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销售近8万斤 内坑土豆滞销事件引反思
“200亩土豆滞销‘90后’创业者求助”追踪⑤
跳出生产本身多“触摸”市场温度
自晋江经济报、晋江新闻网报道内坑土豆滞销事件以来,各方爱心力量集结助力,一周以来滞销土豆销量已达77968斤。感动于爱心能量的同时,此次滞销事件折射出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农产品滞销,不能靠爱心破解,更重要的是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而作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新农人”,更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头脑,统筹安排、科学预判、总结规律,才能在风险到来之时,沉着并有效应对。
进展:
滞销困境得到一定缓解
土豆滞销事件发生后,来自省内各地的商超、餐饮企业、蔬菜采购商、爱心市民等纷纷前来洽谈和采购,“土豆哥”黄景煌遭遇的滞销困境得到一定缓解。
连日来,不少微信群里掀起爱心团购热潮,永隆国际小区业主、季延中学老师等先后发起爱心接力。晋江市农业局、内坑镇等积极行动,发动企业、个人、政府食堂等踊跃采购。内坑商会爱心企业为企业食堂采购31100斤土豆,用行动支持本土创业青年。
本报持续追踪报道,引发全省各级媒体的聚焦。福建日报三农版官方微信公众号“助村”推送了该报道,东南早报、泉州电视台、晋江电视台等均对此事进行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专家:关注总产值
该出手时就出手
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凌永胜介绍,土豆品种一般分为菜用型、加工型和饲料型,黄景煌种植的土豆为菜用型,产量高,总体产值也不错。
“厦门同安、翔安有蔬菜产业集群,从生产到销售,对市场行情把握较准。”对于这次内坑土豆滞销现象,凌永胜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对市场不够敏感。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不能一味将心思放在产量上,而是要围绕产量和价格两个因素综合分析,将总产值维持在较高水平。如果产量还可以,哪怕价格不是很高,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第二,要牢牢把握最佳销售时机,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南方蔬菜收获季节,北方冰雪尚未化冻,这时及时卖出,会比较有保证。
去年2月,安海曾埭村500亩花菜滞销事件,给曾埭村两委和村民好好地上了一课。当年,花菜市场供过于求,加上曾埭村花菜个头太大,无法进入商超,造成销路单一。在那之后,曾埭菜农们吸取教训,将花菜种植密度加大,限制生长空间,控制花菜个头;同时调整种植结构,丰富种植品种,增强和外地菜农及采购商的市场信息交流,互通有无。今年,曾埭花菜销售情况很好,价格一度涨到2~3元/斤。
“市场有轮回,未雨绸缪是最重要的。”提起当年的花菜滞销,曾埭村委会主任黄维满感触颇深,“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考虑风险,做农业更是,尤其是像黄景煌这样的种植大户。”他认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值得鼓励,应发挥自身知识储备优势,用心体会和摸索市场规律,形成一套风险应对方案,做到心里有底。
部门: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晋江所有农产品种植中,土豆的规模仅占很小一部分。晋江是福建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总面积达5万多亩,而土豆种植面积仅2000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内坑、磁灶等地。
晋江气候湿润,冬季气温相对较高,非常适合马铃薯的越冬栽培,出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相好。此外,产品上市时间多在2月至4月,正好填补蔬菜市场淡季。眼下,晋江已将推广马铃薯种植作为实现“稳粮食、调结构、促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晋江市农业局局长李友加认为,土豆滞销事件,不是生产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流通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气候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价格、产量、气候等不稳定,农产品滞销事件便屡屡发生。
“出现滞销情况,我们可以帮助,但不能代替他们解决。”李友加表示,晋江在引进人才和鼓励农村创业创新方面有许多扶持政策,作为农业部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搭建平台,促成农产品供销信息的有效对接,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
“对于黄景煌这样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社会应持宽容态度,允许失败。”李友加建议,作为“新农人”,应跳出生产体系,直接接触市场,分析价格波动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种植规模,提高市场敏感性。同时,要调整种植结构,注重农产品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并且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下一步,晋江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产品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农村创业创新方面,将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优化政策环境,加大精准扶持项目力度。
(记者_沈茜)
- 内坑片区党代表工作室开展第一季度集中活动2018/04/01
- 内坑39家企业共订购30600斤土豆 用行动支持本土创业年轻人2018/03/29
- 爱心助力 “土豆哥”两日卖出近万斤土豆2018/03/28
- 各方接力 爱心涌动 晋江掀起土豆团购热潮2018/03/2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