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12项惠民工程 厦门市委市政府今年要为民办36件实事
新建3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增2.8万个学位;新开工建设2.1万套保障房,新增8000套租赁住房;新增一批公园及城市慢行系统,健康步道全面建成投用……日前,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201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2大类36个项目,涵盖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环境提升、交通出行、食品安全等多个民生领域。
去年9月,我市面向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及各级部门、各民主党派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经过多轮筛选及研究论证,最终筛选出12大类36个项目,数量与去年持平。12类为民办实事工程包括实施养老服务及特殊群体关爱工程、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工程、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工程、安居保障工程、文体惠民工程、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乡村宜居宜业工程、城市慢行系统工程、城市花园建设工程、城市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交通畅行工程、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共计36个项目。这些惠民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宜居度,为我市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
市委市政府要求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计划往前排、工期往前赶、服务往前冲”的要求,精心谋划组织,科学安排进度,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督办力度,确保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全面完成,真正把百姓急需的事办好、把群众期盼的事办实,努力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民办实事项目
养老服务及特殊群体关爱
●新建6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5个农村幸福院。
●建成厦门市爱鹭老年养护中心。
●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医疗卫生服务提升
●建成投用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新院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综合楼等,新增规划床位约1900张,新增开放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床位达400张。
●做实做优名医工作室、引进一批新技术与新项目,成立新生儿及儿童疑难病诊治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
●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校16所,新增2.2万个学位。
●新开工幼儿园18所,新增6000个学位。
安居保障
●加快推进6.25万套在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万套。
●继续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新增租赁住房8000套,培育10家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
文体惠民
●完成5个镇(街)综合文化站、97个村(居)文化服务中心提升达标建设,开工建设闽南戏曲文化中心。
●组织市属文艺院团(中心)深入广场、社区、剧场、乡村、军营、企事业单位及大中小学开展475场文化惠民公益性低票价演出。
●举办22个全民健身运动会及相关公益性赛事活动。
●向社会开放一批中小学运动场。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建设培育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在全市学校(含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等食堂,及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餐饮服务单位推广实施“雪亮厨房”建设。
乡村宜居宜业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改善村庄建筑风貌,创建农村人居环境试点示范村。
●推进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完成3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
●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渔民,培训6000人次以上。
城市慢行系统
●本岛健康步道全面建成投用。
●开工建设本岛西海岸慢行道一期工程。
●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慢行系统(集美大桥北侧至火炬大桥南侧段)投入使用。
城市花园建设
●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美峰生态公园、马銮湾南岸滨水公园陆续对市民开放。
●建设一批湿地公园,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城市综合整治提升
●改造一批老旧住宅小区的水、电、气、雨污管网等市政配套设施和二次供水设施。
●启动第三轮城市整治提升,实施公园西路、莲岳路等20多条市政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建设。
交通畅行
●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试运营。
●推进交通安全隐患点整治工作,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30处。
●建设一批公交场站、候车亭等基础设施,推行常规公交与地铁换乘优惠政策。
●推进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新增路外公共停车泊位3500个。
●打通观音山、五缘湾等一批城市断头路。
市政基础设施提升
●建成西水东调原水管道工程(一期)。
●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0公里。
●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45公里。
●新建改造燃气管道60公里,入户2万家。
●新建改造116座城市、乡镇、农村、旅游景区等公共厕所,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0.1万户。
(文/记者 蔡镇金)
- 南平2018年2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2019/01/09
- 今年泉州兴办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2019/01/03
- 福建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食品安全、为民办实事、运输结构调整等工作2018/12/29
- 晋江确定201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2018/12/2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