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 最新报道 >>正文

中央督导组密集进驻地方 扫黑除恶打出“组合拳”

www.ijjnews.com   中新网  2018-08-31 15:31
  

  近日,由正部级官员挂帅的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正密集进驻9个省份督战扫黑,此外,公安部宣布对22起重大涉黑案件挂牌督办,并发出A级通缉令通缉重大涉黑人员,扫黑除恶正呈现“组合拳”态势。

  正部级挂帅

  ——中央督导组密集赴地方督战扫黑

  这两天,中央9个扫黑除恶督导组正在密集进驻山西、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9省(市)开展扫黑除恶督导工作。

  就在几天之前,中央扫黑除恶第1督导组向河北省开出了一份有关扫黑的“问题清单”,直指河北一些地方线索核查进展缓慢,依法打击不主动等。

  其实,在督导组进驻河北之后,河北全省公安机关就打掉65个涉黑涉恶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43名,破案472起。

  如今,其他9个督导组的正在密集进驻各地,从各督导组进驻时发布的新闻报道来看,他们均第一时间公布了举报电话、邮箱、信箱等。

  督导组在人员配备可谓高规格,督导组组长由正省部级领导干部担任,副组长由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副省部级领导干部担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在9个督导组赶赴地方之前的动员会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强调,督导组要各督导组要充分发挥“利剑”作用,他还要求督导组要压实地方责任、破解难点问题、回应群众期待。

  “组合拳”出击

  ——“扫黑”写入党纪条例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此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今年6月,中央决定派出督导组赴地方督战扫黑除恶,按照部署,从7月份开始,共组织3轮,每轮督导10个左右的省区市,进驻时间原则上为1个月。到2019年底,将基本实现督导全覆盖,并适时开展“回头看”。

  除了中央“钦差”督战,近期,针对扫黑除恶,多部门可谓打出了“组合拳”。

  8月28日,全国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召开,公安部宣布对22起重大涉黑案件进行挂牌督办,这22起案件分布在全国12个省份。对部督案件,公安部要求由省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担任专案组组长,直接指挥侦办,公安部也将继续加大案件督办力度,并直接组织侦办一批重大涉黑案件。

  两天之后,8月30日,公安部就发出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0名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逃人员。

  此外,扫除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同样重要。日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中共再向全党8900多万党员划出新的纪律“底线”,其中就包括扫黑的内容。

  条例规定,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或者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扫黑战报

  ——7个月打掉涉黑组织51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993个

  年初中央发布的《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扫黑除恶被认定为“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1—7月,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51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993个,破获刑事犯罪案件3.4万起,全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1%。

  此外,今年以来,各地铲除的“黑保护伞”也被纷纷曝光。

  以河北为例,在近日新华社播发的中央第一督导组河北督导纪实文章中就透露,7月份以来,河北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145人,党纪政务处分59人,正在审查调查86人;涉及县处级干部12人,乡科级干部54人。

  8月16日,全国扫黑办第二次主任会议召开,陈一新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扫黑除恶的强大攻势和依法严惩的高压震慑已经形成,提升社会正气、改善治安环境、优化基层治理等积极成效日益显现,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标签:扫黑除恶|中央督导组
稿源: 中新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