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我在晋江过大年”小记者同题作文选登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1-03-17 16:57
  

  暖心“晋”牛年

  颜钊铭(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六年3班)

  又是一年春节至,家家户户都溢出了欢声笑语。年味乘着风儿弥漫在每个人心间,一副副春联绘成一道火红的风景线。

  2021年的春节注定意义非凡,受疫情的影响,许多外地人都选择“停下脚步,就地过年”,爸爸的同事刘杰一家也选择了留晋过年。

  来自四川达州的刘杰叔叔来晋江已经十年了,这回是头一次在晋江过年。他时常说起:“晋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晋江人热情友好的性格让我们这些‘新晋江人’有了家的归属感。如果条件允许,我会选择在晋江待上一辈子。”刘杰叔叔对晋江的风景名胜十分感兴趣,平时由于工作繁忙,挤不出时间好好品鉴,这回趁着年假,总算能尽情游览一番。

  大年初一,我们带着刘杰叔叔一家人畅游安平桥景区,进了公园,迎面吹来一阵凉爽的风,空气是如此新鲜。甜甜的空气中还夹着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公园里的景色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树、假山、广场,亭子就像许久未见的朋友一样。公园里的人有的散步;有的放风筝;有的骑自行车……人们脸上洋溢着欢快自在的笑容。

  行走在安平桥,就像品味一段悠悠的历史。一踩上桥,爷爷的话便多了。他说,我们听。一幅关于安平桥的历史画卷,就这样在爷爷的叙述中缓缓展开……

  当时,安平桥是连接安海与水头的枢纽。曾经,这一条是坐落在粼粼长波中的长桥,也是繁华满目,车水马龙。而如今,它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再也看不到那车水马龙,再听不到那淳朴的吆喝,也再没那几个挑着担子争着过桥、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却乐在其中的人了……时间就像手中攥着的沙,在不知不觉中总会飞快溜去。这里成了公园,鸟语花香。河边垂柳成荫、绿意点点。四周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只有桥依旧。我们继续在桥上走着,两颗不同时代的心此刻如此亲热地彼此相靠着。

  刘杰一家人满足地看着夕阳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金黄色光圈,映照在安平桥上,他深深感慨:“平时过快的生活节奏,沉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今天总算能得到纾解。其实,美景一直伴随着我们,感谢你们,让我体会到了晋江的风景如画,看到了晋江缓慢、悠闲的另一面。”

  望着眼前这一幕,我不禁感慨万千:原来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甚至嫌弃的喧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安定的幸福。

  都说月是故乡明,节是故乡亲,希望今年所有留在晋江过年的外地人,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与我们一同在晋江,张灯结彩庆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过个不一样的中国年。

  指导老师_吴碧珠

  新年里最美丽的花

  许泽航(晋江衙口中心小学五年2班)

  以往的春节,都是我们一家旅游的日子。福州博物馆、莆田湄洲岛、香港海洋公园,这些地方我们都去过。可是今年的春节可不一样,我们一家响应号召,就待在晋江过年。

  “年兜”夜,我们来到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奶奶笑着对我说:“两个月不见,长高不少呀!”说完,给我盛了一大碗米饭,放在餐桌上。我刚坐下,爷爷夹了一块肉给我,奶奶见状也来了一片菜给我,叫我多吃点。不一会儿,我的碗中竟“长”出了一座“小山”。吃完团圆饭,爷爷、奶奶、叔叔各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并赶紧向他们道谢。

  我们一家来到院子里,只见爸爸用打火机将报纸点燃,再放在地瓜藤堆成的干草堆下面,火顺着地瓜藤蔓延,不一会儿,整个干草堆便烧起来了。

  准备跳火群了,爷爷找准火焰低的时候跳了过去,用闽南语念着:“跳出去,好财气;跳进来,大发财!”大家都为他鼓起掌来。轮到堂哥了,他那惊恐的表情,让人一眼就看出他对火群有些害怕。大家也看透了这一点,在一旁为堂哥加油打气。堂哥下定决心,先来了一个助跑,随后纵身一跃跳过了火群。轮到我了,我心里想着:这还不简单。我从离火堆几米远的地方助跑,跑到火堆跟前。突然,火焰一下子拔高了一些,我暗呼不妙,又想着:我干脆过一会儿再跳吧!不过我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双腿轻轻一缩,用尽全身的力量蹬直,从高高的火焰跳了过去。我高兴极了,不禁手舞足蹈。

  “砰!”天上传来了巨响,我赶紧抬头,一朵五彩缤纷的花在天空中绽放,望着天上的烟花,望着爷爷奶奶的笑容,我突然明白了有空要常回家,陪伴独自居住的爷爷奶奶,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脸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指导老师_施清凉

  暖暖的年夜饭

  杨梦苹(晋江内坑三民中心小学六年1班)

  大树在寒风中发抖,少了绿油油的树叶陪伴,它是那么凄凉,如同我此时失落的心情——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我们一家决定留在晋江过年。

  “回家过年”这四个简单的大字,包含了多少在外打拼游子的期望!爸爸看我魂不守舍的样子,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别难过,在晋江过年是一样的。”“不一样,过年就是要跟亲人在一起过才有年味儿。”我反驳道。看着我这个样子,爸爸只是叹了一口气,笑了笑,拉着我的手走去邻居张奶奶家,“张奶奶正在找你帮忙呢!”

