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科学技术局:抓好科技强创新 聚高质量发展动力
晋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科技创新,要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发挥实体制造根基和重大科创平台抢先布局优势,紧盯创新资源转化质效,树立数字思维,顺应万物互联发展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充分嫁接,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
改革创新是“晋江经验”的动力源泉,敢为人先是晋江的城市基因。
一直以来,晋江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五年来,晋江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以上,集聚院士工作站19家、各类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注入并延续“科技基因”的晋江,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动力,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此次晋江党代会,市委报告中提出的全力落实‘七个着力’工作主抓手中,把‘着力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放在了第一位,这些都让全市科技工作者为之振奋,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晋江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蒋家兴表示,接下来,晋江市科技局将从全产业链创新、创新主体倍增、载体平台提质、创新要素提升、科技人才强基等方面着手,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会贯通,营造要素高效协同、资源高效配置的创新创业生态,为担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01 布局全域科创版图载体平台提质
在晋江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包括福大科教园在内的9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不断落地晋江,从产业链的前端到后端全方位渗透,真正发挥智慧引擎的作用,让晋江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日益浓厚,让晋江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持续突破,聚高质量发展动力,为“晋江经验”再续新篇。
针对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从2012年开始,晋江便不断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一些高水平科研平台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原辅材料项目,参与到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结题的全过程,进一步补齐晋江鞋服产业链的短板。去年开始,晋江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统一进行归口管理,并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晋江以集成改革为抓手,优化平台运行机制,实现平台效能大跃升。
现如今,在成功引进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中轻卫生用品研究院等高校研所,培育海峡青年创客坊、鸿盛果蔬等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基础上,形成三大本硕高校、9家公共科技创新平台、14家泉州市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的创新版图。
党代会报告指出,要设立科创委员会,加快推进世纪大道“双创”活力走廊、科创新区、金井产教融合区等平台载体建设,塑造“一廊两区多平台”高品质科创空间。
接下来,晋江市科技局将加速“一廊两区多平台”落子布点,加快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福大微电子研究院、海西纺织新材料研究院科研楼、中关村中试熟化服务平台等重大平台建设,争创鞋服纺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建食品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强大院大所大平台版图。
强化高校院所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紧密结合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完善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促进高校院所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更多从“1”到“N”的突破。
加强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滚动开发和建设运营,引进专业产业运营商,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等产业创新综合体,打造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高地。
02 壮大科技企业群落创新主体倍增
截至目前,晋江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有252家。“晋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15家,到2019年的165家,再到2020年的252家,晋江高企培育迈入快车道。”蒋家兴指出,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晋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数据显示,2020年晋江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实现规上产值1304.1亿元、同比增长4.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2.1%、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当前晋江正抓紧在创新主体梯次的培育,建立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21年以来,共计组织66家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企业,同比增长88.57%;组织220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泉州总申报量的24%,同比增长56.03%;新增认定1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壮大科技企业群落。实施规上企业“三个覆盖”和高企倍增两大工程,积极在骨干企业布局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实验室,培育一批科创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打造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梯队。支持头部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关键技术、自主技术联合攻关,实现市场“点题”、企业“作答”、平台“助力”的良性循环,力争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接下来,晋江市科技局将推进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三个覆盖”,通过政策引领、服务引导、项目引路等多种方式,促进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聚集,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自主研发体系,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数增加100家。
推进科技型企业梯队化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省高培育库入库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集群,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高企总量突破366家。同时,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龙头企业或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科研平台共建实验室,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探索,提升产业链尖端创新能力,塑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03 创新生态优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晋江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企业开展了很多科研合作,平台的作用和效果正在逐步溢出。这其中,如何突破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是关键的一步。
“晋江要全面激活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校的作用,坚持以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为导向,优化完善现有高水平科研平台运行机制,全面放大其支撑晋江科技创新、制造业装备提升、机器换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引擎’作用。”蒋家兴指出。
近年来,晋江加强海峡科技大市场、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晋江分中心运作,推动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晋江技术转移中心启动运作。2021年以来,累计征集全市企业技术需求26项;累计登记技术合同40项,合同金额5023万元;吸纳技术合同118项,金额2.4亿元。
接下来,晋江市科技局将坚持传统创业与高新产业并重,立足“4341”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推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瞄准鞋服、纺织、建材和食品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应用,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高端装备等“卡脖子”环节,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另一方面,推进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壮大高新产业,依托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等产业基地载体,强化龙头企业、核心项目支撑,持续聚集上下游企业、配套供应商,做大做强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高新产业,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扩能提升。
同时,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百城百园”行动,加快补齐技术转移链条短板。完善提升海峡技术转移中心、海峡科技大市场等创新服务平台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吸引一批高校、科研院所来晋设立成果转化中心,支持企业发起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加强职业技术经理人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推进落实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促成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达1亿元以上。
04 落实科技财税惠企政策科技创新“如鱼得水”
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专题部署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同时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政策出来后,晋江市科技局和晋江市税务局也积极向企业宣导,这个政策对于我们这类型的企业而言是很大利好。”得知最新关于制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时,信泰集团总裁办副主任许剑飞深受鼓舞。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信泰集团在研发方面投入持续增加,仅去年研发费用就较2019年提升60%,“2021年公司预计研发费用支出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0%,该政策执行后,相当于企业所得税又可以税前多列支一笔不小的成本费用。政策的持续加码,让我们增添了研发新技术的信心。”许剑飞表示。
其实,除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晋江还不断推进高企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本级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等科技财税惠企政策落到实处。
2021年以来,推动270家企业(增加106家)申报享受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10.2亿元,同比增长29.1%;推动52家企业(增加6家)申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3.7亿元,同比增长13.1%;推动247家企业(增加141家)申报省级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资金1.13亿元,同比增长31.1%;推动219家企业(增加79家)申报享受本级科技创新奖励扶持资金3577.80万元,同比增长78.9%。
据悉,今年召开的2021年晋江市“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晋江推出聚焦“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围绕企业、人才、平台三大创新主体,配套科技创新、创新人才、空间要素、营商环境、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10份政策。
“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科技财税惠企政策,同时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用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创新引导基金、晋江高新产业基金等科技基金,以及更多社会资本向科技型企业倾斜,让科技创新更加‘如鱼得水’。”蒋家兴表示。
(记者 柯雅雅 董严军 摄)
- 推进精细化管理上台阶 晋江举行城管业务培训2021/08/17
- 晋江市委宣传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21/08/17
-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部署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2021/08/17
- “数”说晋江 “镜”看开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21/08/17
- 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今日接听晋江市长专线2021/08/1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