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比增5.25% 舒华体育去年营收约15.6亿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2-03-15 08:33
  

  晋江新闻网3月15日讯  10日,舒华体育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营业收入约15.62亿元,同比增加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16亿元,同比减少15.45%;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28元,同比减少26.32%。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转增。

  从业务结构来看,“室内健身器材”是该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室内健身器材”营业收入为9.7亿,营收占比为63.8%,毛利率为27%。

  产品升级 加快智能制造

  去年,舒华体育持续深耕,继续推动“ToC+ToB+ToG”的市场战略,秉承着“产品智能化、运动娱乐化、运动科学化”的发展思路,加快“硬件+软件+课程内容+培训服务”生态布局,以消费者和客户为中心牵引产品创新研发。

  在六大健身场景的基础上,该品牌匹配升级了更多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对全民健身室内化、体育公园、竞技体能等领域的深挖需求,促进从单一的方案服务到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方案解决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竞技体能领域,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健身器材供应商,舒华体育为三个冬奥村健身中心量身定制了专业、科学的训练解决方案,科学配置健身器材。这是中国健身器材品牌第一次入驻奥运村,为全球运动员提供专业、科学的训练保障。

  产品升级的同时,舒华体育持续在生产技术上加大工艺改良、技术革新,优化生产工序和仓储线布局,通过技改、机器换人等多位一体措施不断优化生产环节,提升生产效率。

  2021年,舒华体育引进MES系统和WMS系统,实现辅助排产、工序自动转移、计件工资智能核算等功能,提供进度监控、效率统计等数据大屏,实时管控生产过程服务,为下一步打造透明化、自动化、智能化车间奠定基础。同时搭建RFID条码管控系统,完善商品先进先出管控,为智能拣配管理与营销售后追溯提供系统支撑。

  智慧互联 加强科技研发

  2021年,舒华体育不断调整团队结构并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加强研发力量、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在产品智慧互联方面,舒华体育突破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健身车、椭圆机、划船器、无动力跑步机等四大新品类,研发并初步建立起公司全场景智能健身系统,通过自研软件系统、搭建并完善全场景健身数据平台,打通智能器材间、器材与用户之间的关联,实现七大品类的互联互通,实现全方位科学化健身。2021年5月,公司荣获2021年(第3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室内智能跑步机金奖。

  在体能训练产品创新方面,舒华体育推出结合AI技术研发的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填补了国内在高精尖竞技体育产品领域的空白,打破了技术壁垒。该系统引入智能摄像头,实时捕捉每一运动轨迹,精确输出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数据,将运动数据实时传导至运动员和教练APP两端,通过实时观看、回放观察训练过程,不断帮助教练及运动员优化训练目标。科学化的数据分析与训练记录同步,为训练计划提供专业依据,实现运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在健身内容服务上,舒华体育新成立的用户运营中心,专注于软件内容服务方面的创新研究。2021年舒华运动APP软件开发发布上线累计达18个版本,新增直播、训练计划、社区、UI改版等核心功能,上传更新专业运动课程超百个,为超过26万器材用户提供线上运动指导。

  强化线上 扩展海外市场

  随着互联网与社交媒体逐渐渗透健身行业,为健身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舒华体育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的基础上,新增了抖音销售模式。

  数据显示,在京东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跑步机类目中,舒华仍蝉联行业销量第一。除跑步机外,2021年舒华体育在京东平台的动感单车、椭圆机等车类产品销售增长显著,销量同比增长78%。在天猫大型健身器械排名中,舒华品牌销量依然位居前列,健身车销量同比增长39%。

  近年来,舒华体育逐步开启品牌国际化战略,初期以东南亚市场作为起点,发展至今已经在亚非和南美洲等地区形成自有品牌渠道体系,全球业务涉及欧美、中东、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方面,舒华体育持续发展传统线下渠道,进一步加强对舒华品牌的推广,自主品牌销量在总销量的比重持续上升;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以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业务,目前亚马逊美国站已经搭建落地并开始销售,后续将逐步拓展至其他平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记者 柯雅雅)

标签:舒华体育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