  张奶奶家张灯结彩,饭桌上美味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多吃点,别客气。”张奶奶一脸慈祥,不断往我碗里添菜。看着“积堆成山”的饭菜,我不禁想起在家奶奶给我夹菜的样子,我的眼眶不禁湿透……

  “咻——”漆黑的天幕炸开了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我们来到院子里,仰着头,观赏那些美丽的烟花。这时门铃响起,推开大门,邻居叔叔阿姨们举起手中的礼物,笑着说:“新春快乐!”我呆住了,张奶奶顺势牵住了我的手,说道:“落叶不归根,是因为落叶有风陪伴,就像你们不能回家,但有我们陪着。”大家的笑脸像阳光融化了我的心……

  院外,那棵大树与周围大树排在一起,在烟花的映衬下,大树微微摇晃,仿佛在诉说些什么,是暖暖的年夜饭还是浓浓的晋江情?

  指导老师_姚瑛双

  厝里“烟火味”

  萧橦(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六年3班)

  “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这就是我们的闽南古厝。悠扬动听的南音,嫣红精致的砖瓦,妙趣横生的木偶戏,无不彰显着闽南的独有风俗。新春佳节,自有别样的滋味弥漫心头。

  今年为了减小疫情的防控压力,许多人响应号召,停下脚步,留晋过年,我们公司的外地人员也不例外。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带他们好好领略闽南古厝的风采。

  “到啦到啦!”话音刚落,一片拥有闽南特色的红砖瓦房建筑映入眼中,深深吸引大家的目光。踩着古朴的石板,拂过独具闽南特色的墙壁,身为闽南人的我,自豪感油然而生。“五店市是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既然来到这儿,我们著名的南音和木偶戏可就不能不看。”

  来到茶楼,一曲熟悉的旋律把我们吸引了过去,原来,这里正在表演掌上木偶剧《梁祝》,台上的木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知其人演其神,一抬一举,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挥舞的水袖,曼妙的舞姿,老艺术家忘我的演出,掌上的祝英台恍若彩蝶般在空中翩跹起舞,深情款款,在开满睡莲的水池映照下,惊艳四方。

  再次漫游在这红砖古厝间,跟随着悠扬的洞箫声,我们来到了南音会馆。洞箫声是那样的清晰,还伴随着琵琶、二弦、三拍板声,乐曲是那样和谐,那样安详。一曲《直入花园》久久回荡在耳边。

  再回望,白天的红砖厝,光影婆娑,寂静欢喜;夜里的红砖厝,古典厚重,一身乡愁。苏轼曾在《定风波》中说过:“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睡莲已开,红砖尚温,烟火仍在弥漫。

  指导老师_吴碧珠

  欢欢喜喜过大年

  施少杰(晋江龙湖强民小学六年1班)

  每当春节临近,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到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当然,我们美丽的晋江也不例外。

  除夕早上,我一到厨房,就看到妈妈和外婆正忙着做香甜软糯的碗糕。我看到桌子上摆着一个个用瓷杯装着碗糕,白白的,咧着个“大笑脸”,在糕顶部裂开的地方点上三个红点,可爱又诱人。我拿起一个碗糕,轻轻地咬了一口,甜磁滋的,糯糯的,好吃极了。

  “碗糕也叫发糕,寓意着能够发财。米粉发酵好了,做成一个个圆团,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外婆向我介绍碗糕。原来碗糕有如此美好的寓意,我以前还不知道。难怪我们闽南人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蒸碗糕。

  晚上,酒足饭饱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晋江特有的除夕习俗——“跳火群”。外公先把早已准备好的稻秸秆和番薯藤,抱到空地上,把那团草点上火,火苗迅速蔓延,不一会儿便成了熊熊燃烧的火堆,火光照亮了整个院子,照亮了大家的笑脸。

  外公打头阵,只见他一个“大鹏展翅”,同时嘴里还喊着:“跳出去,好财气;跳进来,大发财。”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接着爸爸也跳过去了。轮到我了,可是为什么火越烧越旺呢?我心中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家很有默契地喊着:“加油”!我便深吸一口气,向“火群”跑去,用出浑身的力气,往前一跃。外公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说:“真勇敢。”我摸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浓浓的年味在除夕之夜欢快地蔓延着。它们伴随着大家的笑声自由地穿梭在大街上、电视里、餐桌前……

  指导老师_许鲤燕

施妤若(晋江龙湖衙口中心小学五年2班)指导老师_施清凉

标签:小记者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