-05-20 09:16
  

  晋江新闻网5月20日讯  “‘创新研发’刻在海纳机械的基因里。公司自成立起,创新研发就没有停止过,每年公司都有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昨日,晋江市海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机械”)副董事长张志雄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完善设备功能,提升服务客户的质量,同时对人才进行储备,海纳机械与相关高校、机构、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长期持续推进。

海纳机械生产车间。

  早在2015年,海纳机械与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双方就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硬件优化设计等方面开展科研活动。借着晋江市政府引进中科院的契机,2017年,海纳机械与中科院展开了深度合作,并与福州大学等十家高校、机构、企业达成合作,成立了“创新联盟”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

  2021年3月,海纳机械与中科院视觉检测组组长合作的“高分子吸水材料均匀分布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完成验收。这一项目通过设计开发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高分子吸水材料均匀性在线检测系统,解决了纸尿裤生产过程中芯体材料均匀分布的业内难题。

  “这一研发项目持续升级,除了可以检测高分子的均匀性之外,还可以检测污点及金属异物,大大提升了我们对客户的服务。”张志雄说,升级后的设备,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产品将自动被剔除。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卫品服务网——5G卫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平台”已初步投入使用。这一以海纳机械为主体,与中国电信及福大共同合作研发的项目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管理营销、物流等环节数据集于一体,为行业“产、供、销、人、财、物”数字赋能。

  该平台既赋能机械制造行业软实力,也赋能卫品行业发展。对于机械制造行业而言,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及拓宽品牌知名度和占有率;赋能卫品行业数字化发展,解决传统低效率的对接问题,通过数据反哺企业和政府,促进整个卫品行业稳健发展。

  诸如海纳机械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的产学研合作,并为企业甚至行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情况在晋江已不少见。

  晋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晋江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晋江鼓励企业与一些高水平科研平台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原辅材料项目,参与到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结题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为了让企业更好实现产学研合作,缩短企业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帮助产业创新突破,让品牌插上创新之翼,晋江早在2012年便围绕产业基础,开始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依托平台技术、人才和行业资源优势,提升各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晋江已经引进9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据悉,2020年1月开始,晋江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正式统一进行归口管理后,晋江以集成改革为抓手,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整,如中鞋革晋江院拆分检测业务板块,更加聚焦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实现企业化运作;福建海峡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引进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管理运营;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调整为公益二类科研型事业单位,进一步激发运营活力……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引入众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晋江结合各个平台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实行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调整等,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让它们深度介入,从产业链的前端到后端全方位渗透,真正发挥智慧引擎的作用。

  据悉,2021年,晋江市各类科研平台累计汇集科研人才1187人,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1165项目,累计服务企业1300多家次,金额超过1.6亿元。

  下一步,晋江将进一步强化平台联动,深化校院企合作、产学研用融合、科创与招商协同,用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打通科研“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全面提高科研成果本土落地转化率。

  (记者 柯雅雅 曾小凤 董严军)

标签:科技创新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