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永和巴厝:“巴厝红”大舞台 畅享文明新风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9-30 09:11
  

  27日傍晚,夜幕降临,晋江永和镇巴厝村乡村大舞台小广场,晚餐过后的乡亲们有序地坐在一起,等待着一场文艺展演——“喜迎国庆永和乐 情满中秋巴厝红”大舞台系列活动。

  理论宣讲、木偶、南音、高甲戏、民族舞,还有独唱、小提琴……11个节目精彩纷呈,内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宣传“晋江经验”、文明村镇创建、制止餐饮浪费、疫情防控和网络安全等,既契合新时代文明主题,又“接地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节目多数来自巴厝村文艺爱好者的原创。

  “最小的五六岁,最年长的八十多岁,大家都争相上台唱一唱。欢歌起舞,健康向上,也更有乐趣。”巴厝村支书林文川告诉记者,为了丰富村民茶余饭后的精神文明生活,乡村大舞台“大有作为”。

  据介绍,为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2018年,巴厝村对戏台进行改造;今年9月,村里又再次对其进行升级,增添更多音响和灯光等设备,发动群众筹资打造了舞台的LED大屏幕,建成现在的“巴厝红”大舞台。如今,每天黄昏后,村民都喜欢聚在这里,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乐在其中。而为了让“巴厝红”大舞台更热闹些,有的村民还自发为活动捐资捐物,公益的氛围也带起来了。

  一周前,巴厝村普渡日,在村两委、老年人协会的倡导下,村民不办宴席,而在“巴厝红”大舞台组织了一场文艺汇演,并通过直播,让更多人在线上收听观看,尤其是让在外的巴厝乡亲通过网络听到了家乡的歌声、看到家乡的变化。

  “以前的普渡日,大家习惯办桌请客,吃吃喝喝。现在,大家更喜欢用文明的方式来过节了。酒席和民间封建活动少了,而村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林文川说,“巴厝红”大舞台带来的变化是:老人脸上的笑容多了、小孩子更加自信了,乡村的邻里之间的相处更和谐、气氛更融洽了。其间,还涌现了几位在本地小有名气的歌手。

  展歌喉、秀才艺、道文明。当前,在永和,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现了积极、可喜的变化。以“巴厝红”大舞台为例,其作为永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通过政府搭台、百姓唱戏、送戏下乡的方式,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的东西呈现在台上。

  接下来,巴厝村将定期开展“巴厝红”大舞台,配套市镇两级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明创建及相关政策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化为生动实践、在群众中成为自觉行动、在基层落地生根。

  寓教于乐的“巴厝红”大舞台,不仅让乡村文化传播基地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也让文明新风进万家、润心田。

  (记者_王诗伟 秦越 文图)

标签:永和巴厝|文明新风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