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磨一剑,“赶考”全运会
东京奥运会的硝烟刚刚散去,陕西全运会的战火又将重燃。
8月18日,福建省全运会代表团在福州成立,此时距离第十四届全运会9月15日正式开幕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
四年一个轮回,全运会是对我省竞技体育家底的一次大盘点。同时,草根明星们也将再次登上全国最高舞台,享受全民健身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全运会新增四个大项
由于东京奥运会延期,历史上首次出现奥运会和全运会在同一年举行,再加上巴黎奥运会对设项进行了更改,因此,陕西全运会在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根据巴黎奥运会的设项变化,本届全运会共设35个大项、409个小项,新增了攀岩、冲浪、滑板、霹雳舞等4个项目。此外,为充分发挥全运会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继续设置群众体育项目,其中比赛类15个大项、142个小项;展演类4个大项、43个小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规则,东京奥运会2人及2人以上项目的参赛单位可联合组队参加陕西全运会同一小项的决赛,这也意味着羽毛球混双的黄东萍、女子重剑的林声、男子4×100米接力的汤星强、女子4×100米接力的葛曼棋、女子水球的张婧和鹿译文等都将继续和队友以国家队形式参加全运会。
奥运选手调整是关键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我省17名参赛选手取得4金2银1铜的历史性突破。对于福建竞技体育来说,这17名运动员属于金字塔的塔尖,在全运会上更被寄予厚望。
不过,东京征程未洗,他们在回国隔离后,马不停蹄地登上全运会的赛场,留给他们的时间非常少,这对他们的身心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毕竟,在参加奥运会时,众将已将状态调整到一个极高的位置,比赛结束回国隔离,状态相应回落到一个低谷,但还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和节奏。全运会迫在眉睫,他们要马上再把状态调高,力争在全运会赛场上也达到高峰。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高峰,极其考验运动员和队伍的调整能力。
如何在短时间内重上巅峰迎接国内其他运动员的冲击,将是这些名将在全运会上最大的“拦路虎”。
参赛人数创造历史
本届全运会,我省共派出628人参加30个大项、241个小项的全运会预赛。截至目前,福建省代表团共有430名运动员取得决赛资格,将参加29个大项、215个小项的比赛,是我省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面最广的一届。
与2017年天津全运会相比,我省进决赛人数增加43人,增长11.1%,参加大项数增加7项,小项数增加19项,增长9.6%。进决赛人员中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有261人,占60.7%,展示了我省人才储备的厚度。
同时,本届全运会大项虽有增加,小项却减少8项,我省代表团在设项总体规模缩小的情况下,实现进决赛人数增加、项目数增加。
此外,继2017年草根运动达人首次登上全运会舞台后,我省全民健身热潮中涌现出的“顶尖高手”今年也将一展身手。8月2日,陕西全运会群众比赛三人篮球率先结束了男子城市街道(社区)组的比拼,来自泉州的福建奇鹭智能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亚军,为福建省代表团拿下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的首枚奖牌。
福建竞技期待多点开花
羽毛球满额获得决赛入场券;举重除国家队李发彬、李雯雯、邓薇等6名运动员直接取得资格外,还有15人将参加角逐;男、女花剑团体在全运会资格赛积分排名位列全国第一;皮划艇、赛艇项目共67人取得23个项目决赛资格……
在长达5个月的全运会预赛中,福建队在羽毛球、举重、击剑、皮划艇、赛艇、田径等优势项目上表现抢眼,参赛人数多,覆盖项目广,集团优势成为闽军持续冲击金牌的基础。
与优势项目相比,女子拳击运动员吴愉以1号种子身份进入全运会决赛;体操小将虞琳敏近年来在女子跳马项目上表现抢眼;男子三人篮球青年组、成年组双双以预赛第1的成绩取得全运会资格;射击、射箭项目共获得26个全运会决赛席位……我省在部分潜优势项目中也实现了多点开花。
此外,在本全运周期,我省立足“上项目、扩盘子”的指导思想,新增空手道、攀岩、冲浪、铁人三项、滑板、小轮车、三人篮球、霹雳舞等8个项目,共50人取得19个项目决赛资格,进一步扩大了福建竞技体育项目的覆盖面。
(记者 肖榕)
- 福建省政府表彰奖励我省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竞技体育获奖者2018/02/06
- 尤权于伟国会见福建参加全运会获奖运动员教练员代表2017/09/29
- 福建代表团天津全运会竞技体育项目勇夺17.5金 创造历史2017/09/09
- 省领导部署第十三届全运会决赛阶段工作2017/08/2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