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 获全军挂像英模荣誉
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获全军挂像英模荣誉
回永春必回母校他向老师敬军礼
现有的八大英模照片,日后林俊德的照片也会挂在这里。(图片来自新华社)
林俊德
据新华社9月20日电 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印制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10位挂像英模画像,近期将陆续下发至全军连级以上单位。
林俊德,1938年出生在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在永春度过了他整个中小学时代,虽然那段时间非常艰苦,却是他眷恋的时代。现在,他的老师们几乎都不在了,好在永春退休干部孙建斌是他的校友,与他有过书信联系,和几面之缘。他还能回忆起,林俊德在永春的些许点滴。
从小家境贫寒 省下饭钱买猪崽换学费
林俊德从小家境贫寒,他曾跟随当小学教员的父亲在永春西安中心小学(现永春实验小学)、永春南湖小学就读。1949年,12岁的他考上永春一中初中部,并在那里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六年。
“到2011年,他去世的前一年,实验小学100周年校庆时,他给学校题了字、写了贺信,信里还把在小学时教过他的老师的名字都一一写出来,写得特别清楚。”孙建斌说,林俊德对家乡是眷恋的,对当年的老师们都非常感恩。
读中学时,林俊德周一到周五都住校。因为家里穷,周六上午上完课后,他总是不吃午饭就一路小跑回家。“从五里街到介福乡,20公里路,中间还有一座难行的山岭,他就这样跑一段走一段,每天都回去。”孙建斌说,当时住宿的学生如果没在学校吃饭,那饭钱是可以省下来的。当时他就是为了省下点饭钱买猪崽给母亲养,养大了卖钱换学费。
中考填报志愿时,为了早日毕业找份工作分担家里的经济,林俊德三个志愿填的全是中专。“后来他的物理老师陈锦择知道这事了,非常惋惜,极力劝说他一定要考高中,将来读大学,才能真正摆脱贫困。”所幸,在老师的劝说下,林俊德改变了主意。195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永春一中高中部毕业,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开学时,林俊德从介福乡信用社借了50元,并得到永春一中20多元的路费资助,才得以踏上异乡求学之路。
感恩年轻时受教育
回母校向老师一一敬军礼
“后来他每年回乡都会去母校看看,小学或者永春一中。”孙建斌回忆说1990年,林俊德回乡的第三天专程到永春一中看看,学校老师进行座谈。座谈之后,他庄重地向老师一一敬礼,以示感恩。2002年8月,永春遭受暴风雨侵袭,损失惨重。林俊德十分挂心,当他惊悉化学老师刘诗燃在湖洋美莲村的房子也受灾的消息时,当即托孙建斌将3000元带给刘老师,帮助刘老师重建家园。
“人生的旅途虽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孙建斌记得,这是林俊德在回访母校时常说的话,他认为自己有今天的成就和当年母校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他这个人感恩,而且非常有礼貌。我给他寄过一些家乡的小报,有过几次书信往来,他就每年都从实验基地给我寄明信片。”孙建斌说。
现在,在永春一中,还珍藏着林俊德、黄建琴伉俪赠给母校的珍贵的礼物:一盒中国核试验基地“参加中国核武器试验”纪念金币六枚。这六枚金币是颁发给参加核试验科研人员的最高奖赏和珍贵纪念。林俊德、黄建琴伉俪在茫茫大漠四十余载,一起参加了“两弹”科研这项伟大的历史革命。纪念金币他们自留一份,另一份则赠给了母校。
(记者 陈玲红 吴志明 林铭珊 通讯员 苏福彬)
- 经中央军委批准 增加林俊德、张超为全军挂像英模2018/09/20
- 弃矿洞水潭中发现永春失踪村民遗体 绑巨石裹防水布2018/09/19
- 4岁娃肝衰竭急需换肝救命 永春“90后”新婚期捐肝救侄儿2018/09/06
- 永春:冬瓜巨无霸 “身高”一米八2018/06/0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